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宏观
  • 暂无资料

央行巨量逆回购 950亿资金注入市场

更新日期: 2012年06月28日 作者: 朱凯 来源: 证券时报 【字体:
摘要: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95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这是央行时隔近两个月之后再度动用逆回购缓解资金紧张局面。业内普遍预计,经济增速放缓和未来外汇占款增长可能并不理想,下个月将迎来年内第三次下调存准的敏感时点。

    央行昨日950亿元巨量逆回购资金注入市场后,多数机构的跨月需求已得到满足,这反而使得隔夜头寸成为了银行交易员的“包袱”。

  到临近收市时,华北某城商行交易员仍在忙着寻找“债主”。她手头8亿元资金趴在账上,如果找不到下家,钱就成了“死钱”。她说,愿意在当天成交均价基础上,再减去50个基点,但结果还是应者寥寥。

  从昨日加权数据来看,7天和14天回购利率分别报于4.30%和4.76%,较前一日仍有小幅上涨。不过,隔夜利率却逆势走高19个基点至3.91%,与市场供求出现了矛盾。

  对此,光大银行分析人士指出,央行逆回购只是临时性措施,市场谨慎心态并未完全消除,总体资金价格没有大幅回落就是明证。

  实际上,今年以来,央行选择短期限正、逆回购等工具调节资金,已成为一种常规手段。昨日950亿元的14天操作利率4.2%,不仅低于当前加权平均利率4.76%的水平,也较今年1月17日那次同期限操作低了120多个基点。尽管如此,昨日有成交的共7个期限资金中,仅有3个月品种微跌了3个基点。

  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指出,央行逆回购放出来后,货币市场的价格涨势得到了一定抑制。她认为,此次操作主要是针对季末的资金需求高峰,但缺少更多的政策信号指引。

  经过简单推算,此次14天资金到期日,将是下个月的9号。届时,下月月初(5日)的例行准备金补缴已经结束,同时,6月份主要经济数据也即将公布。在市场普遍认为消费物价指数(CPI)将继续回落的预期之下,为何资金价格还迟迟不肯“低头”?

  东方证券固定收益部人士告诉记者,基本面因素不明朗,或许是市场的最终担忧所在。他说,这些因素中,新增外汇占款数据是最关键的。近期外围股市及大宗商品价格均出现了持续下跌,资金回流弥补缺口的需求也将因此抬头。“预计6月份外汇占款还会回落,央行或因此继续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他认为。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