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以中国建材和海螺等为例谈上市公司“敬畏专业”的重要意义
摘要:宋志平:做水泥,海螺赚了很多钱,中国建材也赚了很多钱,水泥最高峰在全国销售25亿吨,去年只销售了22亿吨,在下行通道里,仍然有非常优秀的企业赚了很多钱。所以我想专业很重要,做企业就因为你在这一行里很专,才赚到了钱,如果你哪都不专,做企业是没有本钱的。你能存在的意义全在于此。所以我觉得“敬畏专业”提得非常好。
8月14日、15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第6期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研修班在河南郑州举办,研修班主题为“提升有效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应邀出席并作“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主题演讲。143位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人员参加了研修活动。宋志平在研修班上授课全文如下: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
各位企业家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来郑州给大家做这场交流,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5月11日我们协会的年会上,易主席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我们一个中心任务来抓,提出了“四个敬畏”“四条底线”。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专门提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我们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一个中心工作。这段时间协会的工作就是围绕着“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展开,我们做的培训、交流,核心就是“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我今天也是跟大家就“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行讨论和交流。我主要讲三段话:
一、充分肯定上市公司的成绩
讲到上市公司的质量,可能有些人会担忧,觉得上市公司质量是不是有很大问题。上市公司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这是要回答大家的。应该说,中国上市公司的情况,对经济的贡献,其实从党中央、国务院,从证监会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国上市公司到现在也只有29年的时间,时间并不长,而美国发展了270年的时间。
到7月31日,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有3665家,总市值为58万亿,仅次于美国。如果没有这么多家上市公司,也就没有今天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所以应该看到,上市公司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我们的3665家A股上市公司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全部90个行业分类。在中国的500强企业中,上市公司占到了70%。2018年年底,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占我国GDP的比例为48.31%。上市公司所交的税相当于全国所得税的28.46%,有近30%的税是由上市公司交的。上市公司的利润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8%,也就是说有将近40%的利润是由上市公司创造的。上市公司分红也不错,现金分红的股息率是2.41%,远远高于1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所以我讲这个,是想让大家看到我们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这些年如果没有这么多上市公司的努力,我们的经济也没有今天这样的基础。上市公司不光是经济的一个支柱力量,同时企业通过上市转变成公众公司,也提高了我国的公司治理水平,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一大批上市公司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治理,也为我们的国际竞争提供了支撑。现在“一带一路”的骨干企业大多是上市公司。同时,上市公司也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所以上市公司是经济的定盘星、压舱石,是所有企业中的优等生,我觉得这些评价都是非常中肯的。
