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企业>资讯详情

变废为宝!重庆海螺如何打造绿色智能制造工厂

更新日期: 2024年06月19日 来源: 重庆日报 【字体:
摘要:重庆海螺水泥是全国首个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餐厨垃圾系统。

6月10日,位于忠县工业园区的重庆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海螺)餐厨垃圾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置中心,一台专用车辆将餐厨垃圾缓缓倒入消纳池。2小时后,这些餐厨垃圾就变成了油脂和有机肥原料。

这是全国首个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餐厨垃圾系统。

重庆海螺是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2008年落户忠县。记者在现场看到,餐厨垃圾通过投料储存、预破碎、有机分选、除砂、油脂提取及好氧发酵等程序,在生物降解后就变成了油脂和有机肥料原料。这些有机肥可用于柑橘、蔬菜等农作物种植和园林绿化;油脂则进入水泥窑作为制造水泥的燃料,从而替代燃煤。据了解,按年处理2万余吨餐厨垃圾计算,该系统产生的油脂用作水泥窑燃料,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966吨,减少二氧化硫产生量16吨,减少氮氧化物产生量14吨。

“过去,重庆海螺也存在电力损耗高、热力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忠县工业园区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忠县一方面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引导企业争创国家级和市级绿色工厂,一方面强化长江经济带负面清单管控,大力招引一批绿色低碳优质产业项目。

“餐厨垃圾项目就是我们创建‘无废城市’的重大基础性项目。”忠县相关负责人说,忠县城区共有餐饮门店400多家,每天产生餐厨垃圾60余吨,以前处理这些餐厨垃圾主要采取填埋措施,但随着各地垃圾填埋场告急,以及存在漏液、沼气安全等风险,这种填埋处理方式已不能适应需要。

为此,忠县与重庆海螺签订协议,总投资5000万元,实施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处置餐厨垃圾项目。去年2月,餐厨垃圾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置中心建成投用,有效解决了忠县及周边区县餐厨垃圾处理难题。

同时,重庆海螺不断推行水泥生产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既治理环境,又降碳改造。

这些年,重庆海螺先后改造三条线SCR烟气脱硝系统,新建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三条生产线窑头、窑尾进行除尘设备电改袋,建成三条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六台年产能640万吨水泥的水泥磨、两套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一套光伏发电系统,同时还拥有一条年产量200万吨的骨料生产线,一套日处理200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一套日处理60吨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节能技改、余热发电、原料替代……重庆海螺系列举措,大幅降低了水泥生产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碳排放,每年可节约标煤20978吨,节约用电279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542吨。重庆海螺先后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矿山”“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环保A级企业”等称号,成功打造出一座“花园式水泥智能制造工厂”。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