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宏观>资讯详情

工企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PPI通缩蚕食1.5万亿

更新日期: 2016年01月28日 作者: 周程程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字体:
摘要: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5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实现主营活动利润58640.2亿元,比上年下降4.5%。这也是工业企业利润多年来的首次下降。

    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5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实现主营活动利润58640.2亿元,比上年下降4.5%。这也是工业企业利润多年来的首次下降。 
 
    国家统计局称,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加剧效益下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减少60519亿元;因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减少45753亿元,两者相抵,利润净减少14766亿元。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工业企业利润的下滑,与PPI的连续下滑有关。同时,今年PPI下行的压力仍大,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优化需求结构,以带来整个PPI结构变化,最终实现降幅收窄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由于供给侧改革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所以产能过剩的行业和需要强劲实施供给侧改革的行业,今年的经营情况仍然艰难,盈利状况还是会持续回落。 
 
    去年工企利润逾6万亿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5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其中,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167.2亿元,同比下降4.7%,降幅比11月份扩大3.3个百分点。 
 
    对于2015年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认为,需求不足导致生产和销售明显减速,工业品价格明显下降加剧效益下滑。 
 
    数据显示,2015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5.2%,降幅比上年扩大3.3个百分点,已连续46个月下降,对利润影响严重。 
 
    PPI数据确实不乐观,2015年全年PPI同比跌幅进一步加深,且连续四年出现负增长,接近2009年时5.4%的水平。 
 
    潘建成表示,从国内外形势来看,今年PPI下行压力仍大。国际输入性通缩仍存,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伊朗作为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大的国家,释放出的能源和天然气的供给,会进一步打压大宗商品的价格,尤其是能源的价格。 
 
    此外,国内产能过剩严重,也使PPI承压。目前钢铁、煤炭、水泥、有色等工业品库存仍均处于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总理在1月22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等主动退出产能。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 
 
    今年PPI降幅有望收窄 
 
    对于PPI未来走势,多位专家表示,今年PPI降幅有望收窄。 
 
    刘元春告诉记者,由于去年基数较低,故今年PPI可能总体跌幅收窄,但是转正的概率很小。受大宗商品影响,输入性通缩压力大。并且,整体工业需求的下滑,导致整个工业领域的价格今年即便虽然有同比参数上的收窄,但是环比的变化并不明显。 
 
    针对工业利润,刘元春认为,短期降成本是一个直接的措施。从中长期来说,其产能去库存是非常重要的举措,这也需要供给侧改革的持续发力。 
 
    潘建成认为,需要补短板,例如加强民生工程及绿色工程的建设,既能够增加有效需求,又能够提升有效供给,以带动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优化,进一步带动整个PPI结构的变化,引导能够满足需求的产品价格的稳定上升。 
 
    “比如房地产库存的化解能够带动房地产需求的增加,进而能够带动与房地产相关产业消费的增长,带动相应的PPI的直接企稳。”潘建成说。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虽然2015年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形势严峻,但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显现成效,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行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比上年增长8.9%,装备制造业增长4%,消费品制造业增长7%。此外,降息、减税、清费等政策对企业降本增效产生一定积极作用。 
 
    除供给侧改革发力外,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提高企业利润还需要财政发力,扩大总需求,解决周期性问题。随着财政发力和PPI负值收敛,经济下滑的周期性因素将被扭转,企业盈利的长期改善可以期待。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