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报告称11个行业产能过剩 通缩笼罩2006
2006年刚刚开局,通货紧缩再度成为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1月5日公布的2006年货币政策主要调控目标,揭开了新年预防通缩的序幕;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1月12日发布的主题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通缩考验”的报告,似乎意味着各方对于通缩的微妙共识。
“现在还不是通缩。严格地讲,连续2个季度以上物价负增长才形成通缩,而我们所说的通缩是指中长期的趋势。”报告执笔者、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王小广研究员如是说。
统计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自从2004年7、8月份创下6年多的峰值(5.3%)以来,就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005年1-11月份,CPI累计同比仅上涨1.8%。
报告称,2006年对通缩的担忧,主要来自于钢铁、汽车、电解铝等11个行业的产能过剩。
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指出,“如果这种产能过剩的局面进一步演进,通缩的压力会加大。”
专家们称,尽管今明两年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不大,但从已经确定的2006年财政、货币政策主要目标,以及收入、产业、价格等多项调控手段来看,预警防范中长期通缩,已经成为央行、发改委等部门的共识。
总量、结构“双防”
2006年,作为“十一五”期间实施财政、货币政策“双稳健”的第一年,其总量、结构同时防范通缩的意图显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家刘国光曾表示,“双稳健”作为一种“中性”的宏观政策,它强调“有保有压,有紧有缩,上下微调,松紧适度”,其本质是“双防”,既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滋长,又预防通货紧缩趋势的重现。2004年投资过热时防通胀,而现在产能过剩则转向防通缩。
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06年货币政策主要调控目标,两个个主要指标是:2006年M1(狭义货币)增幅调高到14%,M2(广义货币)增幅目标调低到16%。这与过去两年M1和M2基本同步大为不同。2004年M1和M2同时同比增长17%,2005年M1、M2增长15%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彭兴韵博士指出,“央行的新目标意味着,过去的防通胀政策已经转向防通缩。“他说,因为过去央行不得不用大量人民币对冲外贸顺差,M2增幅远高于M1,同时居民和企业储蓄大量增加,大量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出现“空转”。导致M1/M2(货币的流动性)比例逐步降低,银行大量资金贷不出去,经济增长中存在着紧缩压力。
根据央行报告,截至2005年11月末,作为定活期存款为主的M2同比增长18.3%,远远大于现金加活期存款M1同比增长12.7%的速度。此种情况,在1995、1996年,以及2001年5月都出现过。这些年份以后,中国都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增速下降、物价负增长现象。比如1998、1999年、2002年,甚至根据普查调整后的GDP增速也只有7.8%、7.6%、9.1%,相应的CPI分别为-0.8%、-1.4%、-0.8%。而现在M1的增速调高,意味着将降低定期储蓄,刺激消费。
除了货币政策从总量上预防整个经济进入通缩以外,作为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某些方面,也将对已经出现的11个产能过剩行业进行调控,严防过剩加剧。
来自发改委的消息称,按照“有保有压”的要求,除了货币信贷对于不同行业区别对待以外,财政政策也将从征收资源税和暴利税,以及取消部分采矿行业出口退税、征收出口关税等方面,抑止产能过剩行业的快速增长。
同时,国家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多项行政政策,也将对高耗能过剩行业采取多项政策调控。
这方面,行政政策包括加强安全监管和实施较高的安全生产条件,关闭不合乎条件的能源矿井。法律方面有列入议事日程的《能源法》、提到议事日程《石油法》等。产业政策包括加快制定和修订煤炭、铜、电解铝、电力等行业新规范等,以提高过剩行业的准入门槛。
另一方面,目前整个工业行业的丰厚利润,也为调控提供了财务方面的准备。
统计显示,2005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464亿元,同比增长20%,低于2004年全年约40%的增幅。国务院西部办副主任曹玉书把这种趋势称为“理性回归”。
收入、价格政策对冲通缩
