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水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辽宁水泥>十一五规划
  • 暂无资料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专项规划

更新日期: 2007年11月06日 来源: 辽宁发改委 【字体: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工业的总称,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装备制造业所提供的产品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武器弹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8个大类、46个中类、178个小类的投资类机电产品。

 

一、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基本现状

 

辽宁是国家从“一五”时期开始重点扶持建设的装备制造业科研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军事装备科研生产基地,已形成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装备制造业体系,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我国自主研制的许多第一台()重大装备都是在辽宁实现了零的突破,50万伏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千万吨级露天煤矿采矿设备、30万吨级油轮、核电站250吨环形起重机、30万千瓦核主泵、大功率内燃机车以及歼击机、导弹、舰艇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基本概况

 

2003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2097户。其中,国有企业316户,集体企业350,港澳台投资企业84户,外商投资企业303户,股份有限公司97,有限责任公司280,股份合作制124, 私营企业528户,各种联营企业15户。

 

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省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03年,我省装备制造业 ( 规模以上)产值为 172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6.6%。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 28.3%;工业增加值 425.14 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 24.8%;销售收入 1665 亿元,占 26.3%

 

装备制造业是我省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03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利税总额达到 99.99 亿元,占全部工业的 17.7%,上缴税金 55.57亿元,同比增长18.16%

 

装备制造业是我省外贸出口的主力军。2003年,我省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交货值为 430.87 亿元,占全省工业企业出口总交货值的 44.7%

 

装备制造业是我省安排就业的重要领域。2003 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全部从业人员为 66.20 万人,占全省工业从业人员的 26.3%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构筑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全国仍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重大成套装备和重要装备产品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不可替代地位

 

与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辽宁装备制造业大体处在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在装备制造业178小类产品中,居全国前六位的有58小类,占32.6%。其中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船舶、铁路机车、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燃气轮机、石化及其他工业专用设备、矿山、冶金和起输设备、环保设备、轴承以及轻型客车、车用柴油发动机等产品均位居全国前列,具有重大装备的成套能力。

 

数控机床、组合机床及自动线领域,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0.6%,组合机床为35.5%,其中自动线占70%,为上海磁悬浮列车项目提供了由8台数控落地镗铣床组成的轨道梁加工线。远洋船舶,承接并开发了 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VLCC),大型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BG型半潜式钻井平台等船舶及海洋工程产品在国内也享有盛誉; B&W船用低速大功率柴油机开始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可为国内制造的各种船舶配套。铁路内燃机车,累计总产量占全国总拥有量的40%以上,其中干线机车占一半以上,新开发的城市快速轨道车辆已成功地打入市场, 内燃机车中速柴油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为葛洲坝、李家峡、二滩、黄河小浪底等水电站,为平圩和霍林河等大型火电站等输电线路提供了重要输变电装备。燃气轮机领域,先后改型和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的轻型燃气轮机有十余种型号,在大庆、中原、胜利油田等地累计运行时间已超过20万小时。石化及其他工业专用设备,为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70万吨乙烯、300万吨石油炼化装置提供成套装备,为我国3060万千瓦火电站和核电站提供水循环成套设备。中央空调成套和冷冻冷藏设备成套两大成套系列产品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30%以上,并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矿山、冶金和起输设备,为650万吨露天煤矿提供采掘、精选成套设备,为年处理300万吨洗煤厂提供洗选、筛分成套设备,15002000万吨煤码头提供堆取装运成套设备,为鞍钢、本钢改造和宝钢二期工程提供炼钢及连铸、连轧成套设备。环保设备,可提供工业除尘成套设备、大型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和大型城市固体垃圾处理设备。轴承系列产品,居国内领先,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5%左右,其中铁路轴承为26%,汽车轴承为29%,冶金矿山轴承为21%。轻型客车、车用柴油发动机系列产品,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21.6%

 

.拥有一批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企业

 

