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灰色地带潜藏国资流失毒瘤 将划监管红线
两会期间,多位委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资流失已成隐藏在国企改革中的一个毒瘤,应为“灰色地带”划定监管红线。
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从以前的审计情况来看,不少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内部管理等方面并不完善,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而国资流失的高发期,恰恰是国有资产重组、上市等期间,特别是在企业进行并购、采购等重大项目和决策时,其背后往往和腐败有关。
在董大胜看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必然会大量涉及国有资产重组、退出和调整等,而产权流动机制不健全、不透明和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让正在推进的国企改革出现越来越多的“灰色地带”。
“只有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个后门管理好,国有企业改革才能迸发出真正的活力。”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原副主任黄淑和在两会期间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而言,国资流失成为隐藏其中的一个毒瘤,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完全可能会造成本轮改革的倒退。
实际上,中央已经释放出监管加码的信号。中央决定今年完成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金融企业巡视全覆盖,2015年第一轮巡视春节后开始。其中,将对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等26家央企展开专项巡视。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政府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方方表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需全社会和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其中,董事会、中介机构、投资者、新闻媒体尤为重要。利益相关方的专业素养、职业操守共同构成了防止国资流失的壁垒。
全国政协委员、中通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公勤表示,在推进国资改革的进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不可小觑。完善国有资产交易定价机制,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第一关,应该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在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应促进评估立法工作,突破不同部门的利益壁垒,从根本上解决多头管理、市场分割的行业现状,保证资产评估质量,维护国有资产安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应修订完善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业采购政策,建立良性竞争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众环海华会计师事务所总裁石文先认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防止和杜绝国有企业负责人与个别的中介机构进行串通,购买审计和评估的结果。一定要把信用不好、受过监管部门处罚的中介机构踢出来,不让其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要防止国有股权在出售过程中被不合理地分拆出售,或者无合理的补偿设置。要坚持公平效率的原则,明确监管责任,同时,要提高监管队伍的素质,建议持续引进专业管理人才,优化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水平。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作为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部分,针对目前正在进行的国企改革,国家层面正在酝酿相关政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据预计,防止国有资产政策文件将先于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并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灰色地带”加强监管,保证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对于国资流失情况的担忧,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认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交易性流失,就是在交易过程中不评估、低评估,隐蔽资产,这是一种不公开、不透明的流失;一种是体制性流失,与交易过程中的流失相比,体制性流失更需要给予关注。因为一个国企高管腐败背后存在的安全、环保、质量问题,将给社会、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周放生告诉记者,无论是交易性流失还是体制性流失,都要通过改革才能解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产评估很重要,尤其对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包括增资扩股等方面,这是一个法律规定必然的环节。而让国企员工成为真正的主人,通过增量分红,员工持股将员工利益和企业捆在一起,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谢亚轩:外资怎么理解“扩大内需”?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去年业绩靓丽 降…
- 一周年之际雄安新区概念重燃 最新…
- 雄安一岁了!新区规划呼之欲出 打…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
- 2018年国企混改从“怎么混”到“怎…
- 重锤落地 “2+26”城市3月1日起执…
- 雄安概念股再次雄起每次都有“会议…
- 任泽平: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全…
- IRM高峰论坛专题】王珠林:新时代…
-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21% …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强化能源管理 降…
- 受益供给侧改革 传统产业喜迎业绩…
- 国金策略:春季行情延续 聚焦“施…
- 这四大行业要特别关注!既是去产能…
- 行政去产能或将弱化 水泥产能缩减…
- 低估值周期白马重现布局价值 有望…
- 央媒:谨防新经济“虚火”引燃新产…
- 水泥等行业去产能要理顺政府与市场…
- 供给侧改革效应显现 1-9月份水泥等…
- 国君策略:拥抱周期消费第五波 战…
- 十九大中蕴含港股投资机会
- 雄安新区建设原则决定选股方向
- 任泽平:货币的贬值是惊人的 现金…
- 海通证券姜超:环保政策密集出台 …
- 任泽平:新周期必将经历看不起看不…
- 华泰策略:关注雄安特色小镇建设概…
- 博弈“新周期”:产品涨价主导传统…
- 三季报业绩分化 周期股王者难归?
- 沪指宽幅震荡 水泥行业迎双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