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把握新形势 谋划新发展

更新日期: 2005年11月29日 【字体:
    新华社记者 贺劲松 张旭东 张晓松

  在即将过去的2005年,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中国经济从前几年的加速增长阶段转向稳定增长阶段,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为“十五”计划画上圆满句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25日召开会议决定,近期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今年的工作,谋划2006年经济工作。面对良好形势,迎接新的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扎实工作,妥善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

  国民经济平稳协调发展,中国巨轮破浪前行

  “今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表现为宏观经济运行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和较低的价格上涨,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这样评价当前的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坚持“双稳健”基调,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严格控制投资增速,努力调整国际收支状况。这一整套“组合拳”扭转了经济从偏热状态向过热状态加速的势头,使国民经济在高位平台上继续稳定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于2003年一举跃升至9%平台后,始终沿着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稳健前行。今年前三季度为9.4%,预计全年可望达到9%或略高。

  分季度看,一季度经济增长9.4%,二季度为9.5%,三季度为9.4%,总体上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相当稳定。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指出,这种状况充分说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

  在经济总量矛盾缓解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也得到改善。物价上涨的压力明显减弱,今年以来物价水平大体保持在2%左右且环比逐月下降;轻重工业增长更加协调,煤电油运“瓶颈”压力有所缓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增速趋于稳定、结构更加合理,而消费和外贸的增速明显加快。

  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建设齐头并进。今年,国家加大了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和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全面启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迅速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前三季度,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8%,高于经济增长率;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1.5%。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城乡市场全面走旺的局面,1月到10月城乡市场零售额分别增长13.6%和11.2%。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发展,一方面来自宏观调控的政策作用,另一方面在农村税费、国企、金融、科教文卫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取得突破,也对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形势起到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克服困难,推动中国巨轮破浪前行。

  保持清醒头脑,妥善解决深层次矛盾

  200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好成绩、好局面来之不易。但越是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我们应当更加深刻地看到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充分估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拿投资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仍很大,前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24%且呈逐月加快态势,施工项目及到位资金增幅均维持在同样高位;而一些高耗能、低效益、高污染的行业被抑制后,另一些具有此类问题的行业又冒了出来。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部门和行业还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前两年投资盲目扩张的冲动下,目前已初步形成超出有效需求的生产能力,造成生产增速放缓,效益下降,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经营困难,而一些项目仍在上马。10月底行业统计数据显示,电解铝行业125户生产企业中已有39家停产,55户净亏损;1900多个水泥企业处于亏损和微利局面,上半年行业利润下降77%。中国今年钢产量将达3.32亿吨,产大于需。汽车、平板玻璃、化纤甚至包括电力等行业也隐含着此类风险。

  对外贸易顺差连创新高的同时显露隐忧。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比上年提前两个月突破万亿美元。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4万亿美元,进出口顺差900亿美元左右。贸易高度增长,给经济带来了充沛动力,也带动了外汇储备的超常规增长,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极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国际收支不平衡成为宏观调控中的突出问题。

  国际油价和其他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值得关注。今年以来,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飙升,我国成品油价格不断跟涨,各地在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下纷纷上调了水电等价格,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

  虽然国内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继续平稳回落,但值得指出的是,我国CPI目前统计中,服务类和资源类商品的权重过低,其价格变化并未得到适当反映,此外水、电、燃气、交通等公共服务价格及石油等能源价格因其受到管制,其短缺程度也未能反映在价格中。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当前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逐季走低,通货膨胀预期较强。

  这一切表明,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仍然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我们应当把这些问题和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相应的政策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妥善应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

  居安思危 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加强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十一五”期间的一大亮点,而2006年作为开局之年,必须要有良好的开端。当前经济增长效率比较低,能源、资源消耗都比较大,这是一个既长期存在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2006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经济增长方式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实现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会成为2006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经济学家指出,“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继续实行,将成为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集中体现。

  不过,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与政策停滞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指动态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具体变化,注重增加灵活性和针对性,适时、适度地进行微调。

  其实,一些宏观经济部门的政策信息也已透出此中之意。人民银行日前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还声明要“增强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注意加强预调和微调”。“预调”和“微调”这两个词反映出执行货币政策中的“微妙性”和“灵活性”,也颇形象地表达了当前宏观调控手段的细微变化。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造福百姓。在确保中国经济这艘航船平稳较快前行的同时,更要让13亿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提出,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特别强调“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

  种种信息表明,认真解决一些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问题,将成为2006年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当前来看,虽然农业生产形势不错,但由于粮食价格下降,农资价格涨势仍存压力,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城乡居民中低收入户生活仍比较困难,而医疗、教育、住房等大项支出又在增加,水、煤、电等必需品价格不断上涨,生活费用明显增加,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困难。

  看病贵,上学难、学费贵等,更是不少群众面临的难题。由于这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从体制上和制度上加以认真解决,在投入上、经济布局上要予以充分考虑。

  对2006年工作安排,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指出,尤其要认真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抓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扶贫开发、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

  新的起点,新的任务。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毫不放松地做好今后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