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当前我国投资形势与调控
上半年我国投资增长的基本状况
今年1月至5月,在国家不断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我国投资总量正在步入合理的增长区间,投资结构的调整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存在片面追求短期利益的驱动,使得稳定总量与调整结构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今后应当继续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针,解决比较突出的新矛盾与新问题。1—5月以来,投资增长总的来说是向着协调稳定的方向发展。但也应当看到,投资增长过快、新开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融资结构不合理、某些行业与地区盲目投资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有重新抬头的迹象,由此带来的瓶颈部门的紧张状况仍未根本缓解,宏观调控形势依然严峻。
具体表现在:投资总量年度同比增幅下降,但月度增幅攀升。今年1—5月,我国城镇投资共完成197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4%。与前两年同期相比,投资增长幅度已经明显降低,似乎投资增长已经逐步进入一个平稳、合理的运行通道。但是,如果从月度增长来看,1—3月投资同比增长25.3%,1—4月同比增长25.7%,1—5月同比增长26.4%,城镇投资增长实际上呈现不断回升的态势。从月度变化来看,新建项目投资增速实际是不断提高的。说明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下,以铺新摊子为特征的新建项目投资增速已经大为递减,但是,新建项目投资反弹的苗头已经出现。
从投资来源结构变化看,有喜有忧。为了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国家从资金来源上加强了调控,使投资资金过快供给的势头得到了遏制,资金来源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是从总体来看,资金结构失调的深层矛盾反而有所加剧。一是投资来源的总量增幅明显下降。今年1—5月投资来源总规模达25082.45亿元,同比增长25.4%,增幅同比下降了15.8个百分点,是2003年同期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时期。二是间接融资的增幅明显下降,但比重仍然较高。1—5月银行贷款同比增长13.7%,比上年同比下降21.9个百分点,为2003年以来增幅的最低点,但银行贷款占投资来源的比重仍高达21.7%,仅比上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三是直接融资增长呈现下滑状态。1—5月债券融资16.25亿元,企事业单位发行股票融资11.36亿元,同比增长为—67.7%与—63%。四是自筹资金增幅上升。今年1—5月,自筹资金无论从增长速度还是所占份额都有了较快的提高,自筹资金所占比重达到了51.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3个百分点,其中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达到了34.6%,比上年同期所占比重提高了2.5个百分点,说明负债过高,资本金不足的融资状况,得到了比较明显的调整。总之,从目前的融资结构来看,结构失调的矛盾依然存在,进一步优化调整的空间依然较大。
另外,非公有制投资主体的作用更为显著。2005年以来,随着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投资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提高,呈现出公有制经济投资持续下降,外商投资相对稳定,非公有制投资不断增长的新格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与稳定性有所增强。经过适时而有效的宏观调控,三大地区投资均衡增长的程度有所增强,呈现出中部地区投资增长快于西部,西部又快于东部的地区新格局。失衡的投资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以来,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薄弱部门的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均衡程度有明显的提高。农业、煤炭、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同比明显增长,房地产业、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投资增长年度增幅均有明显的下滑等等。
当前投资领域宏观调控的关键在于“抑短扬长”
从全局来看,当前投资与整个经济增长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集中表现为,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大量“热钱”快进快出,影响金融、产业与消费的长期稳定。
(一)公共投资建设中存在短期化倾向。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财政收入普遍有了较快的提高,有些地方在公共投资安排上急功近利,往往不惜大肆举债,甚至挤占挪用城市日常运营费用,过于超前、豪华、大规模的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老城区的电网系统、供排水系统等公用设施的维修与保养等方面的经费严重不足。在社会事业投资方面,一些地方在集中财力物力打造所谓优质示范校、示范医院的同时,对义务教育、农村医疗等方面的严重“欠账”有所忽视,从而形成了“锦上添花”投资过度,“雪中送炭”开支不足的失衡公共投资结构,因此,当前要着重调整一些地方错误的发展思路与不合理的投资结构,尤其要纠正严重忽视老城区改造、片面追求新区建设的倾向。
