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行业的四大瓶颈不容忽视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05月20日
如果说中国房地产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可以用“血脉贲张”来形容的话,那么在房地产行业的拉动下,中国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如今也已不可小觑。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建材工业正在以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而发展,中国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建材生产和消费大国。近日,《经济参考报》与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孙向远就我国建材市场的热点问题以及行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沟通。
建材行业的四大瓶颈
经济参考报: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国建材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
孙向远: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0多倍,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从1981年的3.5平方米增加到1998年的8.8平方米,总共增加了46亿平方米。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基础和先行的建材工业,在为大量重点水利、电力、铁路、公路、港口等工程建设,以及各种城镇公用设施、住宅建设、装饰装修行业源源不断地、及时足量地提供了大批建筑材料的同时,自身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我国建材工业总产值正在以平均每年13%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我国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建材生产和消费大国。尤其是从1985年起,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的总产量,先后成为世界第一,并自此连年夺冠。
目前,我国不仅掌握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泥窑外分解、平板玻璃浮法技术,而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洛阳浮法玻璃技术已成为世界三大浮法技术之一,并可自行设计和装备日熔化500吨级浮法玻璃生产线,已基本实现水泥日产4000吨级新型干法生产线工艺技术和装备国产化,装备自给率达80%。并且,浮法玻璃、窑外分解水泥的成套技术、装备已批量出口,受到好评。
20年间,墙体材料中新型墙材比例由不足5%提高到22%。新型建筑材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初步形成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正成为建材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非金属矿的一些优势矿种的加工技术不断提高,高岭土、滑石、石墨、石英等的提纯与超细技术已达到世界水平。一批无机非金属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成功,也促进了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非线性光学人工晶体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光学纤维面板和微通道产品已在兵器、航天、医学领域应用,功能陶瓷与电子工业配套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
建材工业也一改往昔能耗大户和污染大户的形象,不仅万元产值能耗大大下降,在治理自身粉尘等污染的同时,还化废为宝,为维持生态平衡贡献着力量,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量占全国利用量的30%以上,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量占全国利用量的50%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材工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及时吸收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500多家,合同外资金额约130亿美元,实际利用约50亿美元;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为发展建材工业开辟了新的资金、技术渠道。
在今天,建材工业已同建筑业一起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这是由建材工业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的。现在,中国建材工业不仅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而且有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市场体系。建材工业的年产值在各个工业行业中位居第五。
经济参考报:目前我国建材行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孙向远:2004年,我国的建材工业在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确实存在着几个突出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煤、电、油、运的持续紧张影响了建材企业生产能力的发挥,从而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上升。由于能源、原料、运输成本的上涨,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的生产企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艰巨。虽然新型干法水泥、浮法玻璃生产技术等先进生产工艺在建材工业的生产中已占重要地位,对抑制落后生产能力的增长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由于消费需求的拉动,落后生产能力仍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落后生产能力与先进生产技术争资源、争能源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就加剧了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的紧张局面,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
再有,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由于我国水泥工业目前仍以立窑为主,因此,水泥工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仍然严重;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的硫化物、氮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墙体材料生产中,60%的产品仍然是粘土实心砖,烧砖毁田耗能问题依然突出。
最后就是由局部地区生产能力增长过快而引发的产能过剩以及恶性竞争问题。应该说,自2001年以来,局部地区由于缺乏规划和引导,新上项目过于集中,生产能力增长过快,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直至现在,部分地区落后的生产能力仍在进行盲目建设,导致市场出现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