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水泥业窘境下等待重生

更新日期: 2005年08月09日 【字体:
  曾经全线飘红,风光无限的水泥业,2005年遭遇“滑铁卢”,几乎全军覆没。 
  日前,中国经济信息网一则消息让人震惊,今年一季度水泥业累计亏损3.5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30.8亿元,1-4月份,水泥全行业亏损。 
  据中国水泥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除了东北地区的水泥价格趋稳,长三角、珠三角的水泥价格明显下降。宁波水泥价格每吨降至300多元,跌幅达20%以上;仅4月下旬,广州的普通水泥价格就下降了5%;华东、江浙一带基本亏损,其中浙江亏损了63%,居全国第一。水泥业从景气高峰迅速跌入低谷。“由于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四省的水泥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目前这些地区水泥价格下降,表明国内水泥市场的供过于求情况严重。”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与其它周期性行业相比,水泥对宏观调控政策的灵敏度更高,反应也更快。2004年,水泥作为投资过热行业之一,成为中央宏观调控的重点目标。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水泥业宏观调控收到了明显的作用。资料显示,2004年一季度水泥投资增长101%,而今年一季度投资增长仅为2%。 
  刘作毅分析指出,尽管投资过热现象得到了制止,但同时暴露出了水泥行业存在的弊端:投资过于集中、行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技术落后。 
  他认为,当前中国水泥行业正陷入窘境。“成本上升、产能过剩、需求减弱、落后工艺迟迟不退出、新型干法却不能迅速推广,整个行业让人感到尴尬。” 
  有资料显示,国家一再明令淘汰的立窑等落后工艺水泥的“存量淘汰”效果并不理想,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的产业政策主导下,2004年只淘汰1300万吨落后工艺水泥,仅是新型干法线产能增加的1/10,80%的企业还在生产,对环保和资源造成极大的影响和浪费。 
  “主要因为,立窑生产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投资成本小,回收利润高,能坚持一天就会坚持一天。尽管是在政策上受到了封杀,但山区、农村,都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于是造成了整个行业的结构不合理。眼下,应该加快企业的重组并购,让立窑生产尽快退出历史舞台。” 
  刘作毅同时表示,水泥行业已经进入了高成本、低利润时代,尤其是立窑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威胁。不进则退,是每一个水泥企业面临的生存选择。 
  “一场整个行业的大‘洗牌’是在所难免的。” 
  刘作毅的依据是,政策门槛进一步提高,加大了投资成本。再加上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水泥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大的企业开始布局,实行区划,谋求新的出路,这对水泥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是个探索性的开始。“水泥行业不像别的行业,靠外力能解决诸多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行业自身来解决。只有经过厮杀、吞并等一系列残酷的竞争,最后胜出的才能引领行业的水平。” 
  对于“本轮水泥业景气度何时走出低谷?”刘作毅预测,“估计到2007年,水泥行业能走出低谷。届时将把落后工艺淘汰出局,过剩的产能让市场慢慢消化掉,转而步入良好的发展轨道。” 
来源:中华建筑报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