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征程上坚定不移地推进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来源: 中国水泥协会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2日

卷首语: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自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讲话至今,“双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双碳“1+N”政策体系已构建。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重塑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水泥行业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抓住政策红利,提高投资质量和运行效率,有助于水泥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水泥协会政策研究中心、碳减排专家委员会在《中国水泥》杂志开辟了“双碳参考”专栏。专栏以“双碳”政策为主线,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涵盖化解过剩产能、结构调整、减污降碳技术、碳排放权交易、新能源、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绿色矿山、市场整合、质量安全、低碳环保以及科技创新等内容。

第一期:

在新征程上坚定不移地推进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会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水泥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风向标,随着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水泥行业经济运行将有所改善,整体向好。水泥行业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充分发挥主业优势,协调好资源配置,多元化布局新能源、储能、绿色环保等产业,走出周期性低谷,书写好“双碳”文章。

政策聚焦

1. 如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2. 如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 2023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社会政策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

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4. 2023年经济工作重点是什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三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要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观点参考

一、预测2023年水泥需求较去年有望改善,水泥市场活跃度将有所提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政府投资要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力度,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水泥企业要重点关注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水泥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国家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等行动,这些对水泥需求拉动都是利好。

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助力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对于水泥行业来说,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去产能,实现途径包括化解过剩产能,退出低效产能,推动联合重组等。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点在于能源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因地制宜开展风电、水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以及用能清洁化。

2022年水泥行业利润大幅下滑60%以上,利润总额700亿元以下。水泥行业利润断崖式下降,但在新能源、节能降碳改造、协同处置等环保项目进行投资的企业,利润降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

三、开展新能源替代,关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动态

水泥行业开展新能源替代是降低煤炭依赖,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更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有效措施。目前,已有水泥企业集团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产业共性优势,开辟新赛道,进军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光伏上游多晶硅领域。有的企业集团正逐步加大储能研发的投资力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能源稳定供应和灵活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与可再生能源业务协同发展。

目前发电行业已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泥行业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政策还未落地。水泥企业要积极筹备,做好应对措施,不仅要建立碳资产管理体系,更要在产能布局、技术升级、替代燃料等方面深耕,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

回顾2022年,水泥行业在面对需求下降、成本快速上升、效益急剧下滑等诸多困难时,艰难维系行业稳定,获得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全行业基本形成了缓解当前产能过剩突出矛盾,从供给端主动改善供需关系的共识。现金流是企业维系正常运转,实现内外循环畅通的前提,利润是企业进行再投资的保障,只有企业效益好了,才能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目前各省2023年GDP目标已公布,水泥行业将会牢牢抓住后疫情时代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的良好契机,守正创新,做好产业链价值提升,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