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降温 出口助推中国1季经济
由于所存在的风险的状况,采取谨慎的经济政策是合适的。从国内来看,存在过热的风险,特别是在投资方面。从国外来看,总的来看似乎是滑坡的风险,主要在于全球经济增长率比预期的低,以及大额贸易盈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内需降温过热“无忧”世行指出,尽管年初的投资反弹引起一些分析人士的担心,但其发展趋势还是一个减缓的趋势。需求结构的变化应该会让政策制定者感到一些欣慰:2004年采取的政策正在起作用。以实际价值计算,2005年第1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2%;尽管高于去年第4季度15.5%的增速,但这相比2004年全年24.9%的增速而言有所下降。此外,1~2月份新项目数量有所下降,新的投资额下降了6.6%。各个行业发展速度的不同体现出去年行政性紧缩政策的影响:被认为是瓶颈的行业(如采矿、炼油和公用事业)增长很快,而在金属和非金属采矿行业(这是被认为在2003年和2004年出现过热的行业),与去年同期相比,2005年头几个月的投资实际上有所下降。出口迅增 进口放缓
一季度出口继续高速增长,而进口却显著放缓。这推动了工业产出的增长,但所导致的国际收支盈余增加货币供给管理的难度。2005年1~3月份商品出口同比增长了34.9%,而进口增长减缓至12.2%,这是因为国内需求增长减弱以及2004年年初进口的基数特别大。因此,第1季度贸易盈余达到了16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逆差84亿美元。如果目前这种趋势持续下去的话,2005年全年的贸易盈余可能大大超过1000亿美元。但是,进一步分析贸易收支盈余大幅增长的原因,可以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周期性的,其影响今后应该会下降。
受强劲的外部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推动(相比前者而言,后者的作用相对较小),1~3月份工业产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5.1%,高于去年12月份14.4%的增长速度。冶金和电子行业增长尤为迅速,1~2月份分别增长了26.8%和19.1%,紧随其后的是化工、电力生产、通讯设备和纺织品行业,而汽车产量增长缓慢。
出口和工业产出的强劲表现使得2005年第1季度的GDP增长率达到9.5%,与2004年第4季度相同。但是,由于导致贸易盈余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周期性的,因而就整个2005年而言,它对GDP的影响将会下降。
通货膨胀有所下降。总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的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从2004年10月份的8.4%和14.2%的峰值,下降为今年1~3月份的5.6%和10.1%。关税下调、生产率提高以及激烈的竞争继续抑制很多消费品价格的上涨,而食品和住房的价格同比上升了6.1%和5.6%。受春节假期的影响,消费者价格的通货膨胀率在2月份达到3.9%,但到3月份又回落至2.7%。展望前景风险犹存
世行对中国今年的宏观经济前景仍然看好,但认为国内和国际方面都仍然存在风险。从国内来看,风险还是在经济过热方面:只要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激励机制还没有改变,实际利率水平继续保持低水平,那么投资还是可能出现反弹。从国际方面来看,尽管中国稳固的对外经济状况(包括外债规模不大)能够起缓冲作用,但最大的风险是主要市场的经济增长放慢。此外,迅速增长的贸易盈余今后可能会加大货币政策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可能导致贸易争端的增多,特别是在诸如纺织品这样的行业(在纺织品行业,中国的出口已开始转向以前受到多种纺织品协定保护的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宣布采取谨慎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合理的(如果这意味着存在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政策姿态的灵活性)。从长期来看,将政府所确定的加大汇率制度弹性的目标付诸实施,将有助于货币政策能够更加专注于国内政策目标。
世界银行在同日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中指出,东亚新兴经济体预计今年将增长6%,政策制定者将面临微妙挑战:需要对全球贸易增速放慢,尤其是电子产品贸易额减少、中国增长放缓、油价上涨、大量美元流入该地区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回应。报告指出,推动该地区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全球和区域需求增长旺盛,并有较低的实际利率支撑。然而,各国之间的增长不平衡也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些较大的失衡现象相关联,包括油价高涨,国际收支状况呈现扭曲。世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霍米.卡拉思说:“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情形:东亚经济体拥有巨大的经常项目顺差,同时有大量的私人资本流入,因此美元正在以比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更快的速度积累。政策制定者们将需要做出一些明智的选择来管理好资本流动。在中国,政府将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提高外国投资者购买国内资产的成本。在其他国家还有空间来扩大投资和消费,以对付逐渐放缓的世界需求。”
来源:东方早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暂无资料
热门排行
- 谢亚轩:外资怎么理解“扩大内需”?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去年业绩靓丽 降…
- 一周年之际雄安新区概念重燃 最新…
- 雄安一岁了!新区规划呼之欲出 打…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
- 2018年国企混改从“怎么混”到“怎…
- 重锤落地 “2+26”城市3月1日起执…
- 雄安概念股再次雄起每次都有“会议…
- 任泽平: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全…
- IRM高峰论坛专题】王珠林:新时代…
-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21% …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强化能源管理 降…
- 受益供给侧改革 传统产业喜迎业绩…
- 国金策略:春季行情延续 聚焦“施…
- 这四大行业要特别关注!既是去产能…
- 行政去产能或将弱化 水泥产能缩减…
- 低估值周期白马重现布局价值 有望…
- 央媒:谨防新经济“虚火”引燃新产…
- 水泥等行业去产能要理顺政府与市场…
- 供给侧改革效应显现 1-9月份水泥等…
- 国君策略:拥抱周期消费第五波 战…
- 十九大中蕴含港股投资机会
- 雄安新区建设原则决定选股方向
- 任泽平:货币的贬值是惊人的 现金…
- 海通证券姜超:环保政策密集出台 …
- 任泽平:新周期必将经历看不起看不…
- 华泰策略:关注雄安特色小镇建设概…
- 博弈“新周期”:产品涨价主导传统…
- 三季报业绩分化 周期股王者难归?
- 沪指宽幅震荡 水泥行业迎双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