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凝石”的闹剧
雷前治:“凝石”不可能替代水泥。
最近,出差回来的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办公室的电话不断,邮箱里的邮件爆满。他说,一回来,打开邮箱吓了一跳,外国的朋友,纷纷致E-mail给他,“你们中国出了个‘凝石’,到底是怎么回事?”“凝石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不解的岂止是外国人,国内的很多人也在疑惑,包括一些水泥企业,更包括一些已经签约要上“凝石”生产线的中小企业,都还不解,纷纷来电话、登门请教。
那么,作为中国水泥协会的领导,作为搞了一辈子水泥的专家,面对着“要替代水泥”的“凝石”引起的国际影响,他再不能沉默了。
日前,雷前治对于“凝石”以及“凝石”现象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
“凝石”的退路是矿渣水泥
近日,一批建筑及相关行业的老专家相继发表文章,提出了对“凝石”的看法,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可以说,凡是对建筑材料有研究的专家,几乎都持了反对的意见。老专家们都认为,“凝石”不是新技术,也不是新水泥品种。雷前治说,他认同专家的观点。
他认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国内就有人对矿渣等开展过一系列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表明,用一种碱性的材料,像石灰、石膏、水玻璃等做激发剂,磨细的矿渣、粉煤灰等被激活以后,能够产生很高的强度。在过去水泥比较紧缺的时候,曾经应用过,但是在应用中发现有很多缺陷,所以用碱作激发剂的材料,在结构工程中,可以说没有人敢用。
雷前治说,无熟料水泥,少熟料水泥实际上就是矿渣水泥。在上个世纪,不仅我们国内研究,国际上也做了很多研究。法国人在上个世纪和本世纪也搞了这种材料,叫“地聚合物”,用水玻璃做激发剂。这其实跟“凝石”是同一类的东西,也是想用来替代水泥。
现在的“凝石”搞了个“凝石A”,实际上就是矿渣水泥。因为它参了30%的水泥熟料,再加66%或67%的矿渣、煤灰,再加碱性激发剂,他们叫“成岩剂”。
当记者问到,“凝石”会推广开来吗?雷前治说,“我觉得很难。结局就是最后老老实实回到生产矿渣水泥上。对于一些已经改立窑生产线为‘凝石’生产线的,那也就老老实实生产矿渣。”雷前治说,“也只有走这条路了。退一步,就只能是来磨矿渣了。”
难脱圈钱之嫌到目前为止,雷前治说,只知道“凝石”申请了两项专利,还有一篇“凝石”和循环经济的论文。除此之外,也没有见到过其他的检测和鉴定之类的材料。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全国各地的200多家企业签约要生产“凝石”。
中小企业似乎在行业的生存威胁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但这根稻草不是白抓的,在蓝资凝石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项合作意向书中,规定加盟企业向蓝资公司交加盟费,设计生产能力20万吨/年,交纳加盟费200万元,然后每增加10万吨,就增加100万加盟费。
据了解,一般的小型企业生产规模是二三十万吨,中型企业是50万吨。如果按照他们这种收取加盟费的方法计算,就按每家上20万吨计算,200家企业就是4个亿。“光加盟费一项就可以拿到4个亿。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他们融资的手段。”
不过,让企业掏钱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这些面临生存困境的企业。有些企业前脚签了协议,后脚就来到了中国水泥协会,都是厂长带队来咨询。雷前治说,签协议无可非议,但一定要慎重。作为协会,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会员单位负责,如实地反映情况。
对于水泥这种特殊材料,需要强制性的行业标准,也需要生产许可证,在没有什么相关手续和足够检测验证报告的情况下就招加盟,雷前治说,这很不正常。
有人质疑,以往就有这个圈钱模式。
圈到了钱,所谓的“凝石”,根本生产不出来,就只有生产矿渣水泥了。
影响了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凝石”
替代水泥这是个炒作。雷前治说,在这个炒作中,受损的是我们国家和企业。尤其影响了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这与我们国家整个宏观调控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本来通过行业结构调整洗牌,一方面,大力发展代表先进生产能力的新型干法,另一方面让落后生产能力及时退出市场,这样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而现在去扶持中小水泥企业,跟市场竞争,实际上给结构调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现在中国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但是要是不甘心,落后工艺还想在里面投钱,可能是投得越多,赔得越多。这是180年水泥工业生产历史发展的结果。
