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习近平访中东 布局“一带一路”能源基建成重头戏

更新日期: 2016年01月19日 来源: 北京商网 【字体:

  被视为外交尚存“空白”的中东成为了国家高层领导人开年首访目的地。今日起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进行国事访问。能源问题毫无疑问将成为习近平此访的重中之重,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外延,中方也确实需要加紧与中东地区的联系。在业内看来,习近平此访虽然正赶上中东风云突变之时,但用意全都落在了“实干”二字上。
  填补外交“空白”
  有分析认为,习近平此访是进一步完善和夯实外交布局的关键一环。细数习近平近三年的外交活动,总共19次出访,足迹遍布五大洲。但从重要的区域板块构成来看,西亚北非地区迄今仍然是习近平外交行程的一处空白。
  但如今的中东地区却正在经历一场纷繁复杂的风波。极端组织恐怖袭击不断,叙利亚国内冲突依旧,新年伊始,沙特和伊朗两国外交关系又急转直下,随着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巴林、苏丹等国家也先后宣布与伊断交,中东局势愈发紧张。
  在业内看来,乱象丛生的中东地区国家虽然并非是中国地理上的近邻,但该地区依然属于中国的“大周边”,对于中国整体外交布局有着重要意义。另外,还有分析认为,随着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收缩以及坠机事件给俄埃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今中东的确也需要中方发声。正如习近平所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姜英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中东地区是我国外交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事实上,习近平的中东之行早在去年就已经在酝酿之中。另外,沙特、埃及和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主要强国,此访之后,中国在中东的新角色或也将初见雏形。
  保障能源供应谈及中东,能源问题自然是重中之重。作为世界石油资源的集散地,中东地区的能源局势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原油供应过剩已经影响了国际油价一年之多,就在上周,美国原油期货跌破了30美元/桶的心理价位。事实上,有测算表明,在过去18个月中,供应过剩是拖累油价大跌2/3的主要因素,而沙特正是拒绝石油减产的主要国家之一。
  但随着伊核问题达成协议,西方对伊的经济制裁即将解除,伊朗即将重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伊朗高层已明确表示,伊朗的油气行业将率先“试水”,重返国际石油市场,这对于本就供应过剩的原油市场来说又将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而目前,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石油行情601857,买入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60%,虽然目前俄罗斯已经取代沙特成为中国进口原油的第一大国,但中国近半数的原油进口依然来自沙特和伊朗等中东国家。新华社1月16日播发的《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也明确表示,能源合作将是双方展开合作的主轴。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看来,无论原油市场产生怎样的波动,保障国内原油供应都是必要的前提,习近平此访,稳定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源至关重要。姜英梅也表示,中东地区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保障有着非凡的意义,特别是在国际油价暴跌的背景下,此访更具现实意义。
  基建、高铁“走出去”
  能源固然是中国与中东地区间的重要纽带,但随着中国与中东国家贸易往来的深入,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也正趋向多元化。目前,在中东地区开展承包工程和投资合作的中国企业日益增多,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和技术流向中东。
  有数据显示,过往十年,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累计投资了300亿美元的项目,涉及电子通信、零售、基建、核电、高铁等众多领域。十年来,中国和中东地区的贸易额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300亿美元,预计2020年双方贸易额将突破5000亿美元。
  另外,中东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连接点,双方在能源、基建等领域早已展开了多项合作。去年起,就有消息称,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有意与中石油扩大合作,而沙特也是较早引入中国轻轨技术的中东国家之一。
  中国和伊朗之间的合作则更加广泛。对此习近平此访可能促成多个项目,伊朗官员表示,中伊两国正在准备一个从德黑兰到库姆的高铁项目,此外,由于伊核问题而搁置了四年之久的德黑兰至伊斯法罕高铁也有望重启。而就在去年伊核问题达成协议的次日,伊朗官方就宣布,中国将协助伊朗进行3座核电站的建设。
  另外,还有分析认为,随着埃及国内局势的稳定,当下的埃及正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待着中方的投资和建设。而在王军看来,中国与中东地区还可以在更多的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近年来,中东及北非地区掀起了一股太阳能热,光伏技术很可能成为双方下一步合作的要点。此外,航天技术等领域或也将成为双方合作的新热土。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