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没有变冷 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或将来临
编者的话:前9个月的经济数据,使学界争执又起。中国经济真的变冷了吗?是市场自发的调节在起主导作用还是国家宏观调控在起主导作用?通缩和通胀谁离我们更近?本报采访了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和北京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员张寅,从几大热点行业分析宏观经济走势。而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则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 的事实:目前中国总供给增长已经大大超过总需求,应提防经济过剩风险。
中国经济没有冷
《中国经营报》: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经济是否在真的变冷﹖
张寅:中国经济实际上一直没有冷,只是说是此起彼伏,一些垄断行业火上加火,而冷的行业却通过进出口维持。
投资方面,从几大行业分析,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相当不错。国内的汽车销售量虽然没有更大的反弹迹象,但是汽车的出口量却大幅度提升。这是改革开放25年来历史性的转折。2006年,房地产业在土地开发方面可能会有比较大的突破。现在广东、山东、河北三省分别在尝试三种不同的模式。“广东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土地置换”的概念,也就是把农民的地跟农民进行置换,使它具有阶段性的增值;“山东模式”是项目与土地的配合开发。比如,A县有很多好项目但是没有地,B县则有地没有项目。A县就把项目放到B县,土地税收归A县,A县向B县交地租。以上几种模式都在尝试之中,一旦国家在土地政策上有突破,那么房地产的第二轮高潮就将不请自来。
进出口方面,近几个月的贸易顺差仍然非常高,估计圣诞节前后的进出口量也是相当大的。
事实上,中国经济自主调节能力已经超出政府的调控了,并且市场有能力自己配置资源。
陶冬:我同意你的看法,中国经济没有真正的冷下来。我的观点更乐观——中国下一个经济周期在没有完全“着陆”的情况下已经开始起飞了。
首先,信贷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增长,再加上短期融资券,流动性上升在成为一个新的加速器。金融环境在变,信贷方面从7月份已经开始放松,当然这种放松是有选择的。对国企银根在松,但对急需资金的小公司、民企公司并没有松;对制造业银根有所松动,但对房地产发展商并没有松。
其次,房地产很可能是新一轮经济拐点上打头阵的行业。我看到的新情况是,个别的房地产开发展商开始锁定钢铁价格,因为10月、11月要打的桩比前几个月多好几倍,不少城市都出现类似的情况。如果我在二、三线城市的观察是正确的话,一旦他们建设速度开始加快,那么未来水泥、钢铁等原材料的需求必然会有所上升。
事实上,房地产对经济的主要作用在于建设而不在于价格。价格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于消费者信心,在于零售。即使上海房价跌了一点儿也不会对消费产生过大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放缓对经济的影响来自建设速度,而建设速度背后是原材料的需求。
二、三线城市的建设在明显升温,发展商和热钱也在流向那里。再加上“十一五”规划等对投资的诸多促进因素以及北京为筹备奥运会的建设工作的全面铺开,相信下一轮增长的上行周期就在眼前。我认为2006年GDP增长可能会超过10%。
用错的温度计量体温
《中国经营报》:2005年由于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全球性通胀抬头,对此,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都在实施货币紧缩政策。而今年以来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数月下滑,这是不是通缩的前兆?
张寅: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中,我最担心的问题还是“滞胀”,而不担心“通缩”。现在各国央行都开始担心通胀了,中国怎么可能会通缩呢?最近美国公布的CPI指数和进出口指数是多少年来非常高的。
陶冬:放在一个合理的衡量指标下,目前只是非常低的通胀,尚不存在全球性的大幅度通胀。理由有三:第一,目前的低通胀是在非常低的利率水平下出现的一个反弹。第二,尽管全球原材料价格急涨但没有出现大规模通胀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对于美国人来说,除了他的那辆车使用的汽油与原材料涨价有关系,其他东西的价格与原材料涨价无关。第三,谁在承受原材料上涨的压力?显然是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因为这些国家是世界的“加工厂”,同时他们的出口产品没有定价权。
至于中国经济究竟是通缩还是通胀,我认为因产业而异。有些产业由于产能过剩,必然就通缩;有些产业需求非常旺盛可能就通胀。比如钢铁产业,是在从通胀变为通缩。这些问题之所以显得错综复杂都是被CPI所误导。打个比方:中国在用一个错误的体温计量体温。例如,目前食品占CPI总权重的四分之一,可是城市居民中将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花在吃上的家庭不多。还有,医药通胀连续多年是负值,但是人们都知道医疗费用是一路暴涨。教育也是一样。统计局给我们一个莫名其妙的体温计,而医生的诊断却要依赖于这个体温读数。我认为中国经济走势与CPI走势关系不大。
这一轮宏观调控确实给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下滑,但是我们感到,随着新一轮投资周期的产生,新的经济上升周期可能已经来临。当然,由于经济的调整并不到位,新一轮上升的力度也就有限。
来源:中国经营报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
热门排行
- 谢亚轩:外资怎么理解“扩大内需”?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去年业绩靓丽 降…
- 一周年之际雄安新区概念重燃 最新…
- 雄安一岁了!新区规划呼之欲出 打…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
- 2018年国企混改从“怎么混”到“怎…
- 重锤落地 “2+26”城市3月1日起执…
- 雄安概念股再次雄起每次都有“会议…
- 任泽平: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全…
- IRM高峰论坛专题】王珠林:新时代…
-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21% …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强化能源管理 降…
- 受益供给侧改革 传统产业喜迎业绩…
- 国金策略:春季行情延续 聚焦“施…
- 这四大行业要特别关注!既是去产能…
- 行政去产能或将弱化 水泥产能缩减…
- 低估值周期白马重现布局价值 有望…
- 央媒:谨防新经济“虚火”引燃新产…
- 水泥等行业去产能要理顺政府与市场…
- 供给侧改革效应显现 1-9月份水泥等…
- 国君策略:拥抱周期消费第五波 战…
- 十九大中蕴含港股投资机会
- 雄安新区建设原则决定选股方向
- 任泽平:货币的贬值是惊人的 现金…
- 海通证券姜超:环保政策密集出台 …
- 任泽平:新周期必将经历看不起看不…
- 华泰策略:关注雄安特色小镇建设概…
- 博弈“新周期”:产品涨价主导传统…
- 三季报业绩分化 周期股王者难归?
- 沪指宽幅震荡 水泥行业迎双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