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宏观
  • 暂无资料

中国人均GDP已达5432美元 近10年来年均增10.7%

更新日期: 2012年08月16日 来源: 京华时报 【字体:
摘要: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报告指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10.7%,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报告指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10.7%,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经济总量连跨台阶

  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题为《新世纪实现新跨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报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经济总量实现历史跨越。

  报告说,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10.7%的平均增速,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其中有6年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

  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7.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5倍。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人均GDP快速增加

  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均GDP也快速增加。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508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0.1%。按照平均汇率折算,我国人均GDP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

  内需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04.1%

  报告指出,十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2011年的104.1%;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2011年中部、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分别比2002年提高1.3、2.0个百分点。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