我省装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两市,具有一大批国内同行业排头兵企业,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装备制造业集群。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军用歼击机的科研生产基地,50多年累计生产几千架飞机,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集团公司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国家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研制的航空发动机装配了我国歼击机总数的60%以上。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机床开发制造商,国家特大型企业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三个行业研究所。东北输变电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输变电设备的制造、科研、出口基地之一,具有为全国年装机约40%的综合配套能力,沈阳变压器研究所是国家级变压器检测中心,沈阳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变压器厂技术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虎石台试验站是我国高压开关和变压器的强电试验基地之一。沈阳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风机行业大型骨干企业,国家风机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鼓风机研究所的所在地,引进国外技术开发研制的透平压缩机接近当代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有的产品在性能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逐渐趋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50%以上。沈阳气体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往复式压缩机研究、开发和制造基地,原机械部属压缩机研究所和辽宁省压缩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所在地,利用引进技术为石化、化肥行业研制的大型氢气、氮氢气压缩机在国内具有明显的优势。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和出口基地,水泵行业排头兵企业, 市场占有率40-80%,相继开发了超临界机组和核电主泵,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机器人产品开发的龙头单位和国家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已具备了工业机器人自主研发、制造、工程设计的能力,形成了年产100台套工业机器人和大型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生产能力。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以修造铁路货车和检修内燃机车为主的机车车辆工业大型企业,货车年检修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亚洲最大的货车生产基地。大连机车车辆厂是国内最大的内燃机车生产企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大连新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也是国内造船企业中唯一进入国际造船企业前30强的企业。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轴承生产特大型企业,被誉为中国轴承工业的摇篮和故乡。大连冰山集团是国家重点扶持的520家工业企业之一,通过与日本三洋、美国西屋、德国林德及瑞士苏尔寿等国际大公司合资合作,现已发展为国内同行业最大工业企业。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机床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之一,是国内组合机床及自动线生产的行业排头兵,连续三年在中国机床行业排名第一。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大连重工集团和大连大起集团合并重组的大型企业, 国家520家重点企业之一,已成为国内重机行业经营规模最大、劳动生产率最高、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具有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发展装备类新兴产业的技术基础

 

目前,全省装备制造业一批大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拥有15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45个省级技术中心,涵盖了以机床和轴承为代表的基础类装备、以石化设备和重型矿山设备及输变电设备为代表的重大工程专用装备、以船舶和汽车及机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类装备、以新型潜水器和新型航空器为代表的现代军事装备、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高技术装备等领域,具备了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的基础和能力有一批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和一批具有科研开发能力的大专院校、以及原属于各工业部门的科研单位,是一支重要的科研开发力量初步形成了引进高新技术装备类产品的外部环境,良好的企业基础吸引了一些国际知名企业来辽宁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大连、沈阳、鞍山、营口、丹东等地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也为引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军事装备科研生产基地

 

辽宁是国家重点扶持建设的重要的军事装备科研和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了包括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五大行业,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其中船舶、航空和兵器工业在全国军工系统占有重要位置,担负着我国军舰、歼击机、导弹、炮弹、火工品等海、陆、空武器装备的生产和科研任务, 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名,为共和国的国防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 我省以雄厚的工业基础为国防军工提供重要产品和配套服务,是全国重要的军工配套大省,全省近百个单位承担重要的军工配套任务,分布在机械、冶金、电子、化工、建材、轻工、纺织以及大型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等,主要产品有特种钢、高温合金、有色金属合金、轴承、阀门、电缆、橡胶制品、电子产品等。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辽宁装备制造业虽具有较强的单机制造能力,但未能形成“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良性循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经济运行的质量低、效益差

 

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总资产贡献率为4.3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8%,上海的44.8%;人均利税375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3%,上海的14%;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140元/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上海的32%;资产负债率为6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高出上海10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低、效益差,导致相当一批企业陷入困境。

 

2.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在全国的位次下滑

 

辽宁装备制造业只有近5%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总体上约落后国际先进水平20年左右。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适销对路和比较适销对路的只占50%左右。产品竞争力差,造成全行业产销增长幅度下降,市场占有率低,在全国的位次由1991年前的第2位后移到第8位。目前,广东、江苏、上海居全国装备制造业前3,属于第一阵营,位于第二阵营的有山东、浙江、北京、湖北、辽宁、天津、河南等省。

 

3.具有成套的基础,但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链

 

