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北京金隅集团在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走出了一条抢抓机遇、自我调整,依靠政策、自我发展,把握资源、自我创造的具有金隅特色的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整体发展促进结构优化
“十一五”期间,金隅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统一,积极适应首都经济发展要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根据产业集团发展模式,确立母子公司体制,充分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进行产品结构、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调整,各产业板块互为支撑、互相促进、并驾齐驱,形成了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
优化产品结构,发展新型绿色建材。集团紧紧围绕首都的功能定位和自身发展战略定位,加大内部调整力度,改变过去“小而散”且传统单一的建材产品占主导地位的局面,通过自主创新和吸收引进,着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高档节水卫生洁具、矿棉吸声板等绿色环保、节能低耗的新型建材产品,这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奥运工程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同时,集团大力发展园区工业,建设了大厂金隅工业园、窦店金隅工业园、西六金隅工业园、西三旗高新建材城等四大工业园区。
优化企业结构,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十一五”期间,集团充分利用自身行业特点和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资源整合步伐,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在新型建材产品的支撑下,集团房地产开发业实现快速发展,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房地产业领先企业。集团房地产板块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利好政策,先后在天津、重庆和呼和浩特、杭州等地整合了上万亩开发建设用地,为集团房地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集团房地产开发业的快速发展又衍生出以商贸物流、物业经营管理、休闲度假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服务业,金隅大厦、腾达大厦、环球贸易中心等高档写字楼项目作为集团的窗口,具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优化资源结构,加快企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十一五”期间,金隅集团着力培育和强化技术、品牌、战略管理、资本运营、人力资源等核心资源,按照总部经济理论,通过核心资源的整合输出,逐步把生产环节转移到资源、市场相对集中的地区,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延伸事业半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集团通过强有力的资本运营,使水泥板块初步形成京津冀“大十字”战略布局,大区域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金隅水泥已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12家大型水泥企业之一。
优化管理结构,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集团党委从实际出发,制定了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确立了以产权联结为纽带,以多级法人分层管理为特征,以集团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并进一步明确了总部为战略决策中心、资本运营中心、资产监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中心,企业为生产中心、利润中心、成本控制中心的职责定位。金隅集团逐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强化了企业持续发展的体制优势。
优化资本结构,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资本结构的优化促进了集团的整体、快速、可持续发展,展现出金隅集团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2005年年底,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的领导、关心、支持下,金隅集团联合香港合生集团等4家战略合作伙伴发起设立了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7月29日,金隅股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实现整体上市,圆了几代金隅人的梦想,实现了集团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奠定了集团做大做强的基础。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的金隅股份和太行水泥股东大会顺利通过金隅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太行水泥暨A股IPO的发行方案,标志着金隅股份回归A股工作已经完成所有内部审批程序。方案以高票通过,充分说明境内外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综合效益
“十一五”期间,金隅集团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注重自主创新,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较好地统筹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三效合一、共同发展,在实现自身稳步快速发展的同时,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狠抓经济效益,形成市场竞争领先优势。整体发展战略的保障和持续创新所提供的不竭动力,使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良好态势。2009年,集团营业收入、实现利润、现金流入量、城镇在册职工年人均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5.6%、134%、32.1%和15.4%,在同行业和市属国有企业中名列前茅。金隅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就是实现“三个翻番带动一个翻番”,即通过境外融资平台和外延扩展及内部资源整合相结合,用3~5年的时间,实现资产规模翻一番、达到千亿元,营业收入翻一番、达到400亿元,利润翻一番、达到40亿元,从而带动职工收入在目前人均年收入3.8万元的基础上翻一番,实现金隅人与金隅集团共同发展的人文理想,以发展愿景吸引人,以发展成果回报人。
关注生态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金隅集团在大力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环保效益。“十一五”期间,集团先后投资20多亿元,大力发展适合首都经济要求的循环经济,建成生态环保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耗能低、排放少的新型材料基地。集团建成并成功运营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处置工业废弃物示范线,不但实现了水泥生产过程中部分原材料的有效替代,而且彻底解决了传统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自主研发建设的全国第一条依托水泥窑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城市生活污泥生产线于2009年10月竣工运行,年处置能力占北京市生活污泥总量的1/4。集团承建的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全市危险废弃物处置项目已于2008年年底投入运行。这些项目的投建和运行,不仅发挥了建材窑炉工业的自身优势,也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
与此同时,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用水泥回转窑窑尾余热发电技术,已在系统内广泛应用,建成运行的项目每年可节约电费2亿多元。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资源化利用项目为北京市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集团已在北京琉璃河水泥厂建设1条年处置3万吨的垃圾飞灰生产线;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工程项目为解决北京乃至全国城市生活污泥处置难题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一系列具有循环经济意义的环保产业项目,既促进了集团自身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也为城市发展、环境安全与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集团荣获了我国环保领域最高奖项———中华环境奖。