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到三分之二,国有企业是三分之一。尽管国有企业的市值高于民营企业,但是近几年,民营企业的新发和增发都占了大头。2016年到2018年的这3年里,民营企业首发数量占到了89%,融资额占到了72%,再融资的数量和融资额分别占了70%和45%。现在一共有2500多家的民营上市公司,占比从2012年的55%提高到现在的70%,资本市场支持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是极大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资金。资金从哪来?非常重要的渠道是资本市场。
我原来管理中国建材、国药集团两家企业,中国建材有14家上市公司,国药集团也有6家上市公司。1997年,我在北新建材推动公司的上市。北新建材发展到现在,成为全球最大的一家新型建材企业,去年的税后利润是24亿元。中国建材是2006年在香港上市,上市以后推动了全国水泥的重组。中国建材上市之前也只有20亿元的收入,去年实现了3500亿元的收入。我管理过的国药集团也是一家央企,2009年在香港上市,上市以后推动了医药分销的重组。2009年我去的时候只有360亿元的收入,去年实现了4000亿元的收入。其中在郑州有一家下属企业,郑州的国药,重组的时候实施混合所有制只有几千万元的收入,去年实现了200亿元的收入。我讲这段话的意思是企业上市以后,用上市的资金获得了强有力的发展。其实上市不光是有了资金,也提高了我们的知名度,增强了我们的规范管理,所以上市公司是优等生。其实大家都有体会,不上市就没有大家的今天,所以要充分地肯定上市对我们的作用。没有资本市场就没有上市公司。同样,如果没有好的上市公司,资本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在讲上市公司时要客观,不要因为个别上市公司出了问题就炒来炒去,也不要回避问题,要客观公正地来看待上市公司,这才实事求是。所以我们讲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增加大家的信心,增加资本市场的信心,我刚才讲的这几组数据都是实事求是。
二、必须清楚看到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
提到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大家就要问,什么是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我是5月11日当了上市公司协会的会长,6月初凤凰卫视就来采访我,“宋总,你的眼中什么叫高质量的上市公司?”这个问题就来了,我想上市公司的高质量有好多条,但简单讲,大概有三条很重要:
第一是要规范。因为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它和普通公司比,要求更加规范。规范是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是特征、前提和基础。
第二是要高效,有好的效益。上市了没有效益,人家也不信服你,所以这也是很重要的,你要有良好的效益。
第三是要负责任。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要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我当时就跟他们讲的这三条。今天想,这三条还是很重要。
上市公司在质量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目前我们上市公司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这是大家很关心的,我也很关心。我这3个月里和一大批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昨天晚上还和一位董事长进行了深度交谈。我想知道,到底上市公司的质量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改进和提高?这个问题问谁?我觉得还是要首先问问上市公司自己有没有答案。我们开了大会,也很重视小范围的一对一谈话,因为大家可以说说心里话,到底问题出在哪,该怎么做?我归纳了一下,上市公司在质量上普遍存在的或者宏观上存在的问题有三条:
1.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义认识还不到位
上了市和没上市是有本质区别的。上市以后应该有一个更高标准的定位。前面提到,上市公司至少有三条要特别注意,要规范、高效、负责任,我觉得在这方面的认识上还是有差距。