(二)产业领域也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在投资高速增长中,一些热门部门产能扩张的压力很大,出现了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的倾向。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影响就是平均利润率的规律与投资回报的周期被打乱了,按照正常的投资回报周期,许多行业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回本赚钱,但是在追求短期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严重忽视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对技术改造的投资、安全设备的投资、环保方面的投资,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开支能减就减,能省就省,使得项目投资在一年甚至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回本赚钱,从而刺激了各个产业领域忽视长远投资,偏爱短线投资的倾向。
(三)国内外民间资金的短期化倾向也比较明显。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热钱”兴风作浪,对金融货币市场、产业投资市场与消费市场的正常秩序构成了威胁。国内外一些“热钱”的过度活跃容易导致二种结果:一是一部分“炒家”在房地产等领域的“短线”操作会给大众以示范作用,诱发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投机心理,作出非理性的投资与消费决策;二是容易引导社会资源按照错误的市场信号进行配置。在少数“炒家”的带动下,短期内在局部产业领域吸纳了过量的资金。因此应当想办法抑短扬长,引导社会资本由投机逐渐向投资转化,以保证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以避免可能引起经济的波动与金融风险的蔓延。
未来投资走势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当前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房价虚高的泡沫等不稳定因素仍未从根本上消除,有关部门仍然不可能放松宏观调控的力度,这也决定了整个二季度乃至下半年的投资增长会保持平稳的态势,增长速度会控制20%—25%的区间范围内,投资大幅度下滑和强劲反弹可能性不大。
(一)未来投资总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从1—5月来看,城镇投资同比增长26.4%,尽管低于上年同期的同比增长速度,但月度投资同比增长速度还是不断上升的。与此相联系,城镇投资率也是不断攀升的,2003年1—3月城镇投资率为19%,2004年1—3月为26.04%,2005年1—3月上升为28.83%,这说明目前投资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居高不下,投资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从宏观调控的大局出发,目前仍然不能放松投资调控,应当继续执行稳健的财政、金融与产业政策,防止投资过热与整个宏观经济的失衡。
(二)投资结构有保有压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面对房地产业的“过热”局面,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速度与占全社会投资的份额一直呈现下滑状态。但是房地产投资中的结构失调仍比较明显。在整个房地产开发中,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增长速度,今年以来一直呈现明显下滑的状态,说明房地产投资追逐价高利大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从投资来源来看,值得高度重视的是,房地产业自有资金来源所占比重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而同时房地产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的比重却一直较高,占整个资金来源20%左右,定金和预付款的比重也呈现明显的上升状态,这说明房地产业投融资的结构失衡乃至风险控制仍然令人担忧。加强房地产业投融资结构的调整仍是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由于房地产业投资份额中全社会的投资比重高达26%,因此,继续加强房地产业的投资调控意味着整个投资增长的大局将不会出现明显波动。
(三)纺织等行业亟待结构调整。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贸易摩擦的高发期,我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种种阻碍,这给我国的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增长、产能释放与收入增长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对外贸易摩擦的加剧反过来给我国的纺织业敲响了结构调整的警钟,促使纺织企业在加大结构升级、结构转换与结构调整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与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未来促进投资协调增长的对策措施
从未来来看,要保证投资增长大局的稳定,为“十一五”创造良好的增长环境,就应当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抓住制约全局的关键性、倾向性问题,出台相应的对策措施。
