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型升级亟须挤出经济增长中的“水分”

来源: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3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然而与之相伴的产能过剩矛盾仍在蔓延。权威人士表示,全球竞争新格局下,我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增长,亟须挤掉经济增长中的“水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现阶段我国经济仍存在大量‘水分’,主要体现在投入产出的效率降低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任李扬在31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财经科学博士后论坛”上说。

    他指出,一些投资虽然计入GDP但并未形成生产能力,如烂尾楼;也有一些投资虽形成生产能力,但造成产能过剩,如钢铁等传统产业。一些投资建立在破坏生态的基础上,也是亟待消除的“水分”。

    “调整经济结构注定要经历痛苦。”李扬表示,我国已进入增速换挡期,过去我们习惯通过扩大投资、上项目和提供优惠政策,从增量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今需要从存量上调整,须先消除前期刺激政策留下的“堰塞湖”。

    出席此次论坛的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说,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存在产能过剩,而且低水平产能过剩与高端制造产能短缺并存,钢铁等基础原材料产能已呈现绝对过剩,但大量关键设备、核心元器件等仍严重依赖进口。

    许宪春指出,国际上公认的产能利用率正常水平为82%左右。目前,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传播、光伏、工程机械等行业产能利用率最高仅为75%,光伏仅为60%,工程机械行业由于产能急剧扩张,需求大幅度下降,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不到一半。

    数据显示,2012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粗钢生产能力已达9.7亿吨,2012年粗钢产量为7.1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5%;2012年底,水泥生产能力约31亿吨,2012年水泥产量21.8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0.8%。

    此外,今年一季度,我国煤炭开采业产能利用率为74.9%,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回落5.3个百分点。二季度,煤炭开采业产能利用率为74.5%,比一季度又回落0.4个百分点。

    “产能过剩造成资源限制,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导致竞争加剧和工业品价格低位徘徊,制约经济增速回升。”许宪春说。

    对于如何实现“没有水分”的经济增长,李扬强调,关键是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当务之急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认识并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重视价格机制对经济的调节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此外,鉴于当前地方政府仍将GDP看成最重要的发展目标,李扬建议应着力完善体现科学发展的政绩评价体系。

    “只有将居民收入、就业水平、社会保障、治安状况、环境保护等纳入政绩考核体系,才有可能逐步弱化经济增长指标,从根本上遏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使他们将主要精力转移到谋求科学发展的新路上来。”李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