针对我们3665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沪深交易所、地方上市公司协会等兄弟单位,每月至少轮回举办一期这样的培训。进行这些培训的目的有两条:一是增加大家对上市公司的认识。要认识到公司上市后和别人是不一样的。二是构筑上市公司的原则和立场,确立规则和底线。这方面我们下了很大功夫,希望上市公司的董监高提高认识。易主席讲“四个敬畏”“四条底线”,上市公司协会一次次的培训就做两件事,一件事是讲原则,上市公司和普通公司有什么区别?明确上市公司董监高身上的担子、责任是什么;再一个,是告诉大家要懂得上市公司的规则和底线,来提高大家的认识。这方面尽管做了很多的工作,但从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认识水平还亟待提高,协会任重道远。
2.上市公司总体的经济效益还不够高
我刚才讲咱们效益不错,但是看和谁比。和政府的要求比,和股民的希望比,或者和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群体的整体效益比,我们还是有差距的。尤其这一两年经济下行压力大,利润出现下滑,亏损面还在增加,这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上市公司是全国经济的定盘星,压舱石,也是优等生,如果优等生成绩下降,那么经济也会压力很大,所以这是一个普遍的宏观上的问题。
3.上市公司总体上治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尽管经过29年的努力,搞现代企业制度,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做了大量的治理工作,但整个治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注意到,国际组织和机构投资者非常关注,我们在公司治理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三点是我给大家讲的普遍存在的问题。
上市公司哪些错误不应该犯
做企业有些错误可以犯,犯了以后还有改正的机会,而有些错误永远不能犯,犯了是一生一世的错误,不再给你改正的机会。从个别上市公司来看,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我也想跟大家说几条。托尔斯泰讲“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前些天,我看了一些证监会处罚案例,脑子里就出现了“不幸的家庭有不同的不幸”。这些天,我跟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推心置腹地谈,选择了一些有问题的上市公司。我愿意跟大家面对面好好聊一聊,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每家上市公司的初心都很好,上市时都有远大理想,都想做好,但是后来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也归纳了几个上市公司实实在在必须纠正的问题:
1.偏离主业盲目扩张
上市公司为什么上市?希望成长,希望快速成长、超常规成长。我觉得这个能理解。但是怎么成长,成长的过程中还要不要核心业务?大家都知道专业化和多元化,绝大多数企业只能走专业化的道路,走多元化的道路只有集团企业。我们发现出了问题的企业一大部分都是在业务上盲目扩张出了问题。前不久有媒体重新发布了我3年前的一篇演讲,主要是演讲内容契合了现在的情况。我3年前的演讲围绕着柯林斯《再造卓越》,那时没引起大家的注意。柯林斯是写《基业长青》的作者,选了18家高瞻远瞩的公司,没想到这18家高瞻远瞩的公司到了2007年纷纷黯然失色,有的跌倒,有的破产。所以他后来又写了本书叫《再造卓越》。这本书里面讲了公司的衰落有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成功了就开始狂妄自大,觉得无所不能。其实成功有很多因素,除了努力还有客观的、机遇等各方面因素,所以成功了要特别注意。这个时候很容易脑子发胀。第二个阶段就是盲目投资、盲目扩张,觉得我无所不能,什么都能干。第三个阶段漠视危机。盲目投资后危机来了,觉得不怕。很快就进入第四个阶段,寻求救命稻草,开始眼花缭乱的重组,或者希望引进来一个空降兵、一个救世主,到处去找CEO。最后轰然倒下。我当时讲的“爬一座山峰需要十天的时间,从山峰上掉下来只需要十秒”。这次重新发布的时候,倒是有人听了,有的董事长就给我发微信,说“宋总,我现在就是掉下去那十秒的过程中。大家觉得宋总讲的对,可惜宋总给我们忠告的时候我们正在扩张。”
我看了一下,不少公司在2015年、2016年股价比较高时,去质押股票,质押以后大部分没有投在主业上,搞了各种各样的非主营业务,最后又没搞好,收也收不回来,股票再一跌,再去补仓,再被斩仓。想想这个问题不复杂,就是这样的过程。所以主业是企业的生命,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无所不能,就像绝大多数人一生里面可能只能做好一件事。这是我们的教训。
2.信息披露不真实
