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水泥去产能全景图 :各省政策及进展梳理(民生宏观专题告)

更新日期: 2016年08月25日 作者: 朱振鑫 来源: 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组组长 【字体:
摘要: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出台水泥去产能政策,包括《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等。其中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河北省等水泥大省在水泥方面去产能力度较大。
 
    至2016年1月,宁夏水泥行业产能为2700万吨。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实施方案(2013年—2017年)》,宁夏计划2017年年底前,淘汰日产1500吨以下旋窑水泥生产线产能285万吨。水泥去产能重点措施如下:
 
    1、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水泥企业在做强做大主业的基础上兼并重组上下游关联企业,优化物流配送,整合发展预拌砂浆、商品混凝土及建筑预制构件产业。
 
    2、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400Mpa级以上高强抗震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全区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工程项目一律不得再使用IIPB235、HRB335热轧钢筋;逐步降低32.5复合水泥使用比重,2015年年底前取消32.5复合水泥产品生产销售。
 
    20新疆:鼓励优势水泥企业以多种方式“走出去”,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新疆2015年水泥生产量4098.64万吨。201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台了专门针对水泥行业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经信委关于进一步促进自治区水泥行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重点举措如下:
 
    1、强化能耗水平监督管理,对超标用能企业限期治理,并实施阶梯电价。
 
    2、鼓励水泥企业走出去。鼓励优势水泥企业以多种方式“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支持天山股份、青松建化两大上市公司境外建厂,鼓励伊犁、博州、塔城、喀什等沿边水泥企业利用区内熟料资源境外建设粉磨站。
 
    3、坚决制止水泥企业倾销行为。自治区经信委适时发布各区域水泥社会平均综合成本信息。经信、发改(物价)、工商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水泥行业社会平均综合成本监测和价格指导,依法严查水泥企业低价倾销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企业公平、合理竞争。
 
    21青海:现有16户企业整合重组形成5户大型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到90%以上
 
    2015年青海水泥生产量达1744.49万吨,计划三年内淘汰水泥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225万吨。2014年1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重点措施如下:
 
    1、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以中材集团、青海金圆、青海金鼎、青海水泥和盐湖海纳为主体,通过合并、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债务重组等多种方式,将现有16户企业整合重组形成5户大型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到90%以上。
 
    2、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度推广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应用,水泥散装率提高到48%。引导企业发展特种水泥、高标号水泥、抗硫酸盐水泥、抗盐卤水泥等产品。提出更加严格的落后产能淘汰标准,淘汰日产1000吨以下的水泥旋窑和不符合要求的JT窑。
 
    3、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在大通、互助分别建设集水泥生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以及高强石膏粉、纸面石膏板剂、石膏须晶等新型环保材料生产为一体的新型建材工业园。
 
    22陕西:运用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生产许可证等手段,推动水泥落后产能按期淘汰
 
    2015年,陕西省水泥生产量达8580.09万吨,计划熟料产能控制在5800万吨以内。具体出台的水泥去产能政策措施如下:
 
    1、2014年陕西省印发了《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出综合运用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生产许可证等手段,推动水泥落后产能按期淘汰,加速小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淘汰转型。  
 
    2、2016年7月14日,陕西省工商局出台《关于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认真做好僵尸企业、高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企业的清理工作;支持优势企业兼并、收购、重组水泥、焦炭、钢材等产能过剩企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3甘肃:水泥产能发挥率力争达到80%以上,产能集中度达到85%以上
 
    甘肃省2015年水泥生产量达4764.30万吨。2016年3月,甘肃省印发《甘肃省工业领域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施方案》,对水泥行业去产能提出产能发挥率力争达到80%以上,产能集中度达到85%以上的目标,同时提出主要任务部分如下:
 
    1、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鼓励实施以综合节能、粉磨节电、高效除尘、纯低温余热发电、低氮燃烧、二氧化碳减排、污水处理和协同处置废弃物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力争到“十三五”末,单位可比熟料综合煤耗和电耗平均值分别在105千克标准煤/吨熟料和60度/吨熟料以下,氮氧化物排放降低5%,烟气粉尘排放降低5%,工业废渣利用率达到30%以上,低温余热发电生产线比例达到80%以上。
 
    2、实施走出去战略。强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行业发展空间。积极推进中材祁连山集团等重点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到中亚、西亚等国家投资兴办水泥等建材生产线,进一步提高企业国际产能合作水平。
 
    24四川:打造3—5家产能上千万吨的特大型水泥企业
 
    四川省2015年水泥产量约14041万吨,计划到2017年压减水泥产能300万吨。具体出台的水泥去产能政策措施如下:
 
    1、2014年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针对水泥行业提出目标:水泥行业产能控制在1.5亿吨以内,淘汰落后产能1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占比达到95%以上。并鼓励支持规模实力强的龙头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实施兼并重组,打造3—5家产能上千万吨的特大型水泥企业、5—7家产能超500万吨的大型水泥企业,增强企业规模实力和竞争力。
 
