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福建水泥>背景资料
  • 暂无资料

7月份全省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企业效益持续提高

更新日期: 2007年08月24日 作者: 经济运行处 来源: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字体:

    7月份,我委认真贯彻上半年省委、省政府经济形势分析会议精神,按照“四谋发展”的要求组织实施好工业发展“八大战役”,强化运行调度和各项管理工作,工业增速有所加快,各行业全面增长,产销衔接继续改善,企业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继续提高,经贸运行呈现稳定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 

    1、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增速继续加快。7月份,全省工业(指规模以上,下同)实现工业增加值275.4亿元,增长21.3%,增速较5月、6月分别加快0.8个、0.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1012.3亿元,已连续2个月保持月产值千亿元以上,增长23.9%。1-7月,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816.8亿元,比增20.6%,增幅与上半年持平,较去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6714.98亿元,比增23.4%。与全国及周边省市相比,1-7月我省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居第14位,高于广东(18.3%)、浙江(17.5%)、上海(13%)、江苏(19.9%)。 

    2、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协调发展。7月份,三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8.1%,增速较上月加快了0.9个百分点;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增长17.3%,增速高于上月4.8个百分点。1-7月,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均超11%,其中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618.24亿元,增长29.5%,增幅居各种类型首位;三资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955.89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52.6%,增长17%,增幅高于上半年0.1个百分点。此外,国有、集体、股份合作、其它经济类型企业累计增加值分别为137.88亿元、30.91亿元、20.18亿元、53.7亿元,分别增长14.3%、23%、14%、11.8%,增势保持平稳。 

    3、工业行业继续全面增长,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1-7月,全省轻重工业累计增加值分别完成877.72亿元、939.1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48.3:51.7,分别增长20.1%、20.9%,其中重工业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全省37个工业大类行业累计增加值继续保持全面增长,实现两位数增长的行业有35个,其中交通运输设备(30.2%)、通用设备(33.4%)、专用设备(24.7%)、非金属矿(25.9%)、金属制品(26.9%)、纺织服装鞋帽(20.2%)、食品(24.8%)、皮革(26.2%)等19个行业累计增加值增速均在20%以上。全省三大主导产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55.44亿元,占全省的36.1%,增长19.5%,电子、机械、石化分别增长12.6%、25.7%和18.7%,其中电子工业在捷联、夏新等大企业回升拉动下当月增加值增长17.1%,高于上月3.7个百分点。1-7月,列入统计的306种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中有213种保持增长,持平的有5种,增长和持平的产品占71.2%,主要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如原煤增长16.7%、钢材增长24.5%、水泥增长36.7%、铝材32.1%、汽车23.5%、船舶68.9%、服装38.7%、人造板54.3%、化纤27.8%、软饮料30.6%、打印机33.9%、数码相机64.1%。 

    4、各设区市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山区市加快发展。1-7月,九个设区市累计增加值均实现15.6%以上较快增长,宁德、漳州、莆田、南平、三明、龙岩、泉州七市增速均超全省平均水平,分别增长39.5%、25.4%、23.1%、22.4%、21.8%、21.7%、21.2%,其中三明、南平、龙岩三个山区市增速分别高于上半年1.7个、0.8个、0.4个百分点;福州增长19%,较上半年略回落0.1个百分点;厦门增长15.6%,增速与上半年持平,但较一季度回升2个百分点。 

    5、工业出口有所回升,产销衔接继续改善。7月份,全省实现出口交货值285.17亿元,增长21.3%,增幅高于上月2个百分点;累计出口交货值1897.7亿,增长15.3%,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出口占同期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9.2%。从各市情况看,主要是福州、厦门两市1-7月工业出口分别较上月回升1.8个、1.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主要是电子出口交货值1-7月增长1.9%(上半年下降2.1%),纺织服装、电气机械、皮革、交通运输等主要行业出口分别增长34.7%、19%、18.7%、33.2%,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以来,围绕省政府《开拓市场战役实施方案》,我委进一步深化营销联盟工作,积极构建营销联盟组织链接、会展、宣传推介和应对贸易壁垒等四个平台建设,有效组织各行业协会、驻外地商会等,加强联系,扩大地产品在省内和国内外市场份额,工业品产销状况有所改善。1-7月,全省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6496.74亿元,增长25.1%,增幅高于同期产值增长1.7个百分点;7月份实现产销率97.99%,同比提高1.92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当月最高水平;累计实现产销率96.75%,高于去年同期0.44个百分点,也高于上半年0.17个百分点。 