信息披露也是上市公司的一个基石。因为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大家了解企业信息,买你的股票全是靠披露的信息,所以公正客观地披露信息,是公众、股民、投资者掌握公司信息唯一来源。大家一定要知道,好信息要披露,坏消息也要报告大家,尤其是要报告坏消息,没什么丢人的。上市公司就应该有这样的觉悟,这也是上市公司的责任。你得让大家知道你的好消息,你还得让大家知道你的坏消息,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事情。当然,坏消息大家都不愿意有,但是你如果有了就要如实地公布,这不丢人。你去掩饰,你不说,被公众知道了反而很丢人,因为你不诚信。其实中国建材2006年在香港上市,我看了100多页招股说明书,有10%是披露风险的,你把风险披露得越完备,投资者越信任你这家公司,也敢买你的股票。如果你说没风险,那么没人敢买你的股票。在1997年北新建材上市,上市后的一两年,北新建材的整个经营状况都不好。为什么?因为外资进来抢占市场,把北新建材几乎要打倒,石膏板价格从12元一平方米降到6元,利润大幅下降,这怎么办?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给股民,这篇文章到现在有些证券公司的老总还说,“宋总,你当年写的那篇文章好,挺感人的。”那篇文章名字叫《把我的真心放在你的手心》,就讲了北新建材为什么业绩会下降,遇到了什么问题,如实地告诉投资者,这不丢人。搞一些虚假信息,掩饰很多问题,反而投资者不谅解、不原谅你,所以这方面也是要特别特别关注的。我们出的问题里面,不少人由于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被惩罚了。
3.编造虚假利润
为什么要编造虚假利润?是为了炒作股价和市值。法人股流通之后,大家非常重视市值,但是支撑市值的利润一定要是真实的,因为虚做了利润以后会带来很多问题。看来好像是支撑了股价,但虚做了利润以后,立刻就会出现一个财务上的大窟窿。大家会问你那钱去哪儿了。凡是虚做利润的,股民都在问钱去了哪儿。因为虚做利润,就是说没有赚那么多的钱,你说你赚了那么多,自然就出了大窟窿。另外,虚增利润还会带来多交所得税的问题,减少公司现金流。企业最重要的还不是利润,是现金流。没有赚到钱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大量的现金流出,你想想虚增利润带来多大的问题?宁肯利润少一点,今年少明年做好,或者今年形势不好明年形势会转好,大家都能理解。明明今年形势不好,压力很大,非说利润比去年还增加了多少,逆风飞扬,不现实也没必要。上市公司和所有公司一样,服从市场规律,好年头赚得多一点,差年头赚得少一点,甚至有的时候会亏损,这就是规律。我们做上市公司要真实地反映我们的情况,股民能看得懂。股票是期望值,股民知道你今年情况不好,但明年可能会好,也不见得你的股价一定有问题,但是你想想如果虚增了利润会带来多大的问题。这是我发现个别公司存在的问题。
4.利用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
这是坚决不能做的事情。我们做上市公司就要维护上市公司的利益,就要维护小股东和股民的利益。尽管股民是变动的,今天是你明天是他,但是作为一个群体,他是一个利益群体。做企业有些错误可以犯,犯了以后还有改正的机会,而有些错误永远不能犯,犯了是一生一世的错误,不再给你改正的机会,像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是零容忍的。
5.操纵股价
谁都愿意自己的股价高一点,关心自己的股价,这个能理解,但是不能串通起来,自己为了某种用途把自己的股价拉起来或者操纵股价,找一些庄家,庄家找你配合一些消息,那消息绝大部分是虚假消息。有没有想过,那些中小投资者的一点点钱,听了你的消息,买了你的股票,然后损失惨重,这个是不能做的。
当然我讲的这都是个别现象,有些人会说,你看宋会长刚刚当了三个月的会长,在会上就讲了这么多问题。我觉得问题必须得讲,不讲反而失职。如果一天到晚只给大家评功摆好,不说问题,我觉得不好。说问题是因为非常关心我们的公司,3665家我们不希望任何一家落伍、不希望任何一家倒下。大家有什么困难,我们上市公司协会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大家都可以找上市公司协会,帮着大家排忧解难。但是我刚才讲了,有的错误你不能犯,那是致命的错误,谁都没办法的错误,那个错误不能犯。
三、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这也是我今天想给大家讲的主要内容。上市公司的质量,我觉得这里面包含着治理质量、运营质量还有发展质量这三大质量。
树立做好上市公司的原则立场,提高公司治理质量。先说说治理的质量。上市公司要有自己的原则立场。
1.不忘初心