全省装备制造业虽拥有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主机制造企业,但零部件、元器件产业薄弱,缺乏成套能力,服务不发达,没有形成以主机制造厂为核心、上下延伸的强大产业链,产业的总体规模、经济效益和竞争力难以提高。

 

4.虽具有技术开发的基础,但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全省装备制造业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只有6.5%左右,而且缺少专业技术的顶尖人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多数大型企业没有建立起较强的技术中心,主要产品技术多数来源于国外,尤其大型成套设备的系统成套能力十分薄弱。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体制陈旧,机制不活;二是发展方式粗放,经营管理松懈;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快;四是企业冗员、债务及其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分析

 

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科技的发展已完全融入国际大潮之中,辽宁装备制造业面临着诸多发展和振兴的良好机遇。

 

一是国内方面,已经形成了有利于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做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振兴老工业基地既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温家宝总理提出辽宁要建成全国乃至世界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这为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二是国际方面,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及向中国转移,使辽宁装备制造业有可能在国际分工新的格局中确定自己的新位置。

 

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趋势日益强劲。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依存度日益提高,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其结果是:一方面发达国家由于劳动成本不断上涨,不得不将大批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致力于高科技、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将本国的工业能力化作低成本的商品,外销欧美经济发达国家,扣除运费以后开始盈利,形成原始积累,随后日渐发展进步,甚至还有能力与经济发达国家竞争。

我省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发展中国家里,我国是最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吸纳力和优势的。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购买欲望强烈、但尚未得到满足的超级大市场;有丰富的、素质较高、廉价的人力资源;有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多种资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改革开放后,大部分跨国集团公司纷纷来中国投资建厂,东莞、苏州等以外商投资为特点的新型经济区的兴起,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辽宁近邻日本、韩国,沈阳、大连等城市已具备良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和社会及自然环境,如果政策环境、服务水平能得到改善,将会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热土和主要受益者。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制造业是当前我省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地、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是现阶段我省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一条现实途径。

 

三是具有巨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为我省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机械科学研究院预测,“十五”期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4%,全社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21万亿元,其中机电设备投资额达6万亿元。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6500亿美元,进出口大体平衡,其中装备产品出口将达到年135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0%

 

铁路机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十五”期间,我国铁路新建和技术改造需新购机车4800台、新购客车12000辆;我国已有20个城市正在建设和筹建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投资8000亿元,建成总里程将达到450公里。其中,用于地铁建设的投资2000亿元。到2005年需要地铁、轻轨车辆2000辆。

 

船舶。今后10年,世界船舶市场的年需求量为37005000万载重吨左右,其中成品油船和穿梭油船占40%,大型油船年需30艘,大型化学品油船占5%,液化气船占8%,大型天然气船市场不断增长,集装箱船年订单约60-70亿美元。我国每年需建6-8座钻井平台。

 

数控机床。预计2005年我国数控机床需求量将达3-3.5万台,价值120-150亿元。其中高速精密加工中心1800台、数控车床和车铣中心1500台、数控磨床100台、数控齿轮加工机床700-900台、数控铣床1500台、数控电加工机床600台、数控组合机床800-1000台、数控锻压机械800-1000台,数控装置3万套。

 

石化设备。炼油设备需加氢裂化反应器5000-7000t、常减压大型蒸馏塔5台、大型板壳式换热器10台、往复式氢压缩机10台、大型原油进料泵50台;7套大型乙烯装置进行扩能改造,提高到65万吨左右;新建一批中外合资60-80万吨乙烯项目;化肥设备需30-50万吨氮肥设备20-25套,其中新建需5-10套,利用天然气为原料的15套。

 

输变电设备。西电东输工程,南线云南、贵州、广西向华南输电,中线三峡、四川向华东、华南输电,都需要大量500KV交流、直流输变电设备,并需着手研制1000KV等级输变电设备;电气化铁路需新建牵引变电站64座,城市轨道交通需牵引及降压变电站80余座;“十五”前三年大区电网联网及城乡两网改造年均需新增3400KVA变压器。

 