1、加大对政府投资的规制力度,防止公共投资重心的偏移。要抓住当前经济增长形势良好与地方财政收入状况有明显改善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政府投资体制的改革,解决当前公共投资领域中存在的一个思维误区,就是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重于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发展差距的错误观念,把缩小社会发展差距作为衡量公共投资效率的主要指标,加大对地方政府投资结构的调控力度,除了要坚持把国债投资用于社会发展最急需的薄弱环节以外,还要千方百计引导与动员地方公共财力,加强包括农村义务教育、乡村医疗保健、乡村公路等项目投资的力度。同时,当前要高度重视引导地方政府处理好发展、稳定与改革的关系,把公共财力的配置分成三部分,在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分出必要的财力加强对社会稳定的投入与体制改革成本方面的投入,使公共投资更加符合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2、加大运用经济与法律杠杆调控经济运行的力度。去年中央和有关部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与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出宏观调控的“组合拳”,熨平经济波幅,避免了经济上大的起伏。当前,投资总量的控制已不再是主要的矛盾,引导与调整不合理的投资结构是主要任务。从未来来看,鼓励市场能办的事情,政府就不要去办,凡是市场调节能起作用的地方,行政调节就不要发挥作用。因此,未来宏观调控应当逐步由“组合拳”变为“长拳”,放手使用市场调节与法律调节的手段来实现结构调整目标。比如为了改变某些行业盲目投资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可以从纠正土地、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扭曲入手,提高稀缺矿产资源使用税,提高高耗能(水)产业的能源(水)价格、提高行业贷款利率等手段影响投资者的投资预期,使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有效引导投资结构的变动。为了遏制房地产业等行业的过度投机行为,可以通过实施房产交易税等手段,促进投机行为转化为长期稳定的投资行为。尽快统一中外企业所得税,为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创造有利条件。总之,当前存在的经济矛盾大部分可以通过经济调节的办法得以解决。
3、为民营资本加快进入垄断性领域扫除障碍。自从今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之后,民营资本投资增长进一步加快。但是从总体来看,民营经济进入垄断性领域力度太小,效果还很不明显。这主要源于一些地方的行政性城建公司往往控制水电气路等公用事业领域的投资事权,这些公司向各种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使得地方有了可以运用的投资工具与融资平台,在有了一定资金保障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就对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不积极,不情愿,甚至有些地方把有收费权与发展前景的基础设施项目压下来自己开发,从而造成了垄断领域“有政策无项目”的状况,使民营资本进入垄断领域展开投资仍然存在着体制与政策方面的壁垒。因此,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抓紧全面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打破各种行政壁垒,为民营经济进入垄断性行业扫除障碍。
4、鼓励加大对外直接投资,打破国际贸易壁垒。在当前欧美等国家加大对中国产品行业的贸易封锁的严峻形势下,一方面要据理力争,争取合理公平的贸易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各种国际经验,通过到欧美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办法,绕过贸易壁垒,扩大消费国的投资份额,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来源:全景网络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暂无资料
热门排行
- 谢亚轩:外资怎么理解“扩大内需”?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去年业绩靓丽 降…
- 一周年之际雄安新区概念重燃 最新…
- 雄安一岁了!新区规划呼之欲出 打…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
- 2018年国企混改从“怎么混”到“怎…
- 重锤落地 “2+26”城市3月1日起执…
- 雄安概念股再次雄起每次都有“会议…
- 任泽平: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全…
- IRM高峰论坛专题】王珠林:新时代…
-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21% …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强化能源管理 降…
- 受益供给侧改革 传统产业喜迎业绩…
- 国金策略:春季行情延续 聚焦“施…
- 这四大行业要特别关注!既是去产能…
- 行政去产能或将弱化 水泥产能缩减…
- 低估值周期白马重现布局价值 有望…
- 央媒:谨防新经济“虚火”引燃新产…
- 水泥等行业去产能要理顺政府与市场…
- 供给侧改革效应显现 1-9月份水泥等…
- 国君策略:拥抱周期消费第五波 战…
- 十九大中蕴含港股投资机会
- 雄安新区建设原则决定选股方向
- 任泽平:货币的贬值是惊人的 现金…
- 海通证券姜超:环保政策密集出台 …
- 任泽平:新周期必将经历看不起看不…
- 华泰策略:关注雄安特色小镇建设概…
- 博弈“新周期”:产品涨价主导传统…
- 三季报业绩分化 周期股王者难归?
- 沪指宽幅震荡 水泥行业迎双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