上完市跟不上市不一样,变成一个公众公司。公众公司就是要为大家负责任,不再是家族公司,不再是传统的国有企业,要为投资者、为社会担负更大的责任,这是根上的事。首先要构筑原则,有原则的企业和人,才去遵守规则。如果你初心没有,不知道上市,不知道公众公司是何物,那怎么遵守规则?那就会不停地触碰规则。所以我觉得建立起初心,理解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这是最核心的一点。大家一定要知道,从上市那一天起,我们就和普通的公司不一样,普通的公司有上亿个。而A股上市公司只有3665家,是少数。上市是一种荣耀,但上市也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和以前的不同,有了责任。你到交易所敲钟,是否听清楚钟声意味着什么?钟声不光要招来投资者,钟声还要唤醒你自己内心的东西,这个仪式之后就成了上市公司、公众公司,众目睽睽,所以有变化了。我们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就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我觉得这是个根上的事,也是我跟大家讲的不忘初心。初心是什么?就是当初你怎么发愿。上市公司上市也要发愿,因为你过去是个家族公司,过去是个国有企业,你上市成了公众公司了。你要发愿,表示要为社会、为公众要去作贡献,这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初心、原则和立场要建立起来。
2.易主席讲的“四个敬畏”
敬畏是来源于宗教的词汇,是心理的东西,心灵上的东西。易主席讲“四个敬畏”讲得很具体。
一是敬畏市场。就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如果你不尊重它,就要被它惩罚。刚才讲的主业要有核心业务,这是市场规律。每个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我们的能力,不可能同时什么都能做,这就是市场规律。另一个,经济有高峰的时候也有低谷的时候,不可能一味地45度线向上发展。在高峰的时候就要想到有可能低潮,低潮的时候要想到低潮也能过去,这就是规律。所以我们做企业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究市场的规律,敬畏规律。我们现在出的问题很多是没有研究市场规律。
二是敬畏法治。法律和规则就是底线,不是过高的要求,而是最基本的边界和底线,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最基本的要求也不知道,还去触犯它、击穿它,可能后面就没有改正的机会。所以,这不是一般的错误,大家一定要避免。我们培训班请证监会的同志上课,每次就讲这些规则和底线,法治社会尤其是上市公司是靠法治靠规则。大家信赖上市公司,认为上市公司更守法,是因为我们手上有这张门票——我们的信用。如果信用没有了,上市公司就一文不值,所以这要敬畏。
三是敬畏专业。术业有专攻,所以把自己的事做好。隔行如隔山,有些行业看着很好,进去才知道竞争也十分激烈,比你现在的行业还激烈。最近我还跟一些干部讲,如果市场是个大空间,你在这里面不要轻易地出去,即使这个行业成长不快,或低迷或衰退,但是这个行业空间很大,衰退的行业里面还是会有成长快速的企业。
我老跟大家讲这个道理,当年沃尔沃认为汽车工业在衰退,他就转向了搞飞机发动机,最后发动机没成,汽车也耽搁了,被吉利收购。同样是汽车工业,丰田做得非常好,一直在细分市场做得非常好。一万多亿元的收入,几千亿元的利润,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同样做汽车人家就赚了很多钱。做水泥,海螺赚了很多钱,中国建材也赚了很多钱,水泥最高峰在全国销售25亿吨,去年只销售了22亿吨,在下行通道里,仍然有非常优秀的企业赚了很多钱。所以我想专业很重要,做企业就因为你在这一行里很专,才赚到了钱,如果你哪都不专,做企业是没有本钱的。你能存在的意义全在于此。所以我觉得“敬畏专业”提得非常好。
说到北新建材,主业是做石膏板,去年赚了24亿,40年没做别的就做石膏板。我陪着领导去看生产线,领导说“宋总,这个好像没有太高的技术?”我说,“没技术能赚钱就是最好的技术。”讲的技术天花乱坠,但企业不赚钱,做什么都亏怎么能叫做好了呢?所以我就讲一定要敬畏专业,做一行爱一行。做企业没有十年二十年不行,做到极致需要三四十年。中国建材做了40年,北新建材做了40年,中国巨石做玻璃纤维做的也不错,去年也20多亿利润,也做了40年。有人问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是做出来的,我不是算,算不出来。你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做。
四是敬畏投资者。投资者是上市公司的衣食父母,拿了人家的钱就要给人家做好事。上完市以后,股本金就不只是我们自己的了,是大家的。我们拿了大家的钱,就得战战兢兢地经营,就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个别上市公司不是战战兢兢地经营,而是很豪放不当回事,增发拿了几个亿,投出去血本无归,怎么对得起投资者?投资者的钱有的是工资收入存下来的,去买股票,希望你发展,他赚点钱。结果把他的钱全打了水漂,那你怎么面对江东父老?所以为什么要敬畏投资者,发股票大家买,你高兴,拿了大家的钱用的时候一定要当心。
