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区域限批”是指一家企业或一个地区出现严重环保违规的事件,环保部门有权暂停这一企业或这一地区所有新建项目的审批,直至该企业或该地区完成整改。水泥作为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的排放大户,也将受到“区域限批”的影响。
“区域限批”对水泥产业最重要的影响是体现在节能环保中的。“区域限批”是在节能减排这种大形势下而催生出来的新的抑制高污染的一种方式,“区域限批” 不仅针对严重环保违规的个别项目,还针对该区域内所有的新改扩建项目,这种让环保治理和地方整体经济发展挂起钩乃至影响到个人官位的制度利于水泥产业走向环保,加速了水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进程。
其次,“区域限批”加快水泥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水泥企业的调整和重组步伐。现在的水泥行业已面临着“无处不过剩,无时不过剩”的全局过剩局面,而“区域限批”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能加速水泥企业改变这种局面,受“全局过剩”与“区域限批”的双重压力的迫使,水泥企业只能加快调整和重组的步伐,淘汰落后产能以求自保,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水泥企业的环保责任心,使企业加入“环保”的行列。
另外,“区域限批”也是促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工作的动力。“区域限批”有利于水泥行业内建立有效的环境问责制,这才能让戴着“高污染”帽子的水泥行业中一直偏软的环保责任硬起来。这有利于散装水泥实现无尘作业、清洁生产,也有利于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浆的“禁现”工作,减少扬尘污染,使国家所提倡具有环保意义的的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浆得到有效的推广。
当然,水泥行业的经济利润也将因“区域限批”而受到一些负面影响,降低水泥行业的利益增长点,迫使一些中小企业停产或者压产,从而导致企业的破产,这抑制了水泥行业的发展,也会为当地经济“拖后腿”。但是,从长远意义来讲,这些负面影响最后都会转化为良好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从而为水泥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就在全国污染防治大会上要求,各级环保部门以对污染“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对于违法行为要敢于出重拳、用重典,对于地方保护要善于出重拳、用重典。这样的决心必然会使水泥行业最终走进环保、可持续与循环经济的轨道,而在这种压力的迫使下,水泥企业也应建立起一切以环境利益为主的环保责任心,适应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