    2、2016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绵阳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绵阳市从2016年1月1日起,对全市水泥企业实行了错峰生产和阶梯电价,倒逼落后水泥企业尽快淘汰并出清。此外,要求中联等7家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每条生产线每年季节性错峰生产时间不少于125天。
    
    25云南:到2020年力争实现水泥熟料总产能控制在8600万吨以内
 
    云南省2015年水泥产量达到9305.31万吨。2016年8月2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公示了《云南省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计划到2020年力争实现水泥熟料总产能控制在8600万吨以内。其中前5户企业产能占全省总量70%以上。全省水泥熟料产能平均发挥率保持在80%以上。同时提出采取淘汰落后、依法依规、自主整改和激励引导等综合政策措施,加快去产能步伐。
 
    26贵州:全面禁止在城市规划区新建改建扩建水泥等大气污染严重的产业项目
 
    贵州2015年水泥产量约9909万吨。具体出台的水泥去产能政策措施如下:
 
    1、2016年2月,贵州省发表《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意见》,提出应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围绕去产能,制定“双退出”年度实施计划,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清理处置一批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存在的“僵尸企业”。
 
    2、根据《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9月起,贵州省全面禁止在城市规划区新建改建扩建水泥等大气污染严重的产业项目;禁止引进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落后设备。
 
    27西藏:新建5条共计300万吨产能新型水泥生产线
 
    西藏2015年水泥产量约468万吨。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建材业发展规划》,西藏自治区拟在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布局新建5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共计300万吨产能,并逐步淘汰133万吨落后产能,待新线全部建成、落后产能全部淘汰,全区水泥产能将达到510万吨,基本满足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泥产品的需求。
 
    28重庆:2018年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或将得到化解
 
    2015年重庆市水泥产量约6798.83万吨。计划到2018年,产能利用率均提高到85%以上。2014年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的重点措施如下:
 
    1、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2015年年底前淘汰全市的机立窑生产线,2016年年底前全面关闭主城的水泥生产线。
 
    2、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水泥企业数量减少到50家,比2013年减少25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集中度达到60%。
 
    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水泥企业发展高标号水泥、高性能混凝土以及满足桥梁、港口、隧道等工程需要的特种水泥新产品,逐步降低32.5复合水泥使用比重。引导企业通过低温余热发电、脱硫、脱硝和水泥窑炉处置生活垃圾等方式,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29辽宁:五大举措助力辽宁水泥行业“突围”
 
    辽宁省2015年水泥产量约4542.96万吨。具体出台的水泥去产能政策措施如下:
 
    1、根据《中国建材报》报道,2015年8月辽宁水泥协会会长王友春在接受采访时,针对辽宁省水泥产能过剩,提出五项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让“智能化制造”来提质增效。让“互联网+”平台创新驱动行业的发展。
 
    2、2015年3月,辽宁《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5年本)》发布,要求产能过剩行业不得备案新增产能。省级政府的投资项目核准权限进行了限定。辽宁省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省政府的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明确对于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项目,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其他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项目。
 
    30吉林:工信部批复吉林省开展压减水泥过剩产能加快行业脱困转型发展
 
    吉林省2015年水泥产量达3584.86万吨,计划用2-3年时间,压减熟料产能800万吨左右、水泥产能1300万吨左右。出台的水泥去产能政策措施如下:
 
    1、2016年7月,吉林省收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同意吉林省开展压减水泥过剩产能加快行业脱困转型发展试点的批复》,同意其率先组织开展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试点。
 
    2、2016年4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吉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指导意见及五个实施意见的通知》,计划2016年关停熟料生产线5条、压减产能315万吨,关停水泥粉磨站3座、压减产能433万吨。2017年关停熟料生产线3条、压减产能276万吨,关停水泥粉磨站4座、压减产能577万吨。2018年关停熟料生产线2条、压减产能197万吨,关停水泥粉磨站2座、压减产能289万吨。
 
    重点措施包括:
 
    (1)兼并重组压减产能。支持以亚泰水泥、北方水泥和冀东水泥为主成立吉林省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实施重组减量,开展内部产能优化,加快劣势产能退出,提升产业集中度,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实现有序竞争。
 
    (2)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继续鼓励对矿渣、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
 
    31黑龙江:东北4000万吨产能停窑4个月
 
    黑龙江省2015年水泥产量约为3021.1万吨,推出的水泥去产能政策措施如下:
 
    1、2015年11月29日,中国水泥协会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省水泥协会召开东北三省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生产会议。会议宣布,东北三省自2015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错峰生产,涉及103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共计4000万吨水泥产能。
 
    2、2016年3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印发了《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其中措施中包括实行水泥企业脱硝除尘改造,环保部门负责组织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实施水泥窑低氮燃烧和脱硝技术改造,改造后综合脱硝效率不低于60%。
 
    3、2016年1月,黑龙江省水泥协会会长赵君在接受《中国建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黑龙江省在2015年成功研发出52.5等级高标号水泥、低碱水泥、中热水泥、A级及G级油井水泥、新型道路水泥、缓凝水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