我在北新建材1997年上完市,有一次新闻媒体采访我,说宋总上完市有什么感受?我说有两点,一是“上市妙不可言”。因为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钱,一张汇票打过来几个亿,当时的几个亿是很多钱。确实很高兴,妙不可言。上市是个好东西,资本市场是个好东西,真的是我们成长的一块宝贵的土壤。第二句话叫“上市苦不堪言”,因为上了市,那么多钱进来,你做得好大家高兴,你做得不好用脚投票,说你什么的都有。
经常有人问我该不该上市,我就问他,你上市的心理准备做好了吗?你知道上市公司是什么公司吗?知道什么叫公众公司吗?我问他你上市想干什么?他说资金不够。我说这只是一方面,上了市你就要准备为投资者打工,要敬畏投资者。我们个别董事长上市后股民提了点问题,就不屑一顾,口出狂言了,就批评投资者。投资者确确实实说什么话的都有,但是你心理要有准备,这没什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投资者是恨铁不成钢,你选择了上市就得去面对这些,要有一个平常心,好的心态面对。因为拿了人家的钱,人家是衣食父母,咱们对父母是什么态度,就应该拿出对父母的态度来对待投资者。所以这“四个敬畏”说的非常好,敬畏是个宗教概念,是心灵的概念。所以说上完市我们一定要树立起这“四个敬畏”。
3.牢守“四条底线”
刚才咱们都说了,第一个不得披露虚假信息,第二个不从事内幕交易,第三个不操纵股票价格,第四个不损害上市公司的利益。所谓的底线,就是不能再低了,是最低的要求,还要击穿它,这就没有道理了。“四条底线”不能击穿,击穿了可能就不给你改正的机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是证监会易主席在我们上市公司协会年会上给大家提出来的,先表扬、肯定、鼓励了我们,同时给我们提出了这些很具体的要求。这是一个循循善诱地引导,告诉大家什么不能做。所以我也希望我们一定要听清了这个声音。
4.本分经营
本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一个主业,这是本分”。我刚才讲到了初心、讲到了敬畏、讲到了底线,接下来讲讲本分。做事情要本分,做人要本分,踏踏实实长期地做,要守本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尤其上市公司更要本分。习近平总书记这个话说得很直白,很接地气。所以我们真是要本本分分地做上市公司,本本分分地做主业,不要受市场上某些人的忽悠,不要被他们干扰,十年二十年几十年地做下去。上海有个老凤祥,是最初的那批上市公司,一直做金银首饰做下来,它的品牌能做到世界上的奢侈品品牌前列,真的不简单。我比较欣赏这种本本分分、扎扎实实的上市公司,不喜欢眼花缭乱一天到晚讲概念。这个概念声音还没落地,另一个又来了,我觉得那些公司做不下去。这是我讲的关于治理这方面,树立好上市公司的原则立场。
实施五大措施、提升运营质量。这五大措施是我的建议,只是提示性的,告诉大家中国建材是怎么做的。
1.突出主业做好核心业务
一定要聚焦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能砍掉的尽量要砍掉。我觉得很多上市公司可能适合于做德国的赫尔曼写的“隐形冠军”那样的企业。德国经济的发展是靠隐形冠军。隐形冠军是窄而深,是做一个业务在全球市场做到极致,德国很多公司这么干的。我认为除了个别那种奇大无比的上市公司之外,大多数上市公司还是要走专业化的路线。有时候下面的同志拿着新业务来问我,我说你们不要来问我,我给你“四问”,问问自己。第一,你问问自己在这方面有没有优势,懂不懂这个东西?第二,市场有多大空间,有多少竞争者在这里面?第三,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可不可复制?第四,资本市场能否对接,资本市场认同不认同你这个东西?如果“四问”问清楚自己,觉得还行,再来找我商量能不能做。如果这“四问”把自己问倒了,就别来找我了,这个业务就不能做。
我做企业还有“四不做”:第一,过剩的项目不能做。这个项目已经打破头了,你还进去?这个不能做;第二,不赚钱的项目不能做。做企业一定赚钱,不赚钱你非要去做,哪儿受得了?那就不能做;第三,不熟悉的项目不能做。当年美国次贷按揭,把这个作为金融产品全世界卖,有的银行也没听懂,但觉得新鲜就买了,有的银行谁也没听懂这个商业模式,就没买,逃过一劫。不是不鼓励大家创新。要确认自己懂还是不懂,如果懂就干,不懂就不要干,因为钱是股民的钱,拿着它不是好玩的,所以不懂就不能干;第四是有明显法律风险的,正在打官司你非要掺和进去,这就不能做。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2.瘦身健体,推进“三精”管理
做企业一定不能有“肥胖症”,咱们叫大企业病,企业在小的时候是有活力的,随着企业的扩张就得了大企业病。大企业病是什么呢?我归纳成六句话:“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士气低沉”“投资混乱”“管理失控”,这就是大企业病。企业随着发展,大企业病就会悄然而至,所以对于企业来讲,你一定要注意瘦身健体,就和人一样。我插队当农业技术员就学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要剪枝。果树要剪枝,不然就会浪费树的资源和养分。企业和树是一样的,不剪枝就会疯长,它是规律。所以做企业要有一个想法,就是不停地剪枝,瘦身健体。第二件事就是杂交育种,杂交玉米、杂交高粱,后来运用到搞混合所有制,国企和民企混合。我插队学的这两招在做企业的时候都用到了。
