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9%,二季度增长6.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98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52987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16亿元,增长7.7%。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具体来看: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
全国夏粮总产量14052万吨,比上年增加131万吨,增长0.9%。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892万吨,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产量2493万吨,增长0.8%,加快0.6个百分点。生猪存栏40350万头,同比增长0.4%;生猪出栏32183万头,增长0.7%。
二、工业生产加快,企业利润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6.2%,集体企业增长1.9%,股份制企业增长7.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1%。制造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2和4.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2.2%和3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5%。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1%。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048亿元,同比增长22.7%,比上年同期加快1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5%,比上年同期提高0.45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较快增长,景气度持续提高
上半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较快。6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6%,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加快0.6个百分点。
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提高1.6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和物流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59.0%以上,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0.7%和60.0%,分别比上月提高0.4和0.8个百分点。
四、投资增速稳中略缓,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升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0605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02022亿元,增长12.0%;民间投资170239亿元,增长7.2%,比1-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694亿元,增长16.5%;第二产业投资105807亿元,增长4.0%,其中制造业投资86809亿元,增长5.5%,比1-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66104亿元,增长11.3%。基础设施投资59422亿元,增长21.1%,比1-5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5%和22.3%,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2.9和13.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86275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由负转正。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37258亿元,同比下降1.2%,降幅比1-5月份收窄4.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增长0.73%。
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0610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0.2%。房屋新开工面积857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4.9%。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4662万平方米,增长16.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3.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9152亿元,增长21.5%,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7.9%。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03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4577万平方米,比上月末减少1441万平方米。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5765亿元,同比增长11.2%。
六、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网上零售增势强劲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36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6953亿元,增长8.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7786亿元,增长1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583亿元,增长12.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8546亿元,增长11.2%;商品零售153822亿元,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72420亿元,增长8.8%。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文化办公用品增长11.8%,体育娱乐用品增长17.1%,家具增长13.4%,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13.9%。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0%,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93%。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1073亿元,同比增长33.4%,比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747亿元,增长2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8%,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七、进出口快速增长,外贸结构改善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31412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72097亿元,增长15.0%;进口59315亿元,增长25.7%。进出口相抵,顺差12782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上半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0.5%,占进出口总额的56.7%,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仍为出口主力,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4.6%,占出口总额的57.2%。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上半年我国对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33.1%、14.5%、24.6%和46.8%。6月份,进出口总额24043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出口13493亿元,增长17.3%;进口10550亿元,增长23.1%。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1030亿元,同比增长10.9%,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723亿元,增长11.7%。
八、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品价格涨势放缓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与一季度持平。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8%,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8%,交通和通信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5%,医疗保健上涨5.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3%。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4%,猪肉价格下降6.1%,鲜菜价格下降14.7%。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2%。
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2%。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7%;6月份同比上涨7.3%,环比下降0.4%。
九、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同比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9,比上年同期缩小0.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238元,同比名义增长7.0%。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同比名义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87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64万人,增长2.1%。二季度,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3405元,增长6.3%。
十、“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过剩产能有序化解,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房地产去库存效果继续显现,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6%,降幅比3月末扩大3.2个百分点。企业杠杆率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企业成本继续降低,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2元,同比减少0.04元。短板领域得到加强,上半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6.0%、17.5%、14.7%和17.8%,均明显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统计局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并取得更好结果奠定了扎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下阶段,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适度扩大总需求,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巩固稳中向好基础,力争更好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