雷前治说,可以这么说,现在蓝资建立起来这些小规模的矿渣、粉末渣厂,肯定竞争不过长治这种大型的现代化钢铁厂,而且,它还是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中整改的对象。
我们的院士“功不可没”
在“凝石”面前,中小水泥企业为什么会那么狂热?诚然,“急病乱投医”,是一个因素,雷前治说,我们的21位院士的联名推荐也是“功不可没”。有了21位院士的联名推荐,才产生出这么大的轰动。而这21位院士中,大部分是搞地质的,没有搞材料的。
因此,可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他们的误导,误导了水泥行业。因为,对于这么一个很偏的技术,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知道。
院士,象征着权威;院士,也是我们国家的国宝。院士都说了,老百姓能不信?但院士不是万能的。雷前治说,隔行如隔山。一个领域的权威,不见的是另一个领域的权威。这从而反映出了目前存在的深层次体制问题,运转机制问题,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凝石”不可能替代水泥
雷前治说,“我敢断言,‘凝石’不可能替代水泥。”
雷前治说,协会曾经提出过建议,在材料这个领域里,希望能慎重,在应用方面,能不能先做点试验,没有长期的工程试验数据,想推开是很难的。
在2004年,“凝石“的有关人员来找过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的领导。接待的领导建议,在材料领域,要想推开的话,要有强制性标准,以及大量长期的工程应用数据,去证明它们能在结构工程中应用,才可能大面积推开。但是,他们并没有听取。
世界上任何一个科学成果,从发明、成长、壮大、全面推开,首先得让人们了解,是什么东西,怎么生产,怎么运用。雷前治说,一项新技术、新发明,应该有一系列的论文,让同行专家们鉴定。作为一项新技术,保密到那个程度,生产领域不知道怎么生产,应用领域不知道怎么应用,怎么推广开来?
雷前治说,并不是要把它说的一无是处,“凝石”也应该有很多优越性,比如它的强度,可以在一些非结构工程中应用,但要马上用在结构工程中,替代水泥,那是不可能的。
来源:中华建筑报
最近,出差回来的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办公室的电话不断,邮箱里的邮件爆满。他说,一回来,打开邮箱吓了一跳,外国的朋友,纷纷致E-mail给他,“你们中国出了个‘凝石’,到底是怎么回事?”“凝石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不解的岂止是外国人,国内的很多人也在疑惑,包括一些水泥企业,更包括一些已经签约要上“凝石”生产线的中小企业,都还不解,纷纷来电话、登门请教。
那么,作为中国水泥协会的领导,作为搞了一辈子水泥的专家,面对着“要替代水泥”的“凝石”引起的国际影响,他再不能沉默了。
日前,雷前治对于“凝石”以及“凝石”现象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
“凝石”的退路是矿渣水泥
近日,一批建筑及相关行业的老专家相继发表文章,提出了对“凝石”的看法,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可以说,凡是对建筑材料有研究的专家,几乎都持了反对的意见。老专家们都认为,“凝石”不是新技术,也不是新水泥品种。雷前治说,他认同专家的观点。
他认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国内就有人对矿渣等开展过一系列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表明,用一种碱性的材料,像石灰、石膏、水玻璃等做激发剂,磨细的矿渣、粉煤灰等被激活以后,能够产生很高的强度。在过去水泥比较紧缺的时候,曾经应用过,但是在应用中发现有很多缺陷,所以用碱作激发剂的材料,在结构工程中,可以说没有人敢用。
雷前治说,无熟料水泥,少熟料水泥实际上就是矿渣水泥。在上个世纪,不仅我们国内研究,国际上也做了很多研究。法国人在上个世纪和本世纪也搞了这种材料,叫“地聚合物”,用水玻璃做激发剂。这其实跟“凝石”是同一类的东西,也是想用来替代水泥。
现在的“凝石”搞了个“凝石A”,实际上就是矿渣水泥。因为它参了30%的水泥熟料,再加66%或67%的矿渣、煤灰,再加碱性激发剂,他们叫“成岩剂”。
当记者问到,“凝石”会推广开来吗?雷前治说,“我觉得很难。结局就是最后老老实实回到生产矿渣水泥上。对于一些已经改立窑生产线为‘凝石’生产线的,那也就老老实实生产矿渣。”雷前治说,“也只有走这条路了。退一步,就只能是来磨矿渣了。”
难脱圈钱之嫌到目前为止,雷前治说,只知道“凝石”申请了两项专利,还有一篇“凝石”和循环经济的论文。除此之外,也没有见到过其他的检测和鉴定之类的材料。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全国各地的200多家企业签约要生产“凝石”。
中小企业似乎在行业的生存威胁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但这根稻草不是白抓的,在蓝资凝石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项合作意向书中,规定加盟企业向蓝资公司交加盟费,设计生产能力20万吨/年,交纳加盟费200万元,然后每增加10万吨,就增加100万加盟费。