    6、重点企业稳步增长,新增长点项目进展顺利。1-7月,省百家重点工业企业运行指数975.8(以2005年为1000);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01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0%,同比增长11%,现价产值保持增长的企业户数占71%,其中增速在20%以上的企业占37%,翔鹭石化、龙岩卷烟、东南汽车、厦门卷烟、厦工、吴航不锈钢、正新车轮、日立数字等大企业累计产值均在20亿元以上,增速均超20%。1-7月,全省613项工业新增长点项目累计新增产值511.3亿元,完成计划的92.2%,超序时进度33.9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40.2%,共拉动全省工业产值增长9.4个百分点。九个设区市完成进度均超69%,其中宁德、龙岩两市已完成全年计划,进度分别为140.4%、117%;福州、厦门、泉州、莆田进度均超90%,分别完成计划的95.5%、91.6%、91.9%、94.3%;南平、三明、漳州进度分别为77.2%、73.7%、69.8%。 

    7、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两金占用保持正常。1-7月,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9.01%,同比提高11.61个点,较一季度(158.39)、上半年(168.49)分别提高10.62个、0.52个点,创历史新高,其中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11.81%、120.17%、5.07%,同比分别提高0.47个、7.21个、0.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02381.02元/人,同比增加14747.16元/人;流动资产周转率2.49次,同比加快0.07次。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277亿元,增长24.67%,增幅高于去年同期4.2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298.5亿元,比增24.94%,增幅高于去年同期17.62个百分点,为2005年以来最高水平,全省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利润增速在20%以上(不含扭亏的石油加工业和减亏的燃气供应业),其中纺织服装鞋帽、交通运输设备、黑色金属、非金属矿、皮革毛皮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4.05%、52.9%、38.33%、64.47%、40.79%。6月末产成品、应收帐款两项资金合计1671.6亿元,增长17.6%,增幅低于同期销售收入7个百分点,占流动资产比重38.75%,比重低于去年同期0.6个百分点,两金占用保持正常水平。 

    8、用电负荷、电煤消耗创历史新高,油品供应趋紧,交通运输稳步增长。1-7月,全省累计发电583.74亿千瓦时,增长17.1%,其中:水电192.4亿千瓦时,下降15.57%,火电390.32亿千瓦时,增长44.68%;全省累计用电556.38亿千瓦时,增长17.3%,其中工业用电395.71亿千瓦时,增长17.1%,增幅高于上半年1.34个百分点,生产用电保持旺盛;到7月31日,全省最高用电负荷1631.28万千瓦(7月20日),较去年最高负荷高16.17%。1—7月份全省生产原煤1093.77万吨,增长12.9%;7月份全省电厂消耗电煤327万吨,比增68%,日均消耗电煤达10.54万吨,电煤月消耗量均创历史新高。7月份我省成品油需求增长较快,中石化柴油资源偏紧,下旬个别油库出现断油现象,1—7月两大集团配置我省成品油277.55万吨,下降3.6%;7月31日全省成品油库存13.67万吨,其中:汽油7.47万吨,可销售15.2天,柴油6.2万吨,可销售6.6天。运力保障较好,1-7月全省公路货物运输完成19231万吨,增长13.2%,增幅高于上半年0.8个百分点;水路6912万吨,增长16.9%;沿海港口吞吐量完成13390万吨,增长0.2%,增幅较上半年回升0.9个百分点;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82.73万标箱,增长19.4%,其中福州、厦门、泉州分别增长22.8%、17.8%、23.2%;铁路货物发送2013.4万吨,下降0.6%,降幅分别较1-5月、上半年减少2.6个、0.4个百分点;机场货物吞吐量和航空运输量分别完成14.87万吨、6.79万吨,分别增长4%和15.5%。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