注重社会效益,打造国企良好公益形象。集团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牢固树立首都意识、服务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公共事业和公益项目建设,如投资修建望京西路、南湖公园、畅椿园;作为北京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开发企业,金隅集团已累计开发4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包括金隅美和园、金隅丽景园等,为数万户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集团党委领导带头、广大职工积极踊跃捐款,奉献爱心,在第一时间组织2万余名职工捐款160多万元,组织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约168万元,以实际行动帮助灾区同胞尽快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在奥运场馆建设中,集团旗下各企业共为42个奥运场馆和奥运重点工程提供了26种环保绿色建材产品,价值13亿元。金隅集团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义举,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并屡获北京十大影响力企业、五一劳动奖状等殊荣。
党建持续创新助推和谐发展
集团党委通过党建创新促进效益提升,进而为集团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动集团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推进党建创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集团党委确立了“围绕、融入、促进”的工作方针,把工作重心放在统一集团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工作步调上,积极支持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依法依章、独立负责地行使好各自职权,以完善的议事规则、合理的工作流程,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的推进和落实。
集团党委创新“区域性党委”管理体制,对区域各企业党组织实施跨所有制形态或跨地域管理,负责区域内企业党的建设。区域性党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及时合理地设置调整党组织,明确和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强化基层党组织管理职能,加强对分支机构、合资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实现了党建工作的完全覆盖和分类指导,做到工作不断线、组织有保证,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区域稳定。
随着集团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集团党委不断创新党建管理模式,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建工作、有利于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及时与企业所在地党组织联系沟通,做到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建设就跟到哪里,真正做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奖惩。
集团派驻京外及境外的各级组织,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因地制宜,创新性地开展党建工作,集团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推动集团和企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思想保证。
打造凝聚力系统工程,凝聚发展合力。“十一五”期间,集团党委倡导上下同欲、共谋发展、共享成果、共筑和谐的理念,开展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激励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系统工程建设,传承“三重一争”集团精神,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有激情、特别有思路、特别能融合、特别有追求、特别能理解、特别能实干”的“八个特别”金隅人文精神,充分调动了广大金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集团的和谐发展。
集团党委满足职工发展需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职工追求素质提升,力争全面发展,并主动为全体职工的发展提供平等机会,以此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追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员培训,推荐管理干部、后备干部和优秀人才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接受系统深造;组织岗位工人参加职业技术等级培训;积极倡导“超越自我,感受成就”,通过搭建踊跃创新、展示才华的平台,为广大职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环境。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集团党委坚持“以文强企、以文兴企”,通过对集团愿景、集团精神、管理体制、经营理念等进行发掘、总结、提炼、升华,建立了科学的金隅文化管控模式和完善的企业文化管理流程,有效实现了集团的整体发展。集团从战略的高度出发,以全局性和整体性的宏观视角来审视企业文化建设,按照“突出自身特色,员工普遍认同,围绕中心任务,尽快见到成效”的原则,形成了集团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文化格局。集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和探索创新,推动了以“信用”、“责任”、“尊重”价值观和“八个特别”金隅人文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企业文化
的有效落实。特色文化提升了金隅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文化优势迅速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为实现集团发展愿景和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智力支撑,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了集团的跨越式发展。
集团通过大力宣传发展战略和金隅文化,加快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对接,快速实现了建材经贸、大成公司、河北太行等新加盟单位与集团思想文化的融合,使企业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经营蒸蒸日上,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08年10月,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授予金隅集团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集团成为全国建材行业首家荣膺这一国内企业文化建设最高荣誉的单位,也是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北京市市属企业。2010年10月,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会授予金隅集团国际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十强称号,集团董事长蒋卫平荣获国际企业文化学术成果奖。
金隅文化极大地激发了金隅人的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和责任感,形成了上下同欲、共谋发展的大好局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金隅人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将乘势而上、矢志不移、勇往直前,继续弘扬“八个特别”的金隅人文精神,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开创集团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