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2024年水泥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更新日期: 2024年12月30日 来源: 中国水泥协会信息研究中心 数字水泥网 【字体:

2024年水泥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1、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

2024年1月19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提出,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是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主要目标是,推动实施水泥熟料生产企业(不含矿山)和独立粉磨站(含生产特种水泥、协同处置固废的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取得明显进展,力争5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区域内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基本完成有组织、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

202412301928116636.jpg

2、GB 175-2023《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6月1日实施

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发展迅速,水泥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为了适应我国水泥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11月27日发布了GB 175-2023《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该标准于2024年6月1日起实施。GB 175-2023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对水泥质量的要求,更严格的规范了水泥的生产过程。通用硅酸盐水泥作为结构性建筑的主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以及人身和财产安全。

202412301927537246.jpg

3、水泥行业协会倡议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

今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下行,为防范地方债务风险,重点省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放缓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水泥市场需求下滑严重,供需矛盾加剧,市场信心缺失,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各地纷纷通过内卷式低价恶性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导致水泥价格持续下降至成本线附近徘徊,行业效益大幅下降,行业上半年连续六个月亏损,企业亏损面扩大。2024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扭转行业亏损局面,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陕西、山东、广东、四川、贵州、云南、河北、上海、浙江、江苏、辽宁、吉林、青海、江西、福建等地区水泥(建材)协会纷纷发出共同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倡议。倡议指出,在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形势下,水泥需求持续下滑不可逆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积极践行“行业利益大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于行业利益”的理念,净化行业生态、强化行业自律,避免市场踩踏,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行业生态。加强互信,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和困难,立足长远,力争实现互利共赢。倡导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升级、产品升级等,拓展市场空间和盈利渠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推动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02412301927364668.jpg

4、《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2024年9月9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明确提出,按照“边实施、边完善”的工作思路,分两个阶段做好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工作,实现积极稳妥有序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主体完善碳定价机制,优化碳减排资源配置,降低全社会碳减排成本,推动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202412301926193492.jpg

5、 低效产能加快退出,《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出台

2024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实施办法(2024年本)》主要是对2021年发布的80号文进行修订,在严格产能认定、提高新建项目标准、简化跨省流动程序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加严水泥置换要求,明确水泥熟料低效运行产能不能用于置换,用于新建项目置换产能不能拆分转让等。二是完善产能核定方式,取消以水泥回转窑窑径为依据核定产能的规定,推动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统一。三是实施地区差异管理,明确对位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或前三年水泥熟料平均产能利用率低于50%的省份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原则上不得从省外置换产能等。四是简化跨地区产能转出程序,位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或同一法人企业集团内部的产能跨省转出,可不报转出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公示、公告。五是加强与能效环保政策协同,明确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要求的产能不能用于置换等。

202412301925126646.jpg

6、周育先参加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

2024年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作为中央企业代表之一现场参加了座谈会。中国建材集团是建材行业唯一央企,作为非金属材料制造商和资本投资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走出去”战略,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和成长空间。在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96家境外机构,在27个国家投资45个固定资产与股权收购项目,高质量建设近500个水泥、玻璃国际工程项目;参与和主持制修订58项国际标准;在11个国家投资建设了38个海外仓和建材连锁超市,有力助推了“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2412301924188723.jpg

7、加强北方市场整合,金隅冀东收购三家公司股权

2024年12月6日,金隅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水泥)拟以评估值6.35亿元作为对价,收购双鸭山新时代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同日,公司还公告,子公司冀东水泥的控股子公司冀东海天水泥闻喜有限责任公司拟以评估值7113.35万元作对价,收购闻喜鑫海天混凝土有限公司100%股权和运城市海鑫海天混凝土有限公司100%股权。上述交易金额合计7.06亿元。通过收购整合黑龙江、山西市场,进一步巩固金隅冀东在北方水泥市场的龙头地位,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企业和行业效益提升。

202412301923598662.jpg

8、水泥企业积极开展海外并购,加速国际化进程

2024年12月1日,华新水泥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以约8.38亿美元收购Lafarge Africa Plc的83.81%股份。Lafarge Africa Plc目前其在尼日利亚拥有4家大型水泥工厂及6家混凝土工厂,水泥产能1060万吨/年,混凝土产能40万方/年。同月,华新水泥公告,华新全资子公司拟收购ITATUBAPARTICIPAÇÕESLTDA公司100%股权及EMBUS.A.ENGENHARIAECOMÉRCIO公司40%股权,公司在巴西圣保罗州拥有四座骨料工厂,总产能共计880万吨/年。

2024年7月29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旗下中材水泥将斥资高达1.3亿美元收购巴西最大水泥公司沃特兰亭在突尼斯的水泥生产设施。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中国建材在中东北非水泥市场的又一重要布局,更使其成为在北非地区的首个水泥生产基地。

台泥集团完成土耳其OYAK和葡萄牙CIMPOR的收购,使其水泥及相关业务涉足全球13个市场。

202412301923393362.jpg

9、坚持错峰生产,东北水泥行业效益回升

东北是水泥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主要地区,面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局面,东北地区水泥行业协会和企业认真研判市场形势,积极应对,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加大错峰生产力度,并推动落实到位,使市场供需保持相对平稳,东北水泥平均价格低位企稳回升,企业盈利得到了显著提升。东北地区的经验可以给行业带来启示,即使在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市场需求极差的不利环境下,只要行业和企业达成共识,严格执行错峰生产,共同维护市场的稳定,行业依旧可以实现盈利改善和效益提升,并促进行业加快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412301921221578.jpg

10、中国建材、海螺等上榜“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

2024年9月20日,在合肥举办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了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其中,多家拥有水泥业务企业上榜,其中,中国建材集团位列榜单第29名;安徽海螺集团位列榜单第57名;红狮控股集团位列榜单第171名;江苏金峰水泥集团位列榜单第268名;华新水泥位列榜单第335名;山东山水水泥集团位列榜单第481名。

202412301921020326.png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