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研发“第二代” 需要“借东风”

更新日期: 2013年07月11日 作者: 刘媛媛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字体:
摘要:政策与资金是摆在“第二代”研发与创新这一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前最实际的问题。尤其是在具体实施的初级阶段,政府的支持力度、资金的投入方式,都必须第一时间与各方面市场机制的建立形成一股合力,成为“第二代”研发的保护伞和助推器。

  全国各地区又根据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分别给予不同工程项目的区域财政支持。

  在专项支持的同时,政府财政补贴也是非常奏效的。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在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使得大多数节能工程,取得显著成绩。比如政府财政补贴的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如今节能照明产品几乎遍及大江南北,甚至在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都已经得到普及。

  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工程迎来一轮新浪潮,许多地方政府在国家对建筑节能给予财政补贴的基础上,也开始采取地方政府补贴的形式,继续推动区域建筑节能的发展。今年,上海市着手制订了政府补贴计划,用于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工程。

  毫无疑问,所有这些节能工程项目能够得以发展,离不开来自政府资金的辅助。没有这第一口“奶水”的哺育,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全新生活方式,余热余压利用等行业全新发展模式,或许至今依旧远离我们的视线。

  属于传统水泥和玻璃行业的“第二代”研发与创新技术工程,是一个行业的责任和使命,影响的却是全社会、全人类。况且,“第二代”是一项由十几项甚至几十项不同的技术装备改造和提升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其间,所涉及的研发与改造的企业、科研院所、专业高校,几乎囊括了两大行业所有产学研力量,任何一项技术提升与改造,都有着相对严格苛刻的技术指标要求和攻关难度,甚至大于以往任何一项技术提升和改革的难度,“第二代”无疑需要大量的、长期的资金投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和未来成果的受益者,也理应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为两个“第二代”的研发提供必要的支持。

  和所有的建筑工程一样,总有一天,“第二代”伴随着成长的脚步,也会有能力为自己寻找筹措资金的渠道,但是,在“第二代”刚刚准备起步的今天,的确急需来自其“衣食父母”——国家及地方相关政府的第一口粮。

  当然,来自政府的资金辅助方式,并不止简单的政府支持这一条路。比如,家电下乡的补贴政策,就要比直接的财政拨款更为复杂,包含了财政拨款和财政贴息等不同的补贴方式。

  甚至对不同项目的研发企业进行适度的减税政策和由政府来设立对技术研发的奖励基金等等方式,都非常适用于“第二代”大型工程中,不同技术项目的研发与拓展上。

  在此次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从众多企业及科研院所的代表所发出的呼声中,完全可以体会到大家面对新技术研发所面临资金困境的急迫心情。

  不要让刚刚出生的婴儿,因为断了奶而夭折。不要让新生的改革力量,因为缺少第一笔资金的支撑而流产。

  但是,来自政府的任何一项无偿的资金支持,都要与相关的政策相匹配。也就是说,如果关于“第二代”的支持政策和相关依据尚未出台,很难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无偿财政支持。

  那么,对于“第二代”研发的下一步工作,就需要一边争取政策,一边寻求更多元的方式筹措资金。比如,可以吸引多方面的投资者,展开资金分股合作,或者通过资本市场、国际合作等方式,多条腿走路,寻求资金的解决之道。

  无论是水泥行业还是玻璃行业,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的10多年里,已经广泛尝试了与资本市场的沟通和借力。

  事实上,随着两大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阴影和节能减排的压力逐渐笼罩全社会,导致近些年两大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和阻碍,许多大的资本投资公司,对建材行业开始处于观望和犹豫的态度,既不想放弃这个底气十足的大型工业可能拥有的机会,又不想为这个传统工业现有的桎梏买单。

  既然“第二代”的研发与创新,能够解决行业的桎梏,并达到超越引领的目标,成为覆盖全行业、影响全社会的大型重点工程,那么,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第二代”也正是其开拓建材工业版图,进入建材工业核心领域的大门,对于资本市场的诱惑力不可谓不大。

  在“第二代”研发与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再度吸引资本市场的目光?如何重振资本市场对建材行业曾经拥有的信心?如何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中,为改革和创新筹措更充足的食粮?这需要建材行业,尤其是“第二代”的牵头人——中国建材联合会集行业的智慧和力量,拿出相应的政策与资本市场展开更为紧密且敞开心扉的沟通,让资本市场充分认识到“第二代”之于行业的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

  第二代的研发与创新,是肩负着中国水泥和玻璃工业以核心技术引领国际的使命,那么,既然要昂首挺胸地走出去,首先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型心态,尤其是在资金的筹措方面,寻求国际合作方式,开发国际支持渠道,也未尝不是资金投入的一条捷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