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水泥景世青:上半年骨料毛利率40%-50%,明年销量有望超7000万吨

来源: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7日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和消费国,与之相伴的是极为可观的碳排放。

相关数据显示,钢铁和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占全国建材生产碳排放量的95%以上,其中钢铁占52%,水泥占44%。

水泥行业减碳势在必行,但是该行业又存在着一定特殊性,减排难度巨大。

有环保组织人士指出,“水泥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大宗建材材料,即便产量不断下降,但是基数规模大,碳排放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显著,同时水泥也是国际公认的、需要很强创新技术来实现大幅减碳的行业。”

另一边,经过前些年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基建的总需求面临下滑,这又对水泥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多重压力下,如何保持自身稳定经营,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便成了行业内所普遍面临的问题,对此近期记者对华润水泥总裁景世青进行了专访。

记者:当前,中国水泥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的13.5%,约为12亿吨,面对如此巨大的排放量,水泥行业该如何减碳?

景世青:华润水泥一直致力于为“3060目标”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为此以关键减碳技术为出发点,提出了特有的“3C”节能减碳体系,即源头低碳、过程减碳、末端去碳。

一是从生产源头入手,华润水泥通过原燃料替代、采用清洁能源等方式,降低生产中传统化石能源投入量,拓宽能源利用范围。为此,公司开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旋迴炉装备,单条生产线二氧化碳减排量可达13万吨/年。

二是在生产过程推动减碳,通过开展节能减碳工艺设备优化升级,设备和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的精准控制,节约能耗。

三是探索末端去碳,通过生物固碳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将二氧化碳再循环。

比如创造性地种植并应用航天育种的太空芦竹,不仅可以在生长季中吸收二氧化碳,还能作为热值较高的化石能源替代品。在一个生长季中,每亩太空芦竹可吸收二氧化碳14.58吨,同时可作为化石能源替代品,每亩太空芦竹燃料将节约标煤用量7.3吨。

记者:目前国内水泥行业的碳排放和污染情况如何,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在减碳方面处于何种位置,有何详细指标或数据可以进行佐证?

景世青:华润水泥近年来在减碳、绿色产品开发、清洁能源、协同处置、ESG管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节能减排方面目前处于行业中领先地位。

2023年上半年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取得历史性突破,按现标计算标煤耗降至99.5公斤,吨水泥电耗为71.7千瓦时,余热发电占比约为29.9%。

记者:面对当前资本市场愈发注重企业的ESG评级,公司如何看待?华润水泥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景世青:评级是ESG工作的一个评价角度,并非终极目的。我们不会为了“洗绿”去提升ESG评级,而是切实重视ESG工作本身。为什么华润水泥如此重视ESG发展理念呢?

第一是国家有要求。国资委围绕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工作规则、推动董事会授权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引,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政策体系。华润水泥作为央企子公司,必须在准确把握国家要求、有效衔接环境战略方面率先垂范,做出贡献。

第二是行业有要求。水泥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重很大,因此水泥行业的绿色减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第三是股东有要求。作为港股上市公司,我们曾收到一个投资函,代表48家基金向我们提出参加相关ESG评级的请求。所以ESG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影响因素,而是一个必须主动拥抱的不可抗力。

第四是公司发展有要求。ESG工作成效以及ESG评级能够侧面反映出公司治理、生产运营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和谐社区等方面工作存在的弱项和不足,公司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改进,有利于反向促进管理提升。

记者:2023年华润水泥将重点发展“4+1”业务,加快水泥业务转型,重点突破硅基新材料项目转换赛道,为“再造一个华润水泥”不懈努力,目前硅基产业的项目进展如何?目前拥有多少生产线,第二增长曲线何时盈利?

景世青:公司未来将在巩固发展现有战新产业的基础上,积极研究低碳水泥、超高纯石英材料、气凝胶等新方向。如果有达到披露标准的项目落地,我们会和市场及时沟通。

第二利润增长曲线公司已经建立。近几年,华润水泥持续投资骨料矿山业务,我司在湖北、广西、重庆共新掌控6座矿山资源。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骨料年产能约8340万吨。骨料项目全部建成后,骨料年产能预计将达14640万吨。

我们预计,今年全年骨料销量超过4000万吨,上半年平均售价约40元/吨左右,毛利率约在40%-50%。我们相信,随着产能的释放,明年的销量有望超过7000万吨,届时将成为公司的强有力的利润增长源。

记者:水泥产业属于实打实的传统产业,华润水泥探索智能与数字化建设主要动机是什么?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解决哪些问题?

景世青:水泥行业工厂管理、现场作业上存在“自动化优化控制不足,产线智能化程度低,运营、设备、质量、EHS等管理依赖人的经验,纵深运营管控难度大”等难点,传统手段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所以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实现水泥工厂“天花板”的突破。

比如数字化绿色矿山,公司通过5G和三维建模技术,将采配矿流程数字化,结合智能矿车调度系统,调派全电动无人驾驶矿车,实现智能配矿、铲运一体化协同、动态设备调度、运输无人作业,助力矿山智能化运营,提升工作效率,实施后,我们的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至100%。

再如设备智能运维。通过温振一体传感器和5G通讯设备采集、监测关键设备振动、温度等数据,接入“润丰智慧”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建立100个以上机理模型和算法对设备进行智能分析诊断,提前预测设备故障隐患,指导现场开展维修维护,设备非计划停机下降56%,备件开支降低55%,实现从依靠人员经验、定期维修的传统运维到基于大数据、智能诊断的预测性维护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