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春潮澎湃扬帆进

——淮南舜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纪实

更新日期: 2014年09月03日 作者: 毕玉林 【字体:
摘要:巍巍八公山,叠嶂葱茏,美不胜收;滚滚淮河水,波光潋艳,百舸争流。 几千年中华民族在纷争激战的硝烟过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翻开了民族崛起的崭新一页。淮南舜岳水泥公司也在这民族崛起的新时代,于1954年建厂后,经两次迁址,最终来到这块神奇的土地,演绎了既艰辛曲折又悲壮辉煌的60年历史。

    巍巍八公山,叠嶂葱茏,美不胜收;滚滚淮河水,波光潋艳,百舸争流。

    几千年中华民族在纷争激战的硝烟过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翻开了民族崛起的崭新一页。淮南舜岳水泥公司也在这民族崛起的新时代,于1954年建厂后,经两次迁址,最终来到这块神奇的土地,演绎了既艰辛曲折又悲壮辉煌的60年历史。

    生 存 中 蜕 变

    一间空旷而破旧的报废厂房,一群光着臂膀,黝黑的皮肤滚淌着汗珠的青壮年,在扬起的水泥灰雾中,用大铁锹、小板车的简单工具,制作了几排虽不精制、但摆放整齐的水泥支架。这,就是60年前淮南矿务局从矿井建设需要出发,在淮南九龙岗组建的水泥支架厂的初始生产场景。生产原料是淮南矿务局供应部门调拔的水泥和黄砂,工人们大多来自于农村,带着农民特有的吃苦耐劳品质,挥汗拼打、不甘落后,生产能力节节攀升。到1960年,水泥支架生产已基本满足矿务局井下建设需要。然而,受水泥供应量的限制,支架生产面临停滞。正此时,水泥人用手工搓球,地炉烧制,石磨研碾,钢筛选粉,制作了建厂后第一袋水泥,也唤醒了水泥人最初自产水泥、寻求变革的梦想与追求。至此,水泥支架厂经历了两次迁址,最终选址到八公山下、小武山脚,上马了年产3.5万吨的水泥立窑,通过自产水泥满足支架生产需要。

    随着生产能力的增长,支架品种也在逐步扩大,在保证矿用支架的同时,品种增加了水泥电杆、铁路轨枕等。其中,水泥电杆凭借过硬的质量被原煤炭部确定为“定点生产单位”,成为当时企业发展的亮点。

    这种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带着计划经济特有的形态,水泥支架厂依托淮南矿务局的庇护,生存了20多年,几代水泥人经历着从原始劳动到机械化生产的产业进化。

    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体制下沉积的企业人员多、设备旧、产能低的粗放型管理格局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水泥支架作为主导产品已不适应企业生存的要求,在市场的作用下,水泥支架厂主营业务产生了“蜕变”,由以生产水泥支架为主转为生产水泥为主,并于80年代开始,先后建成了三台湿法旋窑,水泥产能由几万吨上升到设计30万吨。但管理与体制的痼疾使实际产能一直徘徊在20多万吨,2000多名员工,1000多名临时工的温饱问题受到挑战。在低收入的分配格局下,仍然开资不足,欠发、减发或停发工资,一些员工难以忍受苦难与煎熬,纷纷跳槽。到90年代中期,企业已面临生存的危机。 1997年,企业总资产不足5000万元,年亏损达数百万元,企业濒临破产,生存受到挑战。

    严 管 中 坚 守

    坚守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1998年,新组建的领导班子反复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水泥公司与本地同类企业比较,设备不比别人陈旧,技术不比别人落后,品牌不比别人低微,为什么会出现湿法窑投产十几年不能达产,生产成本居高,经营年年亏损,竞争处于劣势?

