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经济增速或超10% 发改委将防地方投资过热
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加紧测算2010年的经济数字,并将于1月20日交出最后答案。
根据中国科学院预测中心专家陈锡康的估算,2010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达到10.1%,2011年预计达到9.8%。
2011年增速略微降低,并非经济放慢,而是因为今年经济增长的基数比上一年要高。而经济增速整体仍偏快,则与地方投资仍在加快有关。
中国社科院数量所所长汪同三在财经中国2011年会上指出,借着“十二五”开局之年,一些地方乱铺摊子,乱上项目,预备加快经济,这可能使得在2011年或者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发改委对于各地加快投资,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十二五”规划比较警惕。国家发改委已经口头通知经济增速在10%以上的省份,特别是提出5年经济总量翻番的省份,适当降低速度。
某省发改委人士指出,现在下5年经济增速已经有所调整,原先是远远超过10%,现在可能要在10%左右,最后的数字会在全省两会上公布。
2010年经济增速或超10%
目前各大机构预测2010年全年经济增速一般在10%左右,其中10%以上的概率较大。
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认为,2010年中国投资增速预计在24-25%,外贸总量上升到2.9万亿美元,超过危机前的水平,贸易顺差为1831亿元,这可以支撑全年经济在10%左右。
中国科学院预测中心专家陈锡康认为,2010年经济增速在10.1%左右,这和2010年1月份预测的10%左右基本吻合。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比如2010年的全社会投资额预计达到28.2万亿元,名义增长速度是25.5%。同时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在2010年达到36%。
不过,2010年在经济增速远超8%的预期指标时,物价涨幅也略超出年初3%的预定指标。数据显示,2010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环比上涨1.1%。创下2年多来的新高。1-11月份,CPI同比上涨3.2%,比1-10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
上述情况与各大机构预测的出入比较大。此前各机构认为,在七八月份以后,物价涨幅会下降,实际上是反而加剧上升。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2007-2008年物价涨幅较快,与经济远远超出潜在增长率,导致经济过热有关。目前经济并不算过热,物价上升与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预期增大,以及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有关。
由于2011年不少4万亿投资项目要收尾,以及新的“十二五”项目要上马,信贷投资可能仍需要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同时,由于低端劳动力成本上升比较快,居民通胀预期很高。
发改委将防地方投资过热
据各地上报的“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可发现,除了五六个省市在10%以下,大部分都超出10%,相当一部分省市提出5年经济总量翻番,实际速度要达到年15%以上。
为此,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1月6日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目前部分省市“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目标定得过高,从目前能源发展水平来看难以实现,要求这些省市合理制定发展目标。
记者获悉,目前一些省市发改委部门,已经接到国家发改委的口头通知,要求将过高的“十二五”经济增速降下来。一些规划“十二五”经济增速远在10%以上的省份,已经将速度修改为10%左右。
这些数字将在本月下旬的地方省市两会上公布。“以最后的数字为准,目前无可奉告。”某地方发改委规划人士对记者说。
国家发改委担心地方经济过快是有原因的。国家目前初定2011年的经济增速是8%,物价涨幅为4%。但是地方如果经济过快,这些数字都要远远被超越。
中国科学院预测中心专家陈锡康测算,201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预计在25%,仅仅比2010年低0.5个百分点。这样全年经济增速在9.8%左右,将远超8%的预定指标。
原因是,“2011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各个省市都推出了很多基本建设的投资规划,速度很快”。陈锡康举例说,仅仅1千万套保障性住房就需要2万亿的投资,高铁、特高压的输电线路等等,各个方面的建设速度都在加快进行。
而2011年的物价目标,也可能因为各地加快投资和经济加快而被超越。根据祝宝良的测算,2010年物价对2011年的物价上升的翘尾因素是2.3个百分点。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际产品涨价等因素会产生1.5个百分点的物价上升。
再考虑资源价格调整,以及支持各地投资建设,新增信贷7.5万亿,广义货币发行16%的速度,以及财政赤字占GDP约2%的比重,最后经济增速应在9.5%左右,2011年全年CPI涨幅在5.5%,大大超出4%的年度目标。
也正因为此,中国社科院数量所所长汪同三认为,目前需要防止各地投资过热,“如果这种情况出现,那将是在2011年或者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真正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的根本原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国务院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 重磅!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来了 这…
- 发改委关于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
- G20杭州峰会释放了去产能等六大政…
-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年经济发展八…
- 地方开始了大规模"十三五"规划编制…
- 财政部代发2014年首批地方政府债券…
- 江苏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
- 财政部:2014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料后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