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宏观
  • 暂无资料

进口负增长折射内需乏力

更新日期: 2012年09月12日 来源: 人民网 【字体:
摘要:在我国石油、铁矿石、水泥、大豆、玉米等原材料、能源大宗商品海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进口竟然出现负增长,说明国内生产消费乏力,特别是工业企业出现了罕见不景气状态。

    进口负增长折射内需乏力

  在我国石油、铁矿石、水泥、大豆、玉米等原材料、能源大宗商品海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进口竟然出现负增长,说明国内生产消费乏力,特别是工业企业出现了罕见不景气状态。

  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292.9亿美元,同比微增0.2%;出口增幅从7月的1%略微扩大至2.7%;进口增幅则从7月的4.7%下滑至-2.6%,为七个月来首次负增长,如果扣除今年1月(春节因素),则为2009年10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据9月11日《经济参考报》)

  全年仅剩下4个月时间,完成全年进出口实现10%增长的目标变得日益艰难。8月份中国进出口同比微增0.2%,说明内外需持续低迷状况没有丝毫起色。世界经济整体仍在萧条边沿徘徊,欧债危机在持续发酵,金融危机阴影尚未完全消去,全球经济增速动力严重不足,全球特别是各大经济体消费仍然乏力。

  从出口上看,8月从7月的1%略微扩大至2.7%,仅仅增加1.7个百分点,并不能说明出口形势好转。出口这驾马车基本上停滞下来,对GDP的拉动一直处于负数状态。

  8月份进出口贸易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进口竟然出现了自2009年10月以来的34个月(扣除今年1月春节因素)的首次负增长。在我国石油、铁矿石、水泥、大豆、玉米等原材料、能源大宗商品海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进口竟然出现负增长,说明国内生产消费乏力,特别是工业企业出现了罕见不景气状态。

  一方面,生产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谨慎,对未来经济走势极度不乐观,因此,不愿大力投入生产,导致投资收缩,原材料、能源进口自然下降。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鉴于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对未来收入预期下降的忧虑,开始压缩消费开支,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储备安全保障。

  这可能出现一个恶性循环。生产者不愿意投入更大力度生产,消费者不愿意增加消费开支,而反过来又使得生产者生产更加谨慎,最终将经济推向萎靡状态。

  要改变这样的局面,除了稳定外贸的举措尽快出台外,要从源头着手,即:从拉动内需和提振消费入手来拉动整个经济复苏。近期,发改委接连审批了城轨等交通项目投资额度高达近万亿元,这对拉动国内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将会发挥作用。但最根本还要从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和启动消费入手。

  鉴于通胀出现抬头迹象,货币政策工具应该谨慎操作为上,而应该把拉动内需、启动消费的宏观政策手段放在财税政策上。无论是财政补贴促消费,还是减税降费刺激经济,依照我国目前的财力状况都能够承受得了。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