我最近也在推广中国建材的“三精”管理。一是组织精健化。“精健化”是日语,就是我刚才讲的瘦身健体。像中国建材过去的管理层级是七级,现在变成四级了,下属法人近两年减少400多户,压减了20%,这就是瘦身健体。二是管理精细化。精细管理包括降成本、提质量、增品种,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三是经营精益化。洛阳玻璃过去一度辉煌,后来步履艰难,地方政府交给了中国建材。中国建材进行了十年改造,现在开始起死回生,有了起色。所以有的企业如果犯的是战略性错误,不是很快能够缓上来的。今天中国企业的管理,经历40多年改革开放,像当年那样跑冒滴漏的很少了,现场管理都不错,问题主要出在精益化。管理主要是面对人、机、物、料之间的关系,是个效益问题。经营是效益问题,面对的是市场不确定性,面对的是创新,技术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商业模式的变化。所以你是在不确定性中进行选择和决策,这是做经营。在座的各位董事长、总经理,要把管理的事下移给部下去做。不是管理不重要,而是经营太重要了,你怎么选择、怎么决策的问题。所以德鲁克说,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经营是做正确的事。我们一些企业没有在做正确的事,做的是不正确的事,即使你正确地去做,它最后也没有好的结局。所以对每个企业来讲,首先是个经营者,经营者的核心任务是要赚到钱。降成本只是一方面。这就是第三个“三精”,就是经营精益化,要赚到钱,就要关心价格、技术和变化,只靠精细管理赚不到钱,成本等于零,都不见得企业能生存。举个例子,今天在桌子上放一个诺基亚的按键电话,你还愿意拿吗?你拿都不愿意拿,拿回去都占地方。成本等于零不见得有客户,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挑战。所以做企业,今天和以前不同了,短缺时代只要生产出来就行,所以我们当时关注速度和量。今天都过剩了,人家要挑好的,所以我们要讲质量、讲品种,没有质量和品种,企业就无法生存。
做管理这方面其实还得有方法,我给大家建议两个方法——对标管理和工法管理,都不复杂。现在国际上的上市公司都在推一个东西,就是贯标卓越绩效管理PEM。这是起源于美国的管理方法,后来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普遍使用,我觉得对于我们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非常有用。我国从2004年就订立了国标,2008年进行推广,现在只有部分上市公司在贯标,还远没普及。今年8月28号,中国质量协会要颁“中国质量奖”,首先的条件是必须贯“卓越绩效管理”这个标。“卓越绩效管理”有七个维度,1000分的总分,我们大多数公司是200分。所以贯这个标以后,你就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儿,就能提高公司的质量。这七个维度是:领导、战略、顾客、市场、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质量,而是一个公司质量。上市公司质量得有一个标准。我觉得企业内部要贯这个标是一个抓手。我想这个也是大家下边可以去学的。
3.创新发展、四化转型
大家都想转型,但是转型不是转行,转型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怎么去转型。我提倡四个转型:一是高端化,产品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向高端发展;二是智能化。企业的生产是智能化的,现在的一个水泥厂只有50个人,以前是2000人。现在玻璃厂全是机器人,很少看到人,就是智能化;三是绿色化;四是服务化。服务化是指的生产制造服务业这个逻辑。
4.增强企业的活力,进行机制改革
我不认为民营企业就都有好的机制。任正非有好的机制,有些民营企业有好的体制和好的制度,但不见得所有民营企业都有好的机制。我也不认为国有企业就不能引进好的机制。像山东万华就是国有企业,但是它的机制很好,有员工持股、科技分红,做得很好。所以上市公司上完市,在体制和制度方面已经领先了,但如果没有好的机制,企业仍然没有活力。企业只有有好的机制才能有微观活力。好的机制是什么?现在我老讲“新三样”,“老三样”是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新三样”是科技公司的员工持股,上市公司的经理持股计划,以及绝大部分企业可以做的超额利润分红权,把超额利润分一点给骨干职工和骨干干部。事实表明,有机制的上市公司都做得不错,没有机制的上市公司最后都做不下去了。所以改革这个词不只是对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市场化要改革,民营企业也不见得都有机制,上了市的公司不见得有机制。