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赤壁华新水泥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纪实

来源: 来源: 咸宁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7日

    高耸入云的预热器、气势磅礴的运输廊道、紧张有序的生产厂区,向人们展示着一个现代化企业的无穷魅力。

  生产区内没有震耳欲聋的强噪音,没有弥漫呛人的粉尘,周边青山绿水,草木葱茏,如同一幅精美的风景画。

  这就是赤壁市华新水泥有限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公司已累计生产优质水泥600多万吨,上缴税收2亿元。

  今年,赤壁华新水泥有限公司连续三年荣获咸宁市“十佳纳税大户”,连续五年被授予赤壁市 “十佳企业”、“十大环保先进单位”等荣誉。

  科学发展保质量

  赤壁华新成立于2007年,是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4亿元,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

  咸宁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且品位较高。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工艺落后,当地水泥厂只能靠传统立窑生产水泥,不仅品质低,企业规模也较小,年产量大多徘徊在10万至20万吨。

  2007年,赤壁华新生产线一期投资4.5亿元,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工艺,从此结束了咸宁只能靠传统立窑生产水泥的历史。

  据公司执行总经理曹石介绍,目前,公司拥有一条日产4000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并形成了多个品种高标号水泥的规模生产能力。公司可年产优质水泥160万吨,每年上缴税收4000多万元。水泥产品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供应到湖南岳阳、临湘等周边城市。

  企业的迅猛发展,有效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迎难而上促发展

  2008年,面对煤炭资源日趋紧张,粉煤灰市场保供困难,而公司生产急需粉煤灰。同时,用作水泥缓凝剂的主要资源——天然二水石膏也日益枯竭,价格不断上涨。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水泥质量,对赤壁华新是很大的挑战。

  “当时,粉煤灰供应量下降了2/3,让本就缺煤的生产线更显紧张。 ”曹经理回忆起当初的情形,仍心有余悸。

  为了稳定水泥质量,解决粉煤灰资源紧缺的问题,赤壁华新一方面组织人员,在公司运输半径100公里以内,寻找新的粉煤灰资源;另一方面针对现有库存情况,及时调整水泥配料方案,稳定水泥质量。

  在科学安排下,公司争取到短暂的宝贵时间,抓紧求变求新。在短时间内,公司利用工业废渣——外排湿粉煤灰,进行水泥生产试验,反复调配和试验后,最终获得成功。

  赤壁华新技术部的一则数据显示,2010年1月至10月,该公司利用水泥生产新技术,累计利用煤矸石(矾渣)和脱硫石膏的数量,较使用同等量的电石渣和天然二水石膏,节约生产成本百余万元。

  这不仅缓解了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节约了大量的天然石膏资源,也有效减少了废渣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有效践行了华新水泥 “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资源综合利用理念。低碳环保奏和谐

  高耸的烟筒,浓浓的粉尘,强烈的气味……提起水泥生产,一般人都有这样的认识,但走进赤壁华新生产现场,却发现是另外一幅场景:环境整洁的厂区,现代化的中控室,视频监控生产线……几乎不敢想像:这条水泥生产线正以160多吨/小时的产量在生产。

  在倡导“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今天,赤壁华新也致力于绿色环保,成为新型水泥企业。在一期工程中,公司投资5800万元,新上一种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将排放的废气余热回收,并转换成电能再用于水泥生产,每年可向电网少购电量4000万度,相当于每年节约1.6万吨标准煤,同时能降低粉尘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该余热发电项目已于2009年7月4日正式投产,实现了利废、环保、节能的三重效果。

  为减少工业生产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赤壁华新在工艺设计上,尽量选择扬尘少的设备,所有排放点均设置了收尘率高、技术可靠的收尘器,除尘率在99%以上。

  公司高层深刻意识到,仅提供高品质水泥,难以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为此,在赤壁华新二期扩建工程中,该公司将再次配套一个余热发电站,同时充分利用水泥回转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实现无害化处理,为地方的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现在的赤壁华新,正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以 “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