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能源
  • 暂无资料

动力煤价底部确立三个月后现上涨煤种

更新日期: 2012年08月20日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字体:
摘要:当前煤炭市场整体仍未走出低谷,煤炭企业限产、停产,同时中转港口和接卸港口煤炭库存出现回落,经济仍未回暖,错综复杂的煤炭市场后期走势值得关注。

    当前煤炭市场整体仍未走出低谷,煤炭企业限产、停产,同时中转港口和接卸港口煤炭库存出现回落,经济仍未回暖,错综复杂的煤炭市场后期走势值得关注。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继上周持平后,本周价格继续保持不变,价格底部特征基本确立。根据最新数据,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在上周首次持平后,本周继续保持不变。海运煤炭网指数中心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本期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为626元/吨,较前一期再次持平。秦皇岛港煤价整体平稳并出现上涨煤种。秦皇岛发热量4500大卡动力煤价较上周则上涨5元/吨,其余煤种价格均保持不变。秦皇岛港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交易价格的中准水平继续维持在625元/吨,比“电煤”最高限价水平低175元/吨。

  分析认为,近期晋、陕、蒙等主要产地部分煤炭生产企业的自主性停产、限产行为;7月份以来煤炭进口数量的下降;8月初以来广州港煤炭库存水平的快速减少(从7月31日的321万吨降至8月15日的263万吨);以及环渤海地区市场动力煤价格企稳之后市场信心的恢复,等等,对环渤海地区市场动力煤价格走稳甚至反弹形成支持。随着环渤海港口煤价的止跌企稳,煤市形势稍有好转,产地煤价已连续3周持稳。

  煤价虽然已开始止跌企稳,但3个月的连续下跌导致产地煤矿出现停产、限产情况。另外,山西煤矿开工率均在五成左右,这种情况已持续1个月左右,且目前开工时间仍待定。煤矿停产减产,煤价止跌企稳开始进入底部调整阶段,据了解,产地煤价基本平稳,已有部分煤矿开始进行试探性涨价。

  产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稳定煤市。陕西省出台措施稳定煤炭销售和生产,确保完成4.6亿吨年度生产任务:运煤车过高速费用减半;包西铁路神木至关中段运费减半;免收每吨15元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全面清理无政策依据的收费;按低于省外的原则,调整省内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增加发电企业电煤存量等措施。内蒙古地区尚无具体政策出台,免掉了一些地方无政策依据的收费。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下发的《关于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强调,2012年全国煤炭产量将控制在36.5亿吨,其中对内蒙古、山西和陕西前三大煤炭主产地做了减产预期,预期产量分别为9.2亿吨、8.1亿吨和4亿吨,均低于2011原煤产量。其他省份均相应获得产量控制任务指标。

  尽管市场不断传出利好消息,但是7月份用电量增速数据丝毫看不出当月经济增速企稳的信号,当月用电增速又拉低了今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国家能源局14日发布的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显示,7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5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较去年同期11.8%的增速回落7.3个百分点,而环比6月份4.3%的用电增速则仅上升了0.2个百分点。

  需要注意的是用电增速虽然环比略有提升,但是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却未改观。第二产业用电量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最大动力,其贡献率可以达到75%,但是7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为3395亿千瓦时,仅同比增长3.1%。而且,这一增速也低于6月份第二产业的增速,6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31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影响,下半年经济有望企稳回升。中电联分析指出,总体上下半年经济增速企稳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对应,下半年电力消费需求也将止跌回升,但增速比2011年有所回落,预计下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2.60万亿~2.6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预计全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4.98万亿~5.0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综合分析认为,用电量的增速回落表明当前经济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企稳回升以及用电量的增速水平回升也将决定煤炭市场、煤炭价格何时出现反弹。中转港口煤价止跌企稳,产地煤价也保持平稳状态,中小煤矿停产、限产,同时,夏季用煤高峰到来,季节性利好因素影响,煤市形势开始有所好转,受9、10月份冬储煤和大秦线检修影响,煤价短期或出现小幅上涨,但是由于需求拉升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煤炭市场不太可能有大的波动。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