环保设备。“十五”期间国家将对生态和环保的建设给予特别的重视,投资总量将达到7000亿元,其中环保设备投资1982亿元。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总需求773亿,其中燃煤工业炉窑和锅炉湿法反应、干法除渣脱硫成套设备年需1万台,大型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成套设备年需60套,高温高滤速袋式除尘器年需300台,高效小型静电除尘器年需1万台;水质污染防治设备总需求981亿元。其中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400台,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成套设备400套;固体废物处理设备总需求139亿元。其中城市垃圾处理回收成套设备年需求300套,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成套设备年需求80套;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需求量为119亿元;环境监测仪器需求量为60亿元。

 

四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客观上给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据海关统计,2003年,全国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出口总额3805.99亿美元,同比增长44.17%。其中进口1928.26亿美元,同比增长40.74%,进出口逆差50.53亿美元。主要进口产品包括高压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纺织机械、机床、建筑和采矿设备、提升装卸设备和汽车及零部件等技术含量较高、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内制造企业不能满足需求的产品。大量装备的进口,不仅耗费了巨额外汇,导致装备制造业企业约一半能力闲置,一批曾经为共和国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国有大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大批职工下岗,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三、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改造振兴的构想

 

()基本思路

 

“十五”后三年,辽宁装备制造业要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重点骨干企业,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技术工艺和装备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扩大出口为目标,发展一批优势产品,提高重大装备成套水平和产品配套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鼓励和引导企业按集团化、专业化模式进行重组、联合和分工,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和国内行业排头兵企业。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积极吸纳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发展临港工业,形成一批技术先进、有一定规模的出口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建成沈阳和大连两个装备制造业集聚地,其他各市依据自身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装备类产品和配套产品,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全省装备制造业布局优化、协调发展的格局。

 

“十一五”期间,辽宁装备制造业要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在优势领域集中力量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由引进、消化、吸收到与国外大公司联合设计、联合制造的转变,最终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积极扩大产品出口,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以实现辽宁装备中国、辽宁装备世界的战略目标。

 

()基本原则

 

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切入点的原则。辽宁装备制造业国有大企业居多且历史包袱沉重,体制障碍突出、机制问题严重。应从根本上解决内在活力不足的问题, 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原则。统筹规划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广泛吸纳民间资本,逐步优化装备制造业的经济结构,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与国际装备制造业对接原则。抓住国际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大力推进重点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的整体合资合作,实现与“巨人同行”。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基础上,尽快形成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发展成套、重视中场、培育服务的原则。着力解决成套能力薄弱的顽症,积极发展成套装备,培育 “轻型化”、高技术的新型装备,大力发展零部件、元器件、中间材料等中场产业,鼓励新型制造服务业的发展。 

 

()主要目标

 

经济总量目标。到201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17.2%,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

 

组织结构调整目标:发展和壮大列入全省55户重点企业名单中的21户装备制造企业和全国同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到2010,基本形成国有经济控制力强, 非国有经济达到70%,多种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培育3-5户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大集团和10户超50亿元的企业,发展一批具有“专、精、特、新”优势的中小企业群体, 大力发展一批不同类型的工程公司或系统成套公司。依法关闭、破产一批资不抵债、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劣势国有企业。

 

技术结构调整目标。充分吸收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技术,按照重大成套装备智能化、单机产品小型化的发展方向,实现装备制造业产品的高效、低耗、高参数化。到201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的设计技术、制造工艺、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和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企业建立起由一流技术人才领军,能开展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开发的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

 

产品结构调整目标。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加速发展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优势的产品,提高一批装备类产品的成套水平和能力,培育一批具有新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发展整机的同时,积极发展配套零部件和各种基础件产品;淘汰一批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的落后产品。到2010,高技术装备类产品销售额达到5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和专利产品。 

 

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改造振兴的重点

 

()加速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轨道交通设备、飞机及零部件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核心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拥有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加速发展这批产品,将带动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1.汽车工业

 

要坚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发展优势产品上水平,加速产业重组上规模,拓宽合作领域增活力。全省汽车工业要进一步扩大与国外大公司的合作,建立2-3个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构筑各具特色的汽车工业体系。沈阳市要广泛承接国际汽车工业产业转移,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国内重要的汽车工业制造基地,丹东市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和零部件制造基地,大连、营口、朝阳、锦州市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的零部件制造基地。

