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宏观
  • 暂无资料

正确看待七成省份GDP两位数增长目标

更新日期: 2013年02月21日 作者: 李宁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字体:
摘要:在31个省区的“经济军令状”中,贵州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额上都将目标设定在最高位。如此大的发展步伐,更加需要警惕GDP目标过高及投资冲动,在“量”的累积上,“质”的积攒也同样重要。

  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记者整合了31个省份2013年的部分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其中24个省区市将今年GDP增长目标定在10%及以上,20个省区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设定在20%及以上,物价涨幅基本控制在5%、4%、3.5%三档。在31个省区的“经济军令状”中,贵州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额上都将目标设定在最高位。如此大的发展步伐,更加需要警惕GDP目标过高及投资冲动,在“量”的累积上,“质”的积攒也同样重要。

  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国31个省区市确立的经济发展“军令状”中,有七成确定的GDP指标超过两位数,人们为此担忧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具体分析这些数据,就会发现这些增长目标有相当的现实因素。

  首先,各省区市确定的GDP指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31个省区公布的GDP增幅目标,西部省份最高、东部最低,其中增速超过12%的11个省市中,9个为西部省区市,分别是贵州、陕西、重庆、云南、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西藏。众所周知,西部目前正是需要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交通、电力、水利等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这些都需要投资建设来完成。因此,这些地区的投资增长可能会高于其他地区,而大规模的投资又会导致GDP较快增长。

  而东部特别是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GDP目标定的相对较低,因为这些省市已经走过了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急需率先实现经济转型,GDP增幅自然较低。由此可以看出,GDP增幅布局基本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其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确保一定的GDP增速,是适当而必要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各省根据各自情况确定适当高于预期的经济增幅指标,可以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的积极性。

  再次,任何事物发展都有连续性和稳定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经济建设的连续性、项目建设的跨年度等特点,都决定地方政府一下子将GDP增速大幅降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些省份GDP目标增幅较高,也与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投资建设有很大关系。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