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重组活跃 央企民企台企上演"三强争霸"

来源: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6日

长三角将成为国内水泥行业资产重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未来几年,将会形成海螺集团、中国建材集团和台泥嘉新集团“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近期,水泥巨头在长三角拉起争霸战。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水泥集团海螺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与台湾水泥、嘉新水泥、亚洲水泥及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实力强大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频频刮起整合与重组的旋风

 

“长三角将成为国内水泥行业资产重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上海水泥协会会长诸葛培智分析说,未来几年,将会形成海螺集团、中国建材集团和台泥嘉新集团“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出现这一局面的背景是,长三角每年有近2亿吨的水泥消费量。据统计,上海的水泥消费量在2500万吨左右;南京、苏州、无锡、杭州等城市分别在1000万吨左右;上海市和浙江全省年人均消费水泥都在2000千克左右。

 

光大证券行业分析师近日预计,水泥价格在第四季度将维持高位并有较大幅度上升,其论证的依据除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水泥销售旺季到来、灾后重建工作展开外,还包括水泥业结构优化、产能过剩得以缓解等因素。

 

央企中国建材长袖善舞

 

“中国建材有央企和上市公司背景,虽然是水泥行业的后起之秀,但依托资产运作,发展迅速。”诸葛培智指出,中国建材的发展方式是以并购为主,建新线为辅,先以地方国有资产划拨为兼并的主要手段。

 

“央企凝聚 中小企业(行情 股吧)参与国际市场大竞争,首先在浙江做龙头企业,不会形成区域的垄断者。”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江林9月底在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仪式上表示。

 

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由中国建材联合湖南省国资委、浙江 尖峰集团(行情 股吧)等共同设立,公司首期注册资本为35亿元。注册地在上海,运营总部在杭州。

 

今年8月,中国建材把握时机,收购位于嘉兴的芽芽、申河、桐星、天基;湖州中利达集团、众盛建材、众盛水泥;兰溪立马和衢州何家山等9家浙江水泥企业。上述企业2006年的水泥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占浙江省水泥产量的16%

 

“我们对浙江30多家民营企业重组,本着对双方企业负责任的态度,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曹江林说:“整合策略其实就是投资规划的高度集中,采购的协同,降低成本,重组这些公司的债务结构。”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的控股公司,20063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共募集资金50亿港元。今年4月中国建材发行了10亿元10年期公司债券。8月,中国建材成功发行1.5亿股H股实施闪电配售。

 

海螺从安徽挺进长三角

 

业界人士认为,在资产运作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海螺集团。海螺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抢占我国两个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

 

2007年第一季度,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芜湖海创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海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以375.19万股、288.21万股、286.87万股和193.22万股位列浙江尖峰集团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大流通股。

 

“海螺集团这个举动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经济价值,是一箭双雕的资本运作案例。”诸葛培智说。

 

据了解,海螺集团在长三角构筑了“资源—水路运输—市场”三大生产经营体系,已完成在江苏全境、浙江宁波等地区和上海的粉磨站布局和收购业务。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将华东地区市场占有率提高至40%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海螺集团水泥产量约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6.5%

 

199710月, 海螺水泥(行情 股吧)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我国首家在境外上市的水泥企业;20022月,海螺水泥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5月,海螺集团引入摩根士丹利和国际金融公司2家战略投资者;20067月,海螺集团以9.61亿元的高价及2.3亿元银行借款担保的代价将徐州海螺出让给中国建材集团,完成了中国水泥行业最大的一起并购。

 

台企联手北上谋市场

 

台湾水泥公司和嘉新水泥公司615联合宣布,台泥通过香港上市公司台泥国际,以换股方式获取嘉新水泥香港上市公司嘉泥中国公司股权,换股完成后,两大集团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领导水泥制造商之一。

 

台湾水泥董事长辜成允表示,嘉泥中国是极少数品质达到外销美国的中国大陆水泥企业,对未来外销业务有所助益。

 

嘉泥董事长张永平表示,江苏镇江的京阳水泥厂虽然已列为国家发改委公布60家重点支持水泥业名单内,但任何一家公司的实力无法达到超快速成长需要。在国企不断迅速集成扩大、世界五大水泥集团加速进军中国的形势下,需要有积极相应的策略,来达到规划3000万吨的目标。

 

诸葛培智认为,中国台湾的两家水泥集团在台湾、大陆和香港联手的战略目标已浮出水面。即以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和华南为主要市场,以大型熟料生产线、粉磨站、中转库、水路陆路运输等多种手段,规划形成近1亿吨的产能,从而成为中国水泥行业新的领军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