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水泥融资冲动背后 发27亿中票六成用于还贷

来源: 来源: 经济导报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6日

   山东和辽宁市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水水泥”),难抑融资冲动。

  18日,山水水泥将发行201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金额18亿元。这是继2011年发行9亿元中票后,该公司两年间再度发行大额票据。

   据悉,两年间合计发行27亿元中票,募资的大部分(占比六成以上),用于偿还银行借款。

  “从周期看,目前对水泥整体的需求是回落的,后续可以关注水泥价格、基建投资及房地产的相应情况。”有研究员分析说,“水泥行业本身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目前的竞争,主要是看谁对资金和成本的控制更好。”

  资本压力凸显

   山水水泥此次发行的中票期限仍为3年。此番募集的主要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和归还银行借款。其中,7.2亿元(占募集资金额40%)用于补充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营运资金,10.8亿元(占募集资金的60%)用于归还银行借款,以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

   无独有偶,该公司在2011年3月间发行的9亿元中票,募集资金中的6亿元(占比66.7%)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其余3亿元补充本部及枣庄、临朐、微山等子公司的营运资金,用于煤炭采购。

   “去年12月,水泥行业借助城镇化的消息走势较好,不过,现在整体平淡。”该研究员说。

   根据山水水泥的规划,2013-2014年合计投资额将达70亿元,主要用于水泥主业的新建和并购项目。根据中诚信国际的调研,较大规模的投资支出,将使山水水泥面临一定的资本压力。

   据悉,山水水泥是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山水水泥集团在境内的主要运营实体。截至2011年底,中国山水投资有限公司对其持股30.11%,张才奎等管理层股东对前者持股100%,也就是山水水泥的实际控制人。

   中票募集说明书还显示,截至去年6月,该公司共拥有50家控股子公司,4家非控股但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子公司,3家参股子公司及1家重要关联企业。

  “三费”逐年攀升

   从资本结构看,山水水泥业务规模快速增加,使得资金需求增大,公司债务也显著增加。

   2009-2011年,该公司总债务规模分别为57.55亿元、75.63亿元、76.62亿元。2010年,山水水泥资产负债率及总资本化比率分别为65.95%和54.87%。2011年受益于资本实力的显著提升,其资产负债率和总资本化比率分别降至59.21%和44.72%。截至2012年6月末,公司总债务规模82.28亿元,较期初增长约5.66亿元。

   从经营方面看,2009-201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4.82亿元、118.18亿元和166.50亿元。去年上半年,完成营业总收入73.17亿元,同比下降5.85%。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三费”合计分别为9.36亿元、11.27亿元、和14.53亿元。

   对此,山水水泥解释称,主要原因是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业务规模扩大而扩张,使得“三费”相应增加。

   在周伟看来,“水泥产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较为经济的水泥生产与市场的陆地距离通常在200公里以内。”

   目前,水泥的生产厂商都是通过提高区域市场的占有率获得区域内产品的定价权,从而获得较高利润水平。而获取了对某个地区控制权之后,通常还会选择跨地区的并购以实现更大利益。

   “但同时,由于‘摊子’过大,这对其融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周伟分析说。

  行业将迈入“寡头竞争”时代

   “行业集中度低是我国水泥行业的重要特点,高度分散的产能造成我国水泥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竞争过度和产能扩张盲目等现象。”周伟表示,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水泥行业整合工作正加速推进,水泥企业扩张主要依靠并购整合方式,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如今,包括山水水泥在内,中国建材、海螺水泥以及中材股份等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逐渐在各自区域市场中形成较大生产规模,成为各地区的龙头企业。

   “然而,水泥企业相对于能源电力行业的议价能力较弱,因此,随上游能源和基础工业的波动,水泥行业盈利空间呈现周期性变化。总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变化,与水泥需求呈正相关性。”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今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凭借政策、资金、规模和技术上的优势,在未来的水泥市场上将扮演主导角色,规模优势和定价能力将逐步显现。水泥行业将逐步从无序竞争,过渡到寡头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