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新疆召开2010年建材行业工作会议

预计2010年水泥产量24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70%

更新日期: 2010年03月26日 作者: 董永军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字体:

    近日,新疆建材行业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新疆建材行办党委书记、主任吕志坚作了题为《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继续推进建材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报告。新疆自治区经信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苏国平,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调研员滕军力,工信部原材料司调研员高秀英,中国石灰协会秘书长尹保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吕志坚在报告中说,2009年,建材行业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保内需、保增长、保民生”等一系列重大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工作质量,超前谋划,靠前服务,全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均在自治区36个工业行业中位居前列,以实际行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全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20%,是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实现利税26亿元,其中利润1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二是重点产品产量大幅提高。水泥产量2000万吨,同比增长20%;平板玻璃产量183万重量箱,同比增长5.29倍;预拌混凝土产量10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7%。新型墙体材料、石灰、石材等产品产量也均有较高程度的增长。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由2005年的29%提高到目前的63%;水泥散装率达39.52%,增长1.92个百分点;浮法玻璃实现零的突破,比重达77%;新型墙材占墙材总量的比重达46%,增长9个百分点。四是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不断增强。以天山、青松、南岗、国统管道、西部建设、西部矿业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在生产过程控制、财务、采购和营销等方面实现了较高程度的信息化管理,为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做出了表率,为行业的“两化”融合起到了示范作用。五是行业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推广新技术29项,开发新产品8项,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新进展,4条电石渣水泥生产线运行正常,全年生产水泥200万吨。全行业年利用各类固体废渣900万吨,比上年多利用150万吨左右。

    建材行业持续快速增长为自治区各项基本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顺利完成建材行业“十一五”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新疆建材行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国家已出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措施。二是从去年10月份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64个部门500多名干部分三批围绕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对新疆进行了深入调研,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制定加快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新高潮。2010年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增速达25%,其中重点项目200项,计划完成投资1200亿元。四是国家“建材下乡”政策即将实施,将为新疆建材产品提供广阔的空间。五是新疆建材工业已具备迎接大建设的产业基础。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建材工业产业规模和工艺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水泥总产能今年将达到3000万吨,完全能够满足自治区跨越式发展的需求。

    吕志坚说,2010年,新疆建材行业将加快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水平的建材项目,淘汰落后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强行业政策、法规建设,使节能减排、质量管理、推广散装水泥工作步入健康有序轨道;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两化”融合;结合墙材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建材发展;继续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注重搞活中小企业;继续推进建材行业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行业将实现工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企业将实现工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20%,行业效益进一步提高。2010年的具体目标是:水泥产量2400万吨,增长20%;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70%;水泥散装率达42%;预拌混凝土产量1200万立方米,增长20%;新型墙体材料产量107亿块标砖(折合),新型墙材占墙材总量的比例达55%;产品销售率达98%以上;年利用各类固体废弃物1000万吨;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围绕上述奋斗目标,2010年,新疆建材行办主要将从规划和重点项目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行业节能减排、产品质量管理、墙改散装工作、行业技术进步、“两化”融合发展、服务保障工作8个方面抓好工作。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