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葛洲坝 资质铺路 提升独立闯市场能力

更新日期: 2014年12月04日 来源: 葛洲坝 【字体:

    随着葛洲坝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由过去主要靠以集团为主组织人员、资质中标的市场开发策略已很难适应发展现状。为此,集团股份公司提出,要大力加强子分公司资质建设,提升其独立闯市场的能力。           

  其实,从去年集团股份公司市场开发部职能转变就传递出集团将重点加强子分公司资质能力建设的信号。

    以水电特级资质为龙头 推动全面升级

  市场开发部工作人员袁金介绍说:“集团股份公司遵循的市场开发协调原则是:在同一区域市场,子分公司一类主营业务优先、使用自有资质优先。”这意味着集团将一改过去统筹协调的原则,逐步向鼓励子公司以自有资质中标的方向转变。子公司加强资质能力建设,是今后获取项目的主要方向。

  今年4月10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了五公司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水利行业设计甲级资质。五公司成为集团第一家拥有水电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

   “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申报成功,意味着五公司具备了在房屋建筑、公路、铁路、市政、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各领域承揽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和设计施工的资格,公司的品牌形象得到大幅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和市场开发层次也达到一个更高水平,为跨行业承接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持。”五公司技术部总工程师吕芝林在谈到特级资质给公司带来的便利时如此说。

  五公司水电特级资质的成功破冰,助推了兄弟单位申报特级资质的进程,并因此带动市政、桥梁、隧道等其他建筑资质的申报工作。

  目前,一公司、三峡建设公司等传统水电施工企业正积极按照集团统一部署,快马加鞭组织人员开展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申报工作,两家单位已通过中国能建审核,具备了向国家住建部申报的条件。

  一公司一位市场开发部工作人员表示,在取得水利水电特级资质后,一公司将继续开展市政公用工程特级资质申报工作,实现企业资质“双特级”。同时加强机场场道、隧道、桥梁等专业资质和试验检测资质升级等申报工作,奠定Ⅱ类业务市场开发基础。将利用自有资质拓展高端业务和新兴业务,提升资质业绩,加大自有资质投标比重,逐步摆脱对集团股份公司资质的依赖。

  三峡建设公司目前将申报特级资质作为2014-2016年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以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的资质升级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此项工作的统筹协调。

  除此之外,二公司、六公司都在积极弥补资质结构的短板,尽快升级公路工程总承包和房建总承包的更高等级资质。多数单位的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一级已通过国家住建部公示,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一级已正式向住建部递交申请。易普力公司为确保公司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申办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资质申办工作小组,并制定了2014-2016年企业资质申办工作计划。

  随着集团不断转型升级,积极进军环保业务、制造业是大势所趋,努力提升环保、制造企业资质是集团发展内在要求。

  发展油气服务等新兴产业,是机电公司调整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为解决进入新兴产业所需的资质条件,机电公司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取得对相关专业化公司的控股权,凭借其压力管道设计、施工资质,快速突破资质瓶颈,切入油气服务行业。

    作为集团进军环保产业的主要力量,水泥公司加强了环保资质的建设,加快争取获得环保三级资质,大力筹划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的项目,进一步推进水泥公司在水泥行业中环保领域的发展,积极开展水泥脱销项目,各分子公司全部安装脱销装置并严格执行脱销政策。

  2014年铁路总投资8000亿元,地铁总投资约4000亿元,但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资质等级不足,成了集团近年进军轨道交通市场的掣肘。通过穿黄工程、N-J水电站盾构技术的积淀,尽快获取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资质,成了基础公司、五公司当务之急。目前,两家单位均成立了轨道交通研究所,大力开展相关领域市场开发,积极承接水利盾构隧洞,获取地铁盾构区间工程,选派优秀人才进行实施,积累城市轨道交通资质的必要业绩,并计划在资质结构相对完善后,大力加以利用,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如地铁、道路等,以及新型城镇化领域的市场开拓中,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从国际工程建设领域承包市场的发展来看,EPC是重要发展方向。随着集团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增强子分公司的设计能力是承接总承包模式的不二选择,集团计划利用几年时间使设计研究院在硬件和软件各方面达到甲级设计院要求,并为子公司主业领域EPC项目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和在建工程项目的设计优化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

