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中国经济今年出现通缩通胀可能性都不大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02月18日

    中国自二00三年底出现经济过热开始,引发的一场关于是否会发生通货膨胀的讨论便延续至今。那么,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呢?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最新完成的《二00六年中国经济景气形势分析与预测》明确称,二00六年,中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可能性都不大。
 
  这份刚刚出炉的报告显示:综合考虑促进物价上涨及存在一些抑止物价上涨的因素,中国二00六年居民消费物价将上涨约一点九七个百分点,下半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整体高于上半年,但物价上涨幅度始终处于CPI正常波动范围。因此,中国经济今年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出现的可能性都不大。
 
  该报告提出,二00五年中国经济形势良好,特别是经济运行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协调性有所改善。然而,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投资过热的动力依然存在,根源在于政府投资者和国有企业投资者投资比重过高,且投资行为没有相应问责制;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当前甚至将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集中体现在钢铁、电解铝、焦炭、汽车、铜冶炼等五个行业,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也都面临潜在产能过剩;贸易不平衡问题加剧,隐含经济波动风险;财政收入增长过快,而居民收入增幅相对较低。
 
  为继续保持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良好势头,延长经济景气增长周期。这份报告还建言: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继续坚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稳健”基调;努力扩大内需,鼓励理性消费;加快和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产能过剩现状。(中国新闻网)(孙自法)
 
  2006年我国投资增速将温和回落,消费将稳步增长,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有所下降。总的来看,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但增速将比2005年有所回落,预计GDP增幅在8.5%-9%之间。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将保持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并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而从目前来看,2006年经济金融形势存在不确定性。·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记者安蓓)联合国25日于此间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将延续2005年温和增长的趋势,保持略高于3%的中等增长速度,中国和印度仍将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这份名为“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的年度报告认为,2006年美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中国、印度,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日趋重要。
 
  报告指出,过去十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3%,预计2006年将维持这一水平。2005年大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减缓趋势在2006年仍将难以反弹。美国增长率将进一步减缓至3.1%,欧洲经济难有起色,增长2.1%,日本经济增长预计能维持在现有水平,约2%。
 
  专家认为仍存结构性问题——
 
  商报讯(记者刘杰)“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可望增长9.2%。”在昨天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世界银行再次给中国经济发展打了“高分”。
 
  这份由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部编写的报告认为,受强劲的出口需求和投资增长的影响,2006年中国经济前景良好,国内生产总值可望增长9.2%,虽然新的数据较此前的预测调高了0.5个百分点,但世行在报告中表示,由于9.2%是基于中国修正后的GDP得出的,实际上并没有改变数据修正之前8.7%的预测。
 
  报告分析认为,今年中国的出口需求将依旧保持强劲。企业利润和信贷的变化表明,今年中国投资增长势头强劲。不过,由于农村收入前景不明朗,消费增长可能不会有大的起色。因此,总体来看,按照新的GDP数据,中国GDP增长预计将达到9.2%。
 
  煤电油运供求矛盾尚未根本解决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月24日召开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对2005年我国工业及交通经济运行特点进行回顾,并对2006年进行展望。2005年我国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有所下降。煤电油运供求矛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将成为2006年我国工交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挑战。
 
  2006年中国经济将不会陷入通缩,增长率将达到9.1%。“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为9%,适度增长区间在8%-10%。这是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增长与稳定课题组”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课题组认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的高位增长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因素,以房地产和汽车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升级对整个经济增长具有广泛和持久的推动力;但是,与此同时所具有的强幅波动特点,却是对经济平稳运行的一种新挑战。高位增长、强幅波动特征很可能成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的主要特征。
 
  课题组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处在经济开放的新阶段,将面临外贸与外资方面的冲击。外贸冲击主要体现为贸易依存度过度、贸易摩擦加剧;而外资冲击则主要体现为非FDI资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非FDI资本=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证券和遗漏)流动规模的扩大带来的挑战。·一月以来,全国各地消费市场相当活跃。
 
  “进入‘十一五’开局的第一年,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是什么亮点问题,最大的亮点是结构上的优化,粗放的增长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会凸显出来。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强调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分析说。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最近完成的中国经济学家信心调查也显示,45%的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全年的消费需求增长会“加快”,8%认为会“减慢”,认为“加快”的比认为“减慢”的多37个百分点。经济学家还认为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趋于放慢,外贸顺差呈缩小趋势。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