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央企重组是长期目标 莫抱有过早过高期望
央企并购重组已成为当前市场最热的话题,随着各种传闻持续发酵,市场甚至出现传闻—澄清—股价上涨的态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28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重组是一个长期目标,是在分类改革及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的。他认为,尽管在五至七年内央企不排除有改组为三五十个企业集团的可能性,但目前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尚未出台,成规模的“央企合并潮”在近期不可能出现,因此不能对央企重组抱有过早、过高的期望。
市场憧憬央企整合
截至28日收盘,四大航运央企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远洋、中海集运、中海发展、招商轮齐涨停,中国联通、中国中铁上涨超5%。4月以来,不少央企重组概念股已实现翻番。
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合并的示范效应点燃资本市场对央企整合的预期。目前市场传闻乱飞。
李锦认为,央企重组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工程,是需要五至十年的时间来实现的。像中石油与中石化、国家电网[微博]与南方电网这样的央企,目前市场主要在国内,若合并容易造成垄断从而推高价格,因此,合并重组几率非常小。中铁与中铁建由于竞争相当厉害,合在一起就能减少很多资源浪费。在转型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在未来几年时间将出现比较集中的企业重组。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能到国际上去打拼的产业如交通运输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能源建设相关产业、商贸与文化旅游产业、信息产业都可能成为重组热点。反之,暂时不会排到日程上去。
重组是一个长期目标
“央企重组背景是真的、动因是真的,只是信息常常是不准确的。现在推动重组的舆论一潮比一潮高,应该理性分析。”李锦表示,央企重组是一个长期目标,是在分类改革及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的。目前,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尚未出台,大规模重组可能不会马上出现。未来在三五年内,央企有可能围绕核心竞争力改组为六七十个大的企业集团。在五至七年内,央企有可能改组为三五十个企业集团。还有一些未列入国资委[微博]监管的国有控股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企业及铁路、文化、农业企业等,这样估算广义央企总计在百家左右。
李锦说,大企业宜合宜分,都与全球经济形势、产业演进阶段、国家政经战略、企业竞争对手变化、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央企合并要考虑六个因素,即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国际安全、国家活力、国家稳定和国资增值。央企将在未来一段时期,由内而外地革新,实现做大做强做优,与全球企业接轨,兼并、分立、剥离等各类重组动作的频率都会升高,因此央企重组潮是可期的,但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
深圳市达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刘翔表示,央企重组是大战略,一些央企重组传闻的背后可能有真实的逻辑。首先,南北车合并开创市场对央企整合的预期。其次,证监会日前修改重组条件,条文是有利于央企整合的。此外,从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看,包括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经济新常态下政策调整,后续会有很多实质性动作出来。因此,以上市公司为平台的央企合并,后续会接连出现。
周期性重资产行业成看点
海通证券分析师认为,石油石化、建筑、电力及公用事业等周期性重资产行业中的多数行业已从增量发展进入存量博弈阶段,面临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窘境,通过重组整合有利于优化资源、改善竞争格局,从而起到改善央企经营状况的作用。
在钢铁行业中,与钢铁(冶金)相关的央企有9家。其中,生产配套服务的有5家,分别是五矿集团、中钢集团、冶金科工集团、钢研科技集团、冶金地质总局。钢铁生产单位有4家,分别为宝钢集团、鞍钢集团[微博]、武钢集团、新兴际华集团。假设生产性钢铁央企整合成两家,北方南方将各保留一家,北方可能以鞍钢集团为主体,可能会推进早已挂牌的鞍本集团整合,加上潜在的,产量估计可达5000-6000万吨。南方假如宝钢、武钢整合,产量将达8000万吨。整合以后将直追安米级别,统一购销,减少区域竞争,将会产生一定效益。
对航运业,航运央企重组传闻其实在2010年后就一直在坊间流传,大多关于“中远”和“中海”系上市公司,对本轮重组预期,无论从国家战略、央企改革、行业现况及高层执行力等层面分析,央企航运公司的重组会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实施时间点很可能并不遥远。
在建筑行业中,中铁与中铁建从国内业务来说,两者合计占铁路建设市场的份额超过80%,基本上势均力敌,不是南北分治而是“犬牙交错”。中铁建的地上业务占比略高,中铁的地铁隧道市场份额更高,占一半左右。如果合并,有利于工程盈利能力提升,更有利于国际市场开拓。
分析人士认为,央企整合重组是一个长期过程,股票市场对此的爆炒存在一定投资风险,可能透支重组利好而不利于慢牛行情培育。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谢亚轩:外资怎么理解“扩大内需”?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去年业绩靓丽 降…
- 一周年之际雄安新区概念重燃 最新…
- 雄安一岁了!新区规划呼之欲出 打…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
- 2018年国企混改从“怎么混”到“怎…
- 重锤落地 “2+26”城市3月1日起执…
- 雄安概念股再次雄起每次都有“会议…
- 任泽平: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全…
- IRM高峰论坛专题】王珠林:新时代…
-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21% …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强化能源管理 降…
- 受益供给侧改革 传统产业喜迎业绩…
- 国金策略:春季行情延续 聚焦“施…
- 这四大行业要特别关注!既是去产能…
- 行政去产能或将弱化 水泥产能缩减…
- 低估值周期白马重现布局价值 有望…
- 央媒:谨防新经济“虚火”引燃新产…
- 水泥等行业去产能要理顺政府与市场…
- 供给侧改革效应显现 1-9月份水泥等…
- 国君策略:拥抱周期消费第五波 战…
- 十九大中蕴含港股投资机会
- 雄安新区建设原则决定选股方向
- 任泽平:货币的贬值是惊人的 现金…
- 海通证券姜超:环保政策密集出台 …
- 任泽平:新周期必将经历看不起看不…
- 华泰策略:关注雄安特色小镇建设概…
- 博弈“新周期”:产品涨价主导传统…
- 三季报业绩分化 周期股王者难归?
- 沪指宽幅震荡 水泥行业迎双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