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龙德在“2013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致辞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2013年中国国际水泥峰会现在开幕!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建材分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本次峰会的主题和主旨是“绿色水泥工业 建设美丽中国”,这是一个既具有深远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战略任务,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以“绿色水泥工业 建设美丽中国”为题的峰会,是要让人们进一步树立并深化绿色发展意识,通过专题的形式,寻找多渠道、多方位的工作措施和政策措施,将水泥工业建设和生产环境、职工生活环境、生产区域的周边环境用绿色的理念和标准融入与指导生产建设过程、生产经营过程和生活管理过程,使水泥工业生产和管理全方位处在清洁文明的环境中。
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产业提升和资源能源效能效率和实现低碳绿色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时代背景下,无论哪个行业产业,尽管工艺方法和生产方式不同,但选择的发展道路必须是共同的——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水泥工业是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别的产品无法替代的基础性原材料工业,在推进社会发展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两大领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水泥工业固有的特性与作用决定了它是一个消耗资源能源而且对环境有着污染的产业。当前世界经济科技进步的潮流和目标正是要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在经济社会进步进程中以人为本实现生态文明水平的提升,以此实现人的生活更加美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从事水泥行业的同仁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比一般的其他行业的其他人士具有更强的意识和紧迫性。
中国水泥工业近二十多年来,通过技术创新使主要装备技术、单线规模和工厂规模大型化、现代化,优质的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达到了总产量的90%,节能减排、承建水泥项目的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与进步,得到全球水泥界同仁的认可。但是我们深知我们还有许多的提升空间和潜力,我们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与不足,尤其在节能减排方面。即使我国比较优秀的水泥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与世界领先的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众多的水泥企业节能减排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严格意义上还有一部分企业在排放严重超标的状况下运行,其对社会的贡献和对社会的危害并存。中国水泥的总产量占到全球水泥总产量的54%,因此就水泥工业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我们的责任最重大,我们肩上的担子最重,这也是我们积极倡议和主办这次峰会的目的。我们必须以这两个“最”为动力,做到全面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狠抓落实。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在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在每项重点工作中都把节能减排置于其中,已经把创新技术作为推进节能减排的切入点,把创新研发“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作为提升节能减排的突破点。在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一条主线、六位一体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工作格局中,将“举行业之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推进节能减排达标” 作为举措之一。在最近召开的C12+3中国水泥行业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上,在重点讨论的工信部等12部委推进兼并重组文件的实施方案中,在推进化解水泥工业产能过剩,实现“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淘汰一批、重组一批、遏制一批、提升一批”的六项举措中,都将节能减排紧密结合在其中,作为实现目的之一。因为我们认识到水泥工业发展的一切的一切都必须落脚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耗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本次国际水泥峰会旨在搭建一个国际交流平台,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水泥工业发展方式、合理的消耗模式、科学的排放形式,并且在绿色矿山建设、低碳环保、氮氧化物减排、大气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绿色混凝土与物流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交流以寻找新的出路。通过听取国内外优秀企业人士的演讲,我相信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将会给与会代表带来深刻的思想启迪。中国的水泥企业,无论是演讲还是参会的企业,要充分利用国际界的交流平台,多思考、多学习、多找差距。使中国参会代表成为中国水泥行业率先响应绿色发展、率先实现节能减排、争当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羊。我希望通过本次峰会的充分交流,进一步增加与各国之间的互信合作,进一步扩大经济技术的合作和贸易,在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新的共识,求得更实际更有效的办法。我们愿和世界各国水泥界的朋友们一起为实现中国水泥工业绿色发展,推动世界水泥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2013年中国国际水泥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