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宏观
  • 暂无资料

通胀见底回升 预计未来央行不会降准降息

更新日期: 2012年11月19日 来源: 网易财经 【字体:
摘要:从月环比数据看,重工业增加值提速的势头更为明显,暗示投资项目有望迎来增长。本轮减息周期已经结束,央行似乎认为利率水平已经达到适宜水平,鉴于宏观经济已经企稳并显示出逐步复苏的迹象,我们预期宏观政策将保持温和支持立场,在2012年余下时间里保持适度、有针对性的刺激措施。

    有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复苏的趋势已经确立,但通胀已经见底将逐渐回升。预计央行不会降准降息。

    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使市场更加明确宏观经济运行正在逐步复苏。CPI回落使得短期内通胀压力不再令人担忧。10月份发电量、重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及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增速均有所回升,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提升。房地产市场显示出改善迹象并有望在2013年上半年进一步恢复活力。我们预计宏观政策将对经济增长起到温和支撑作用,表现在今年余下时间内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足,且不会采取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

    通胀见底

    10月份CPI同比增幅降至1.7%(上月为1.9%)。我们估算的经季节调整年化月环比CPI增长2.1%,较上月的2.6%有所缓和,这表明当前通胀压力不大。 食品类通胀从上月的3.3%回落到2.7%(经季节调整月环比),主要原因是蔬菜价格持续回落,抵消了猪肉和大米价格的温和上涨。非食品类通胀保持在大约2%左右。同时,9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降幅自上月的3.6%回落到2.7%, 暗示上游通缩压力有所缓和。

    我们仍然认为通胀已经见底并将开始蓄势回升,但今年年内通胀仍会保持温和。预计从11月起,由于基数效应反转和食品价格回升,通胀将见底反转(参见经济快讯,2012年10月15日, ‘中国 – 通胀即将触底回升’),明年,随着猪肉价格持续回升以及水电费改革,将会推动CPI持续上行;预计到2013年下半年通胀问题将较为突出。

    经济动能正在复苏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自上月的9.2%加快到9.6%;官方月环比增速提高了0.8个百分点。这与发电量强劲反弹相一致,9月份发点量同比增幅仅为1.5%,10月份同比增速强劲反弹到6.4%。工业增加值增长恢复的主要推动力是重工业,10月份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上月的9.3%加快到9.7%,而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仅从9.0%略微加快到9.1%。从月环比数据看,重工业增加值提速的势头更为明显,暗示投资项目有望迎来增长。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7%,其中10月份增长 22.24%,为11个月以来最高。投资项目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钢材的产量同比增长从上月的4.9% 提高到11.7%,但水泥产量同比增长从上月的12%略微回落至11.5% 。从行业看,基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增长,10月份同比增长25%,制造业投资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同比增长20%。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35.2%(上月为31.2%),表明未来几个月将会有更多投资项目开工。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强劲增长。零售额同比实际增长从上月的13.2%加快到13.5%,长假消费和消费者收入稳固增长对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房地产市场处于恢复之中

    10月份住宅类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从上月的9.9%加快到13.2%,已售房屋面积同比增长从三季度平均8.7%强劲反弹至12.2%,释放出积极的市场信息。在建房屋面积降幅继续收窄。我们认为,在建房屋面积将会在2013年一季度转变为正增长, 对2013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发挥积极贡献。

    政策前景

    总的说来,10月宏观经济数据对市场情绪起到积极作用,并体现出中国经济继续 复苏。我们认为今年二季度开始放松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效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截至9月底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从一季度的7.6%降至 6.97%。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的贷款所占比例减少(9月份为64%,3月份为70%),总贷款中约有11%的贷款利率低于基准贷款利率,3月份这一比例仅为4.6%。票据贴现率从一季度平均8.4%回落到5.8% 。由于央行进行巨量逆回购操作,10月份同业拆借市场7天回购利率也保持在约3%左右。

    我们认为,本轮减息周期已经结束,央行似乎认为利率水平已经达到适宜水平, 并且,实际贷款利率也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30%。鉴于宏观经济已经企稳并显示出逐步复苏的迹象,我们预期宏观政策将保持温和支持立场,在2012年余下时间里保持适度、有针对性的刺激措施。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