    经过认真调研分析认为:症结在于秩序的混乱,在于管理的松散,在于水泥人不屈精神与聪明智慧未得到充分的释放与施展。必须从这方面加以挖掘。按照这一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整顿秩序,从严管理,重点做了三项工作:

    一是开展“三整一保”工作。整顿工作秩序、整顿生产秩序、整顿工作环境,保证生产经营的健康有序。在开展此项工作中,起初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力。因各种关系的盘根错节,造成正气不得伸张,歪风肆意横行,工作秩序混乱,内外矛盾交织,甚至进出厂的大门主干道被社会上地痞恶霸泼洒满是粪便也无人敢过问。生产厂区内更是垃圾成山,生产现场喷漫水泥现象班班发生,每月达数千吨之多。即使在水泥售价高、市场十分紧俏的情况下,仍然长期亏损。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以治乱、治散、治脏为手段,严明工作纪律,强化岗位质量标准化的执行力度,清理了几座上万吨的垃圾山,使生产工作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善,“三整一保”初显成效。

    二是开展机电设备大会战。以三条湿法旋窑为重点,对机电设备设施进行修整、治理,从发挥和挖掘设备潜能入手,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全面会战。仅用不到三个月时间就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主机设备运转率由上年63.3%,提高到90%,台时产量达到设计标准,三条窑在超期服役阶段达到国内同类型窑设备运行质量的先进水平。

    三是开展技术改造。围绕生产工艺系统的状况,尽可能地拓宽工艺技术的改造思路,设立工艺课题,强化技术攻关,分别对三条湿法窑的窑头密封系统、机立窑的熟料锻炼系统、电收尘系统、矿碴仓储系统以及预粉碎水泥磨、循环水、生活区水电线路等八个主要技改项目进行一一施工改造,从而使整个水泥生产系统设备再次焕发青春,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这使职工们看到了希望,焕发了广大职工与企业同命运、共坚守的不屈精神。

    最为原始的、最为初级的,总是印象最为深刻的。在推进上述工作的过程中,决策者始终树立“坚守”的理念,只有确保企业的生存才是对组织、对职工的最好回馈,这更是共产党人的责任所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98年以后,水泥公司在周边众多水泥企业不规范的残酷竞争面前,以较为优势的管理和生产能力发掘,实现了艰难生存,生产能力一年一个台阶,彻底改变了年年亏损的历史。也使职工看到了希望,焕发了广大职工与企业同命运、共坚守的不屈精神。

    创 新 中 发 展

    自1998年,经过近三年的高标准、高指标、从严管理、奋力坚守,水泥公司得到暂时的维系与生存。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环境下水泥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公司陈旧、落后已到了报废期限的生产设备,终究无法支撑起长期生存,产能低、能耗高、污染重、效能低,作为湿法旋窑固有的顽疾,仅凭管理和改造如何能实现脱胎换骨的根本改变?企业如浩瀚海洋的孤舟,难以经得起市场浪潮的冲击,濒临破产已不是危言耸听。

    进入21世纪的开局之年,淮南舜岳水泥公司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2000年春天,企业踏上了创新发展的艰难征程。再次经历筚路蓝缕的二次创业。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与白眼之后,2002年8月在矿业集团新的领导集体的重视和支持下,获得了转机,争取项目工作开始取得实质性的进展。2001年3月14日,日产2500吨新型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被国家经贸委批准立项,次年10月,获得国家经贸委和发改委第七批国债专项资金支持。

    选址、拆迁、平整场地,勘探、论证、优化设计,融资、招标、组建机构。近一年的时间,舜岳水泥公司酝酿并实施着开工建设前的准备。2003年7月1日,这是舜岳人难以忘怀、永远铭记的特殊日子,这一天,在艰难困苦中坚守了几十年的水泥人,在小武山脚下的荒山秃岭上,几代人美好梦想与追求,随着日产2500吨新型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工程奠基石,一起深深“种”入土壤,从此,企业步入了“大规划、大起步、大建设、大发展”光荣而神圣的二次创业之路。

