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GDP预增8%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02月23日
    时报讯 (记者袁峰)昨日记者从央行网站获悉,央行在刚刚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水平上涨3%左右。
 
  未来价格走势不确定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从价格走势上看,未来我国价格走势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报告认为,从上行风险看,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投资增长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会对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带来上涨的压力。
 
  报告认为,公共服务品价格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会释放部分隐性通货膨胀,燃油、水、电、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价格和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都存在潜在的上涨压力,一旦释放,定会推动未来价格水平的上升。
 
  从下行风险看,由于近年来我国消费品产能不断扩大,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消费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价格存在继续下降的风险;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价格将继续面临一定的下降压力,会导致生产者物价指数下行;粮价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成为消费者物价指数下行的因素。
 
  “双顺差”要靠多方调节
 
  央行日前发布的统计显示,2005年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数据显示,我国2005年贸易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央行分析认为,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维持高规模,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内外原因,不能单靠汇率改革来承担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责任。
 
  央行表示,汇率对调节国际收支有一定的作用,但仅仅由汇率来承担调节国际收支的责任是不够的,要根据大国经济以内需为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推动对外经贸、资源价格、外汇管理、劳动保障、环境补偿等制度改革,使各项政策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
 
  投资过热仍有反弹压力
 
  从投资需求看,固定资产投资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一方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正在显现;另一方面,在建、新建和拟建规模仍然偏大,投资仍然存在反弹压力。
 
  央行指出,关键是在投资合理增长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投资结构。从进出口看,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有利于出口保持一定增速,但也存在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等潜在风险。
 
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