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图片资讯
  • 暂无资料

金隅集团姜长禄:合作共赢稳效益,创新驱动谋发展

更新日期: 2020年09月03日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摘要: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进一步提升企业改革创新力、风险抵御力和社会影响力,彰显我们艰苦奋斗、合作共贏、勇攀高峰的行业文化。大企业集团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树立“行业经营”理念,实现由经营企业面向经营行业层面的重要转变,凝聚行业发展合力,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将水泥行业造成为中国制造的一面旗帜。

202009030925071042.jpg

2020年,在疫情冲击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水泥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对水泥行业需求、供给、预期带来全面冲击。后疫情时代,自律疲劳期、错峰瓶颈期、去产能攻坚期叠加而至。越是困难时期,越突显出中国水泥协会指导行业理性有序发展的关键作用。建议我们大企业集团在协会的领导下,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将行业形成的共识坚定不移地落实到位,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走得更稳健、更扎实。就稳定行业效益、创新行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稳效益”是今年水泥行业的重要任务

效益是永恒的主题,稳定是最大的效益。大企业集团要主动作为,要在困难时刻,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合作共赢仍是行业的主旋律,未来几年不会变,也不应该变。全行业要形成“自律竟合、稳中求进”的高度共识,稳定行业经济效益,推动行业朝着预期目标坚定前行。

二是建立行业常态化错峰生产机制

错峰生产是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贵在坚持、贵在持续。在协会的主导下,大企业积极配合,推动国家相关部委把错峰生产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确立错峰生产时间与产能过剩程度相挂钩的原则,确定各省的年度错峰生产天数。由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各企业按照政府要求,严格落实错峰年度“总天数”到位,最大限度的发挥错峰生产在减排减产上的调节作用。强化“跨省联动错峰、同步同频错峰”,不断细化错峰生产分级管控体系,保障错峰生产常态化,实现市场供需动态平衡,稳定信心、稳定效益,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

去产能工作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要推动建立法治化保障下的落后产能市场化退出的新模式。行业上下齐心协力推动国家相关部委出台落后产能的淘汰标准与指标。各省市按照淘汰标准与指标,制定本省市的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协会针对淘汰计划,组织区域内存续企业建立去产能专项基金,按每吨产品提取专项去产能基金费用,为退出企业提供必要的经济补偿,利用法治化政策措施结合市场化专项基金的模式,打通落后产能淘汰的通道。当前,部分地区产能置换政策执行不严格导致将众多僵尸产能转变成了新增产能,要进一步完善产能置换的相关措施细则,并严格监督执行到位,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大企业集团要加快区域化联合重组,通过整合产权与经营权等手段,加快区域市场整合,在全国形成几个大的区域性统一市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四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改革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行业经营创新,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强化产业细分领域的自主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坚持用“两个二代”的研发成果提升水泥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在资源化利用、环保技术升级、智能化升级上加大投入,利用智能化技术赋能水泥产业,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通过不断创新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积极探索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做精做强水泥全产业链,丰富水泥产业的内涵,提升水泥产业价值,不断向产业高端迈进,做独具水泥产业特色的“高精尖”。

五是创新“行业治理”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当前,国家“六稳”“六保”政策已深度落实,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确立。我们要牢牢把握后疫情时代的新机遇,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积极主动作为,不断创新行业治理,借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持续推进政府、协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行业治理体系建设,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企业自律竞合作用。

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进一步提升企业改革创新力、风险抵御力和社会影响力,彰显我们艰苦奋斗、合作共贏、勇攀高峰的行业文化。大企业集团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树立“行业经营”理念,实现由经营企业面向经营行业层面的重要转变,凝聚行业发展合力,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将水泥行业造成为中国制造的一面旗帜。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