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企业
  • 暂无资料

机构对决华新水泥 水泥股“十年一遇”机会现分歧

更新日期: 2011年03月03日 作者: 刘宝强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昨天,六家机构“对决”华新水泥交易量龙虎榜。“这说明机构有分歧;水泥股最近走得都很强,市场有时超乎人的预料,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上海一家大型基金的高管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有机构称,水泥股正面临“十年一遇”的机会。

  机构对决

  昨天,华新水泥上涨仅仅0.23%,但是从上证所公布的交易信息披露看,当天买入该股的前四席位全部是机构专用,共计买入1940.6万元。而卖出席位的前两名也是机构专用,共计卖出1746.8万元。分歧产生波动,当日公司股价K线留着长长的上影线和下影线。而该公司股价也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异常波动。公司对此公告称,没有任何涉及公司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事实上,在公司3月1日的交易中,前五名最大买入席位中,已经有两家机构专用账户的身影,而前五大卖出的席位中,同样出现两个机构席位。而在2月25日交易异动后,上证所公布的交易信息披露中也出现三个机构席位。

  “十年一遇”?

  “水泥行业的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我们强烈推荐客户把握水泥行业十年一遇的大机会。”早在2月14日中金公司水泥行业双周报中,分析师罗炜和关雪这样表述。

  这两位中金分析师认为,目前水泥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自律能力和协同意识提高,限产保价在水泥行业成功实施,并且行业还受益于保障房建设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中金分析师认为,在未来的3个月,水泥股仍然在上升通道中。年前水泥价格经过调整,目前处于淡季底部,等到旺季一到,价格还将上涨。从供需方面看,2010年水泥行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755亿元,同比仅仅增长3.2%,但2010年铁路和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8%和14.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2%;新开工面积增长40.7%。

  去年限电结束后,水泥价格相比往年还是保持在高位。东北证券(000686,股吧)分析师解文杰认为,这背后的重要原因是华东地区的区域市场结构在经历激烈竞争后形成了大型水泥企业寡头竞争的态势,并在新建生产线受到限制、产能供给预期减少的情况下,市场各方的协同预期得到强化。尽管目前处于水泥需求的淡季,价格有回落压力,但是他认为,整体回调空间有限,目前看华东各地价格回调的幅度确实不大。

  海通证券分析师蒲世林同样看好水泥板块。他认为,水泥行业需求的增长相对比较平稳,但是2009年相关文件的出台终结了水泥投资高增长态势,使2010年水泥投资大幅下降,并且2011年还将继续大幅下滑,由此带来2011年乃至2012年供给端增速的明显下降。由于供给大幅下滑,水泥行业迎来上升周期。

  蒲世林预计2011年水泥整体供需平衡,从时点来看,下半年供需形势好于上半年。他建议,从所处周期时段来看,东中部水泥产能化结束时点快于西部水泥,建议投资者上半年配置东中部水泥股,下半年可以关注西部水泥股。

  短期需谨慎

  但是随着水泥板块的不断上涨,机构之间已经产生分歧。北京一家私募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水泥板块短期需要谨慎,但就全年来看,他仍然看好。该负责人表示,看好水泥的投资者认为,今年水泥价格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但从年后这段时间看,水泥价格在小幅下跌。虽然传统上这个季节水泥价格也是在跌,但是接下来是不是继续跌,目前不好下判断,所以还是落袋为安好。

  莫尼塔分析师近期调研中发现,2010年,受价格上涨激励,各地有较多新生产线上马,使得整体产能过剩较为严重,即使在传统的水泥输入型地区如珠三角,调研对象也担心产能超出需求。

  巢东股份(600318.SH)一位员工对记者表示,去年由于限电拉闸,水泥价格都增长一倍了。在目前这个情况下,价格再增长有限,他预计不下调就不错了。巢东股份因为去年四季度水泥价格大涨,目前业绩预增8倍。

  而山东临沂一家地方水泥公司负责人则表示,由于南方限电拉闸,去年他们的水泥价格大涨,很多水泥运往南方。

  看好水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的1000万套保障房计划。但国泰君安研究所负责人李迅雷在微博上表示,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是指开工不是指竣工,故今年如果能够竣工700万套就相当不错了,在700万套中,经济适用房占40%,也就是280万套,又假定这比去年增加一倍(按国家“十二五”比“十一五”增加一倍提法),即比去年增加140万套,假如每套60平方米,则增加8400平方米,仅仅占去年销售面积的8%。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