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整合或再提速 资本市场期待讲述“诱人话题”

来源: 来源: 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6日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央企整合进程近日露出再度发力的迹象。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会议明确,中央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央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兼并重组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会议还强调,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推动企业重组的作用,落实税收优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此前不久,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再次重申央企重组计划,他表示,央企将在年内整合至100家以内。这意味着,下半年还将有至少25家央企会被整合。

    上述信息迅速引发了嗅觉灵敏的市场人士的关注。有机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随着央企整合预定大限的临近,借助资本市场推进央企调整、重组的速度正在加快,整合所孕育的巨大投资机会也不容忽识。“市场的持续下挫使得上市公司股价日益便宜,这大幅降低了并购重组的成本,可望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加上今年是央企整合大限,要将现在125家企业合并为80至100家,央企重组恐怕将成为下半年市场最受瞩目的诱人题材之一。”他说。

    众所周知,央企整合对于A股市场而言并非新鲜题材,其所蕴含的投资机会也不是单一主线,需要投资者甄别把握。那么,此番重提要点何在?对于各行业有何实质性影响?又该如何看待它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呢?记者在与业内人士沟通后粗略梳理出三条线索:

    首先,解决产能过剩、鼓励节能减排、提升优质企业市场地位、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所带来的兼并重组机会仍将是下半年的“重头戏”。相关行业也因此值得投资者格外关注,如工信部曾明确的解决过剩产能和重点推进兼并重组的汽车、钢铁、有色、船舶和建材等行业。

    “比较典型的就是钢铁行业,其次是水泥行业。从目前的动作来看,钢铁行业的步伐比较快,全国各地有很多钢铁行业的重组都与大的钢铁公司有关系。”华融证券分析师表示。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并购重组的“动静”确实较大,5月底,国资委下发了《关于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重组的通知》,两公司实行联合重组,至此,我国钢铁行业“四强”的竞争格局逐渐浮出水面。近日有市场人士透露,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的出台已是箭在弦上,钢企并购后的财税、劳务关系等难点问题可望从中求解,这无疑也将对下半年行业整合的进一步推进形成有效助力。

    此外,分析认为,接下来水泥业也将是推进兼并重组的重点产业之一。此前,工信部已下达2010年水泥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并要求进一步加快水泥业整合步伐。

    其次,除了钢铁、煤炭、水泥、汽车、电力等行业外,下半年央企整合题材中军工和信息技术两个板块也可望有更大作为。有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其一,管理层对于发展央企核心技术的要求,航天军工和信息技术等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并购重组将呈现基于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向更高层次方面发展的特征;其二是进一步提高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投资机会,资产证券化比例较低的行业在整合加速过程中将受益,如军工板块,目前的资产证券化率尚不到20%。

    有消息人士透露,下一步央企重组的重要“戏份”将集中在军工企业。近期兵器工业、航天科工等均有推进整合重组的举动。6月份兵器工业集团多个子集团低调举行了揭牌仪式,兵器工业集团在去年提出的重组思路指导下,将进一步推进各个子集团的重组设立,这也将为各个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定位,确定未来整合和重组的平台;航天科工集团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资产运营工作的思路和设想,提出了要产业集聚,提升资本运作水平,要加快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重组。联合证券则在最新的策略报告中表示,重点行业的并购重组已经拉开帷幕,重组机会有望此起彼伏,所有行业中仍以军工行业的重组确定性最高,建议关注哈飞股份、航空动力、银河动力、中核科技、晋西车轴、贵航股份、北方创业等。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如天通股份等也表示将通过行业整合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再次,科研院并入产业集团有望成为年内央企整合大戏的又一看点。统计显示,目前,央企当中还有包括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在内的10家科研院已经进入整合议程或正在积极谋划整合方案。业内认为,规模过小是科研院类央企被并入产业集团的主要原因,科研院类央企的资产总量、利润与其同行业的产业集团相比显得实力较弱。有数据显示,科研院所的资产量、利润总额等指标在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总规模中所占比重仅为1%左右。

    综上所述,下半年一旦央企重组提速,资本市场可望获得更多讲故事的机会。不过,有分析师提醒,机会往往与风险并存,尽管有人认为并购重组题材是弱市中最好的防御品,但由于央企重组的概念由来已久,有些概念在市场中已经获得充分反映,部分行业目前仍处于调整和价值回归的过程中,因此,投资者在密切关注政策动向的同时,仍需对个别行业乃至公司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