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并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水泥并购>并购历程
  • 暂无资料

祁连山联姻大通河

更新日期: 2006年04月25日 作者: 邱永强 陈华 来源: 甘肃日报 【字体:

    2006年4月25日, “祁连山”与“大通河”强强联合、战略重组签字仪式在兰州饭店举行。市长助理、市国资委主任牛向东和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董事长杨皓,分别代表兰州市国资委和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字。“祁连山”、“大通河”的强强联合、战略重组,标志着兰州市百户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有了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祁连山”与“大通河”资产重组的受让方式为:“祁连山”拟通过协议方式,受让兰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有“大通河”的 6193万股,占“大通河”股份总数的 28.71%。兰州市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的股权托管及转让合同“祁连山”将继续履行,并通过定向增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支付全部股权转让款。

    祁连山集团是我省最大的水泥企业,曾创造了连续40多年无亏损的骄人业绩。近年来“祁连山”东扩西进,在全省各地布点建线,产能规模由过去的100万吨,迅速提高到500万吨,并且拥有22种国家免检产品。然而,由于全省百余家水泥企业相互恶意竞争,竞相压价,加上原材料上涨等因素,祁连山的规模和质量优势被混乱的市场所抵消。去年,公司利润仅1500万元,跌至历史最低点,今年第一季度甚至发生亏损。

    大通河公司有着70多年的历史。这几年以超常的速度发展,成为全省第二大水泥企业,产能达到180万吨。由于“祁连山”和“大通河”在甘、青、藏区域目标市场一致,在相同的市场上各自为政,相互拼杀,结果两败俱伤。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两个竞争对手终于醒悟,通过协商,“祁连山”收购“大通河”部分股权,成为大通河公司的相对控股者。

    “山河”联姻牢固确立了“祁连山”在甘、青、藏3省区水泥市场上的主导地位,经营战略统一协调,区域竞争优势立即凸现出来。今年5月,是“祁连山”控股“大通河”后的第一个月,当月公司利润即达到700多万元。一个月的效益,相当于去年全年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

    两强重组后带来的显著效益,使全省水泥企业受到启发,寿鹿山等多家企业纷纷开始与“祁连山”接洽战略重组或企业并购事宜。其中,与寿鹿山的重组已进入实质阶段。重组后,“祁连山”的总体产能规模将达到760多万吨,占全省123家水泥企业总产能规模的48%。

    目前,“祁连山”正在进一步加紧实施存量整合、择地建线的经营战略,朝着产能在2008年底达到1000万吨、“十一五”末达到1200万吨的目标迈进。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