中国建材有四个设计院,其中三家打包上市,有一家没有上市。没上市的这家内部机制很好,做6个持股公司,员工科技股持30%,院里持70%。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上市公司的三个院发展远不及我们有机制没有上市的这个设计院。什么意思?我们是上市公司,不要以为上了市,体制机制就一定先进,上市提供了我们机制的一个先进的条件,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如果你不在机制上改革,上市公司依然没有活力,徒然增加了成本。你没解决公司的活力问题,没解决激励问题。所以我老讲没有机制,神仙也做不好企业,有了机制做企业,不需要神仙都能做好。任正非用的是机制,马云用的是机制,马化腾也是用的机制,所以我们也要把机制做好。
5.规范治理,做有责任、有文化、有品格的上市公司
我们现在讲的比较多的叫ESG,E是环境,S是社会,G是治理。现在H股在香港统统要引入这个,现在我们A股也要引入这个,就是要做有品格的公司(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将于8月30日举办ESG研讨会)。过去我们要做社会责任CSR,从社会责任到可持续发展的ESG。如果不熟悉PEM和ESG,大家下去一定学习这个东西。这是两个抓手,咱们做企业管理靠方法,方法就要引入一些新的管理标准。
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送给大家三句话。
一是稳健中求进步。做企业不稳健不行,还没有怎么发展,跑到阴沟里去了,那怎么进步?所以稳健中求进步。二是发展中求质量。现在叫高质量的上市公司,这是与国家宏观经济相契合的,我们已经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一些上市公司中出现问题,实际上掉过头来看,经历了高速发展过程,现在进入高质量的过程,自然我们高速发展的东西就不适应高质量的要求。过去是有没有,多和少的问题,现在是好不好的问题,所以我们又跟大家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发展中求质量。三是在变革中求创新。
四、关于上市公司协会的工作
一是提高我们协会的服务质量。协会归根结底是为会员服务的,“‘服务、自律、规范、提高’,全面促进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我们把“服务”这两字放在了八字方针的前面,上市公司协会既是证监会领导下的上市公司自律组织,也是上市公司的社团组织,是上市公司之家,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二是要做好交流沟通。也就是调研座谈,包括今天我们这样的会,把这些工作做好。要宣传贯彻证监会的规则要求,同时也归纳反应上市公司的困难和诉求。
三是加强培训指导。给大家多做一些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董监高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独董和董秘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要下大力气增加上市公司各层面的培训,要及时提示纠正上市公司的偏差和错误,要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给大家解释规则和犯规的后果。
四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我们老讲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不是拿着一本书去读,是组织互动,是深度会谈,大家见面认认真真地谈谈,这是提高的方式。所以我们上市公司协会是一个大的学习型组织,我们内部的互动、沟通和深度会谈是我们这个组织动力学的动力,这是组织动力的来源就是这样的互动,就是这样的交流平台,不见面,这个组织怎么前进?一定要多交流多互动。
五是以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己任,实施上市公司全覆盖。我们这个协会不愿落掉任何一个会员。哪家上市公司出事了,说“对不起,我都不是协会的会员,没有听过培训教育,我们有事也不知道找谁”,这我们也有责任。我刚才再三跟大家说,让大家加入协会不是跟大家要会费,是让大家听到协会的声音,要让我们这么多会员上市公司的群体一起共同前进,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是这样的想法,即使你今天没有入会,上市公司协会依然对你有责任,依然要去找你,依然要覆盖你,这个会依然要通知你要来学习。在中国的上市公司,如果你不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会员,那肯定好多的机会是没有的。
今天跟大家讲了很多,我们大家需要多沟通。谢谢大家!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