 

轿车。加快发展中华轿车和宝马轿车,积极参与国内中高档轿车的市场竞争,在国内轿车工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宝马公司的国际著名品牌和技术支撑的优势,逐步提高宝马轿车的产量,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通过与国外联合设计、联合开发,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形成中华牌轿车基本、豪华、华贵三个档次的系列产品,在中档轿车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轻型客车及多功能越野车。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巩固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海狮系列和阁瑞斯系列商务车实现产品系列化,同时开发MPV新车型 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一期改造工程实现年产5万辆GL8别克商务车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开发新型轻型客车及SUVMPV系列产品 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底盘开发优势,加快发展SUV多功能车。

 

大中型客车。通过引进国外高档客车技术,丹东黄海和沈飞公司要不断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水平,开发生产高档豪华旅游客车、低地板客车和8米中巴客车,形成高中档及经济型客车兼备的产品结构,满足公交、旅游、长途、机关团体等市场需求,扩大大中型客车产品出口并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塑造辽宁大中型客车的新优势。

 

轻型载货汽车及中重型专用汽车。在不断提高现有产品水平的基础上,开发新型厢式货车提高市场竞争力引进国外技术,开发中重型专用汽车及底盘, 拓宽产品系列加快发展混凝土搅拌车、泵车、垃圾运输车、高空作业车等一批产品,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专用车辆产品。

 

车用发动机。鼓励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光华晨公司、一汽大连柴油机公司、东风朝阳柴油机公司等企业,采取委托设计、联合设计、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等多种方式,开发研制符合欧3或欧4排放标准的新型汽油机和柴油机产品, 积极推进华晨金杯E2发动机、一汽大柴引进道依茨柴油机等一批项目的实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建成国内先进的发动机开发制造基地。

 

汽车零部件。重点发展车桥、曲轴、安全气囊、汽车座椅、轮毂、减震器、活塞、发电机、起动机、制动器、传动轴、内饰件、汽车轴承、增压器、动力转向器、汽车弹簧等一批零部件产品,为省内外汽车、发动机重点企业配套,培育支持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丹东五一八内燃机有限责任公司、锦州万得集团、沈阳金杯汽车工业公司、本溪北方曲轴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华克吉来特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辽宁马勒—依之密公司等一批国内领先的零部件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快发展沈阳、丹东、大连及锦州零部件产业聚集区,积极吸纳日本、韩国、美国及欧洲零部件的产业转移,扩大产品出口,提升全省汽车零部件的竞争力。

 

2010年,全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27万辆,其中轿车45万辆;车用发动机达到175万台。争取进入全国前五位。

 

2.船舶工业

 

积极推进重点企业战略性重组,加快中船重工三大船厂的发展,大力发展地方修造船业,强化船舶配套工业体系的建设,提高配套能力和水平,延长产业链。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规模化和专业化相结合,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的“军民结合”的产业格局。

 

加快大连造船重工、新船重工和渤海重工大型船坞及配套设施的建设,重点发展超大型油轮、大型多功能化学品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海上作业平台、大型滚装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加快GB9000型半潜式钻井平台示范化工程、大型滚装船生产线等项目的实施,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增强整体竞争力。

 

要坚持造船与修船相结合,做强做大修船业。支持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建造30万吨VLCC修船船坞,承修国内外大型油轮、海洋工程船等高技术含量船舶,争取建成国际一流修船企业。鼓励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建造万吨级船坞及修船码头,面向日本、韩国、俄罗斯及国内远洋捕捞企业,建立远洋渔业船舶维修基地。利用营口鲅鱼圈港规划区内500延长米岸线、30-50万平方米陆域,建设15-20万吨级修造船厂。

 

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大力扶持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大连船用柴油机厂经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许可证,生产世界名牌的苏尔寿技术的可调距大功率低速柴油机;大连船用推进器厂引进日本的铸铜技术,重点研制大螺旋桨大连船用阀门厂引进日本的专利技术,生产系列阀门和特殊用途蝶阀阀门。利用我省钢铁工业和机电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引导省内企业生产船用机电设备及船体分段、舱口盖等部件,为船舶总装厂配套。广泛吸引日本、韩国以及欧洲等国际知名船舶配套企业向辽宁转移,加快营口船舶配套工业园区以及大连、葫芦岛等船舶配套工业体系的建设,构建地方船舶配套体系。