据了解,一般的小型企业生产规模是二三十万吨,中型企业是50万吨。如果按照他们这种收取加盟费的方法计算,就按每家上20万吨计算,200家企业就是4个亿。“光加盟费一项就可以拿到4个亿。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他们融资的手段。”
不过,让企业掏钱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这些面临生存困境的企业。有些企业前脚签了协议,后脚就来到了中国水泥协会,都是厂长带队来咨询。雷前治说,签协议无可非议,但一定要慎重。作为协会,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会员单位负责,如实地反映情况。
对于水泥这种特殊材料,需要强制性的行业标准,也需要生产许可证,在没有什么相关手续和足够检测验证报告的情况下就招加盟,雷前治说,这很不正常。
有人质疑,以往就有这个圈钱模式。
圈到了钱,所谓的“凝石”,根本生产不出来,就只有生产矿渣水泥了。
影响了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凝石”
替代水泥这是个炒作。雷前治说,在这个炒作中,受损的是我们国家和企业。尤其影响了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这与我们国家整个宏观调控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本来通过行业结构调整洗牌,一方面,大力发展代表先进生产能力的新型干法,另一方面让落后生产能力及时退出市场,这样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而现在去扶持中小水泥企业,跟市场竞争,实际上给结构调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现在中国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但是要是不甘心,落后工艺还想在里面投钱,可能是投得越多,赔得越多。这是180年水泥工业生产历史发展的结果。
雷前治说,可以这么说,现在蓝资建立起来这些小规模的矿渣、粉末渣厂,肯定竞争不过长治这种大型的现代化钢铁厂,而且,它还是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中整改的对象。
我们的院士“功不可没”
在“凝石”面前,中小水泥企业为什么会那么狂热?诚然,“急病乱投医”,是一个因素,雷前治说,我们的21位院士的联名推荐也是“功不可没”。有了21位院士的联名推荐,才产生出这么大的轰动。而这21位院士中,大部分是搞地质的,没有搞材料的。
因此,可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他们的误导,误导了水泥行业。因为,对于这么一个很偏的技术,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知道。
院士,象征着权威;院士,也是我们国家的国宝。院士都说了,老百姓能不信?但院士不是万能的。雷前治说,隔行如隔山。一个领域的权威,不见的是另一个领域的权威。这从而反映出了目前存在的深层次体制问题,运转机制问题,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凝石”不可能替代水泥
雷前治说,“我敢断言,‘凝石’不可能替代水泥。”
雷前治说,协会曾经提出过建议,在材料这个领域里,希望能慎重,在应用方面,能不能先做点试验,没有长期的工程试验数据,想推开是很难的。
在2004年,“凝石“的有关人员来找过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的领导。接待的领导建议,在材料领域,要想推开的话,要有强制性标准,以及大量长期的工程应用数据,去证明它们能在结构工程中应用,才可能大面积推开。但是,他们并没有听取。
世界上任何一个科学成果,从发明、成长、壮大、全面推开,首先得让人们了解,是什么东西,怎么生产,怎么运用。雷前治说,一项新技术、新发明,应该有一系列的论文,让同行专家们鉴定。作为一项新技术,保密到那个程度,生产领域不知道怎么生产,应用领域不知道怎么应用,怎么推广开来?
雷前治说,并不是要把它说的一无是处,“凝石”也应该有很多优越性,比如它的强度,可以在一些非结构工程中应用,但要马上用在结构工程中,替代水泥,那是不可能的。
来源:中华建筑报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温家宝: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
- 《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
- 央行三年来首次降息25个基点
- 坚决遏制新增产能,加快水泥产业转…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国企改革方案出台倒计时 意见已递…
- 河北保定将承接北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
-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7793.…
- 新形势下的五年规划方案该何去何从?
- 发改委王建:实现GDP增速7.5%有难度
- 中国经济上半年将呈现“前低后稳”…
- 京津冀一体化:产业企业如何谋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