    做实技术中心  为资质获取提供技术支撑

  如果说资质是大坝,那么技术无疑是支撑大坝的砂石和钢筋。技术的积累和总结不但有利于自身品牌形象的建设,也是获取资质便捷通道。

  集团股份公司科技信息部负责人指出,为对获取资质提供技术支撑,各单位相继成立了水电坝工、市政、水务环保、轨道交通等研究所,调整、引进了一批技术骨干。该负责人介绍,在技术建设上,最核心的还是做实技术中心,形成总部统一协调、各子分公司按专业分工,既能集中研究,又能跨公司跨项目进行技术服务的机制。

  在技术积累和创新上,成功获取特级资质的五公司无疑给各企业提供了一条可以遵循的模式。近年来,五公司建立以技术中心为平台、以技术研究所为主导,专业性分公司和在建项目部为依托的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推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实质性的战略合作,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开拓高端业务和新兴业务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由于各单位的主营业务不尽相同,加上区域市场的实际状况各异,目前,一公司、二公司、机电公司、水泥公司等单位除按照集团要求做实技术中心、引进专家团队外,也在逐步摸索一条适合自身的技术创新道路,以便满足多种资质获取的需要。

  一公司立足于工程项目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提出公司技术发展的前瞻性课题,充分利用专家资源为在建工程做好技术服务,解决工程施工的技术难题。做实技术中心下属的轨道交通研究所、路桥研究所、砂石拌和研究所,使之成为集设计、科技研发、试验检测、在建工程技术管理多功能的科技创新体系。二公司逐步组建建筑工程、轨道交通、试验检测等技术研究所,并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加强在建工程技术管控,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应用,造就一批“四新”应用示范工程,打造技术品牌。三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科技管理、技术服务、科技研发和新技术应用一体化,加强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力度和商业化运用,形成科研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机电公司目前正依托在建大型项目,开展前瞻性研究,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等方式使公司整体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一类业务核心技术保持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在传统业务上重点突破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调试技术、在新兴业务上突破页岩气长输管道安装技术等核心技术。

    “加强科技成果总结,发挥技术引领作用是各子企业今后在资质报中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建立专门团队,总结提炼技术成果,建立技术知识库,保持传统建筑技术行业领先,轨道交通、垃圾处理与水务工程施工等新兴业务技术尽快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技信息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武汉大学、三峡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支撑。

    加强专家团队建设 为资质获取提供智力支撑

  在提升技术实力获取资质的同时,各子公司近年来也不遗余力地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以便为获取更高资质、巩固既有资质提供智力支撑。

  “在人才工作上,重要一点是引进成熟性人才,通过学科带头人建立专家团队,逐步充实技术专家资源库。在此基础上抓好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建设,并以此为平台优化配置企业现有技术力量,通过引导专家参加内外部技术交流、技术咨询等活动,提高专家知名度,扩大影响力。”集团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处李飞说,成立不同类别的专家组,有助于为资质申报提供支撑。

  据五公司人力资源部魏海周介绍,五公司十分注重吸纳与高端市场接轨的各类复合型人才,改善和调整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素质结构, 建立具有知名专家至少3人的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确保科技研发人才队伍、外聘专家、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达到要求,同时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实现企业和人才的共同发展。

  多年来,各子企业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制订人才发展规划和实施激励措施,聘请专业培训机构组织了“一级建造师”、“国际工程管理知识”、“工程预算及成本过程控制”等一系列专项培训,提高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资质升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集团在环保、高端业务等资质获取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强这些方面的人才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增加环保业务、国际业务、高端新兴业务人才比重,增加执业资格持证人员比例,提高管理技术和技能人才比重是为新兴业务获取资质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环节。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分类别、分层次、分岗位、分年度制订培训计划,超前集中培训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和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大力开展水利、水务环保、国际业务的项目团队培训。

    为了把环保工作做专,提升业绩、获取更高一级的资质,水泥公司、绿源科技公司等环保主业单位加大了招聘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等大批专业对口人才,并把引进更高水平的环保人才列入了招聘计划。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