 

2010年,造船能力达到650万吨,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生产基地,造船能力位居全国前2位。

 

3.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

 

围绕高速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轻轨项目建设的市场需求,重点发展高速旅客列车、内燃机车、轻轨车辆、柴油机车、货运重载交流电力机车,以及电气化铁路所需的铜及铜合金接触线等专用器材,加快大连机车大功率内燃机车开发研制项目、沈阳机车铁路提速货车改造及制造基地项目、沈阳北恒铜业高速铁路重大装备器材产业化项目的实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替代进口。内燃机车产量居全国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沈阳北恒铜业建成国内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导线和零部件制造基地。

 

4.航空工业

 

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重点发展新一代航空飞行器及核心部件飞机发动机。大力开展合资合作,适时发展支线客机;引进国际通用飞机设计和制造技术,积极推进沈飞公司与捷克埃维特公司联合开发轻型飞机项目、沈飞公司与美国赛斯那联合开发小型公务机和多用途飞机项目的实施,开发和制造通用飞机,促进我国通用航空工业发展;通过补偿贸易和风险投资等方式,扩大同美国波音公司、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等飞机零部件转包生产,以提高航空工业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基础设备与成套装备制造业,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成套水平

 

我省在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设备领域,以及通用机械、输变电设备、燃气轮机、重型矿山设备、环保设备、测控仪表、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设备等重大成套装备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明显,具有不可替代性。我省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要依托临港工业,发展港口设备等大型成套设备。大力扶持一批集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和全程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工程公司或系统成套公司发展,以提高我省重大装备的成套水平和能力。

 

1.机床行业

 

广泛开展与国际机床业的合作,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经营向国际化转移、产品向数控化转移、制造向规模化转移,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高速数控车床、数控铣镗床、高速立式加工中心、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多轴联动加工中心、车铣中心和柔性自动线、柔性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等数控技术集成产品,促进开发式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和伺服电机等功能部件产业化。到2010年,全省数控机床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0台。

 

2.通用机械行业

 

围绕 “西气东输”等国内重点工程, 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主开发能力,加强工程系统设计、开发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领域资源的整合,提高装备成套水平和能力。鼓励沈阳鼓风机、沈阳气体压缩机、沈阳水泵、大连冰山、锦西化工机械等企业重点发展大乙烯、大化肥、大炼油所需的48-90万吨乙烯、30万吨以上合成氨、52万吨以上尿素、3万立方米以上空分装置用离心压缩机组,300万吨炼油装置用往复式压缩机以及相配套的化工流程泵、阀门等,30KW及以上火电机组辅机成套设备,60KW及以上超临界机组用泵,制冷设备等成套设备,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推进大连冰山石化重大装备、沈阳气体压缩机为“煤液化”工程配套1250KN压缩机国产化、沈阳鼓风机天然气长输管线增压站及大流量空分装置、沈阳水泵核电机组用泵及扩大超临界机组用泵改造、锦西化工机械40万吨PVC成套设备等一批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成套设备。

 

3.电工电器行业

 

要重点发展输变电成套设备和燃气轮机,加快重点企业改组、改制的步伐,在提高500千伏级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质量的基础上,研制开发750千伏级、1000千伏级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和直流输电设备,提升成套能力和水平。推进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特大型变压器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抚顺华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及搬迁改造项目、沈阳高压开发封闭组合电器项目的实施,满足“西电东送”和国内其他大型电力工程的需要,建成国内输变电设备的科研生产基地和成套设备的供应基地。支持黎明公司和沈阳606所重点发展100MW200MW等级的大功率、高效率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并组成相应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以及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所需的7MW15-20MW25MW三种功率的舰用燃气轮机和我国输气输油管线及高原动力机车所需的10-25MW机械驱动用燃气轮机,尽快打造一个完整的燃气轮机设计、制造平台,形成6万千瓦、11万千瓦、15万千瓦以及25万千瓦燃气轮机和F型机组的制造能力,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开发生产基地。

