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泥项目效益分析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02日
      有则消息报道了某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投产后的两笔效益账。结果是,如建成水泥完整的生产线,将比仅建到熟料的生产线时,利润可增加9505万元(含减亏额),折合吨水泥实现利润48元。如仅建到熟料生产线,折合吨熟料实现利润为-21元。

      任何企业实现利润是通过产品销售实现的,而且对企业需要的是销售价格>生产成本。

      水泥产品由于其质量大价值低的特点,存在有业内常称的合理销售半径一说。说是合理销售半径,事实上“合理”的变数也很大,取决于的因素也很多。其中有企业的生产成本的高低,地域内的交通条件,产品采用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装备,地域内石灰石资源的分布状况,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等。现比较认同的看法是,公路运输水泥方式的合理销售半径一般在200千米。这一数据在不同地区也是不同的,在石灰石分布较为狭窄的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会大一些,在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区也会大一些。

      如果在生产线当地或附近有可利用的混合材,在合理销售半径之内,有足够的水泥消费能力,则在生产线建设时,通常会考虑直接加工到水泥。

      如果经分析,生产线只适宜建在石灰石矿山附近,而水泥消费点又在(认定)合理销售半径以外,在消费点附近(一般会)有可利用的混合材,则通常采取了大型熟料基地+粉磨站方式。这一方式由于水泥粉磨、输送与储存工序与熟料生产线分开设置,其总投资要高于生产工序集中设置的生产线。但从可利用混合材、运输熟料简单、接近用户的优势中,使熟料基地+粉磨站方式的投资回报率要高于生产工序集中设置生产线的方式。

      因此,对水泥项目效益分析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应从实际出发,寻求效益较佳的,且资源配置和利用较为合理的结合点。至于以“水泥粉磨环节以15%左右的投资而创造了水泥生产过程中80%的利润”的分析实在不太能令人信服。

来源:数字水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