    然而,在开工建设的号角刚刚吹响之际,一系列突如其来的矛盾和问题接踵而至,舜岳人唯一的选择只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在没有外援、没有专家、没有权威的建设条件下,靠舜岳人自己的勤奋和智慧,终于用11个月获得了建设的成功。创造了国内同类窑建设工期、质量、投资的典范。两条线计划工期24个月,实际工期19个月,计划投资3.3亿元,实际投资剔除获得的国债贴息和国产设备退税额共投资26316万元,节约总投资达20.25%,成为矿业集团第一轮发展项目群中的先行成果,倍显丰硕。

    60年是短暂的,回眸往事历历在目,60年是漫长的,艰辛悲壮刻骨铭心。60年,企业从生产方式、生产品种和产业规模上迈了三大步。

    第一步是延续生存步。从1954年建厂到1998年,历经40多年,生产格局是从原始劳动到机械化大生产,生产特征是产能低、能耗高、污染重,经营特征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依赖式”生存格局,淮南矿务局作为经营的后盾,保生存、保饭碗,实现了企业困难条件下的艰难维系,这一步既是漫长的,又是曲折的,更是艰难的。

    第二步是改造规划步。自1998年到2002年,历经五年时间,公司从“三整一保”入手,全面推进设备能力的挖潜与改造,在此基础上,针对生产设备固有的产能低、能耗高、污染重的技术工艺痼疾,适时踏上了矿业集团新一轮大发展的航船,在矿业集团公司的支持下,于2001年3月正式得到批准规划2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项目。

    第三步是创新发展步。自2003年至今,是舜岳公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开了“大规划、大起步、大建设、大发展”的步伐,先后完成了企业改制、淘汰落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产业和规模上的革命,立足自主创新,先后建成投运两条2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建成9MW余热发电生产线和阜阳舜岳60万吨/年水泥粉磨站以及2×120万吨/年水泥粉磨(一期)工程,这一步总投资约5.4亿元。

    应该说:第三步既是艰难创业的一步,又是成果丰硕的一步。这一步使舜岳水泥公司在自主创新的发展中增强了活力,提升了层级,获得了优势。公司由一个长期亏损、困难重重、濒临倒闭的企业,一跃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皖西北区域经济发展中具备一定影响力的重点工业企业。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震憾人心的重大变化。具体来说:一是在体制上完成了企业改制,剥离了辅业,实现了企业性质由国有独资企业转变为国有相对控股的混合经济体企业,使经营更具活力;二是在产业上完成了技术、工艺的等级提高,淘汰落后技术,取而代之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先进生产力标志的新型干法生产技术;三是在规模上完成了沿淮地区行业龙头地位的确定,成为主导区域产品价格,具有市场导向作用的重点企业;四是在资本运作上实践了创新发展,以组建阜阳舜岳和余热发电两个子公司为标志,改变了公司的资本结构,构建具有现代企业特色的资本运营模式:首先,将职工股利增资扩股,为公司的后续发展增添了活力;其次,阜阳舜岳公司引进社会资本,实现了投资多元化,余热发电公司吸收职工持股,减少了企业投资并惠及广大职工等等;五是在管理方式上总结出来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坚持“三提”、“三精”、“微调”原则,即:提产、提质、提设备运转率和精心维护、精心巡检、精心操作,微量调整摸索确定最佳运行参数,保证系统低耗高效运行;六是在营销上提出了“固守淮南、争夺皖西、逐鹿北上、迂回南下”的战略思路;七是在安全、质量和环保管理上秉承“三个零容忍”,坚持安全、质量、环保出现事故从严从重惩处,并以公司一、二、三号文贯彻落实;八是在经营实力上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与10年前相比,公司生产总量提高了10倍,经营收入提高了14倍,职工年收入提高了10倍,年上缴各项税费达亿元。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市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都得到空前的提升。

    近年来,淮南舜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先后被安徽省命名为“节能领跑企业”、“节能先进单位”,获得国家工信部核准、颁发的“行业准入资格证”,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司“八公山”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非煤矿山被国家安监总局认定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等等。一连串省、市乃至国家级先进荣誉称号证明着公司强劲的发展态势,证明着企业正沿着“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扬帆前行!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