 

4.重型矿山设备行业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制开发能力,提升技术含量和总体成套水平。在发展成套主机设备的同时,注重工艺配套附机的同步发展,满足国内重点工程的需求。要支持鞍钢机总、沈阳重型、大连重工起重等企业,重点开发200吨以上大型转炉、2000立方米以上高炉、薄板坯连铸连轧、冷轧宽带钢连轧、450平方米烧结机等大型冶金成套设备,矿山开采设备、大型水泥成套设备、起重机械、港口机械等大型成套装备,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积极推进沈阳重型引进生产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大连重工研制干熄焦装置用电机车、朝阳重型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装备等一批项目的实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环保设备行业

 

环保设备制造业是我省具有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的行业之一,要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和产品技术水平,做大做强一批专业化环保设备制造企业,提高环保设备的综合成套能力,促进我省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支持辽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沈阳环科所、丹东北方环保、鞍山机电环保等企业,重点发展城镇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治理设备,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设备,汽车尾气净化及污染治理设备,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理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分选、预处理及焚烧设备,环境保护在线监测仪器等设备,建成具有先进技术的国内环保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6.仪器仪表行业

 

仪器仪表作为重要的现代化技术装备,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要鼓励沈阳仪器仪表研究所、营口冠华、丹东东方测控和鞍山市电子电力等企业,重点发展胶印机、传感器、智能化仪表和系统集成的测控仪表设备以及在线检测设备等,推进丹东东方测控智能化非接触式在线检测设备产业化、鞍山市电子电力光纤测控系统产业化、朝阳市加华光电传感油罐参量检测计量系统等一批项目的实施,加快发展我省仪器仪表行业。

 

7.基础件行业

 

要支持瓦轴集团及其他轴承生产企业,重点发展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轴承及直线导轨等系列产品。推进瓦轴集团重大装备精密轴承等一批项目的实施,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进入世界轴承10强行列。鼓励大连液压件厂、沈阳液压件厂、阜新液压件厂等企业,发展液力偶合器、液压调节阀、柱塞泵、高压齿轮泵等一批液压件产品。

 

8.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产业

 

鼓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点焊、弧焊、喷漆等工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特殊用途机器人及自动化控制设备、汽车车身生产自动化成套装备。加快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提高产业化规模。到2010年,形成年产400台机器人和年产50套自动化成套装备的生产能力,国内市场份额由30%提高到50%

 

()巩固和壮大军事装备制造业,构筑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要贯彻“军民结合、以民养军”的方针,坚持“以军为本,以民为主”和“抓大放小,分块搞活”的原则,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军工企业扭亏脱困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建立起既满足国防建设需要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确保全省军工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继续保持全国前两名地位。

 

五、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改造振兴的主要措施

 

()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推进全省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性改组

 

要广泛利用民间资本、域外资本等多元化资本,参与国有资产的重组工作。择优扶持一批具有优势、基础条件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 鼓励企业强强联合,提高经济规模和国际竞争力,培育成为国内产业发展的排头兵。组建跨部门、跨行业的工程公司,发展成套服务,提高综合竞争力。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和进一步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采取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多种分配方式,对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实行期权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活力。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

 

坚持“积极、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方针,广泛吸引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和境外投资者来辽宁投资,实行外商直接投资与重点企业海外直接融资并举,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建厂设点,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建立全球化营销网络,不断增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以信息化促进结构调整,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加快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步伐,广泛采用网络技术、集散技术、ERP先进管理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等先进技术,积极推进系统集成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推进我省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升级,建立科学规范、适应当代市场竞争需求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在改组、改制的基础上,采用新的体制和机制,加大重点行业和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存量资产的效用,加大技改资金的投入。

 

()加速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建议设立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大各级政府对装备制造业研发资金的投入, 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现有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的基础上,我省装备制造业要充分发挥省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强与国内外研发机构的合作,组建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科研基地。要加大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力度,建立一批科技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为大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培训等服务,建立稳定的职业技术培训制度。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