尽管中国存在着行业产能过剩、部分工业企业亏损严重的通缩压力,但同时也存在着公共服务品价格上调的通胀压力。国家放开资源产品、服务性产品价格政策,将有利于对冲物价的下降;同时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将有望于今年年底逐步显现。这些都有利于消费增长、遏制物价下滑。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平在全国物价局长会议上表示,2006年,将在石油、电、水、天然气、煤炭、土地价格等六个方面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这有利于提高资源的效率。
事实上,去年年底以来,公共产品价格、服务价格、各种资源价格提升和放开的步伐,似乎正在加快。
2005年11月14日,全国多个城市同日提高了居民供暖价格;2005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2006年1月1日,电煤价格在2006年全国电煤产需运衔接会议上被宣布放开。
2006年1月7日,国家能源局官员许永盛表示,燃油税仍将择机而出。此前2005年以来,发改委先后6次调整了国内成品油(包括1次降价)价格,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出厂价每吨累计分别上调650元、550元、1030元,上涨幅度为17.3%、16.5%和27.7%。
此外,建设部也多次宣称,水价也存在持续上涨的可能。
在国家调整公共产品和资源价格的同时,国家统计局也调整CPI权重。
按照每5年一次的例行调整,国家统计局从2006年1月1日起调整CPI中8大行业所占的权重,其中能源类所占比重将被上调,以反映目前居民汽车消费上升的趋势。此外服务类和房地产类价格在指数中所占权重将越来越高,而食品类所占比重则将趋于下降。
王小广称,在CPI分类中,一直存在“两张皮”的问题,一方面是耐用消费品价格持续下降,另一方面是公共产品以及各种服务产品价格持续上涨。CPI权重调整后,将会重新反映物价。
不过,收入政策的调整,将是本轮对冲通缩的点睛之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透露,增加收入方面的重要政策目前已经启动。他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高,使多数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2006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也要提高;国家正在建立和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标准的最低工资制度。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另一个对冲通缩的釜底抽薪之举,是调高整体工资水平。谢伏瞻透露,1月1日起《公务员法》开始生效,相应的工资调整应该有明确的时间表。根据经验,公务员工资调整以后,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自筹资金、自筹自支的单位将分别调高收入,相应也会影响国有企业的工资浮动。这样,从整个收入来看,在2006年会有一个明显的增加,此举会有效地刺激国内需求、防止通缩。
出口成最大风险
不过,专家们担忧,影响整个经济增长、加剧行业过剩、加大通缩压力的最大阴影,最有可能来自出口。
王小广指出,“2006年最不确定的因素是出口”。因为中国已经连续多年增幅在30%,在如此大的基数上,今年可能很难继续保持如此高的增幅。“若没有了这一块,国内的行业过剩问题将更加突出,通缩压力会加大,经济增幅将降低。”
海关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进口6601.2亿美元,增长17.6%,贸易顺差达到1018.8亿美元。其中,外贸顺差、净出口对于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对于GDP的贡献约有3个百分点以上。
对于2006年出口增幅有可能放缓,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统计局等多个权威预测机构都持相同的观点。
他们预测认为,出口增幅将比上年有较大回落,进口增幅则会有所回升。2006年出口额的增长率将在12.6%-27%,进口额增长率将在16.2%-20%。此前其预测的2005年出口额、进口额增长率分别为25.7%-30.5%和16.1%-19%,与实际情况吻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组专家李金华指出,2006年的出口速度将在12.6%左右,实际贸易顺差将减少。主要原因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在纺织品、农产品等方面的贸易摩擦加大,政策应对此作出调整。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的解释是,从去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2%后,由于财务影响的测算要滞后6个月份,因此人民币对国际收支的调整作用将在2006年开始显现,进而影响贸易顺差。
不过,尽管出口增幅放缓意味着外需增长不力,但是刺激国内以消费为代表的内需却有新的说法。
有分析说,目前整个经济的消费所占比例过低,主要是政府、企业储蓄率偏高。例如财政收入持续超过GDP增长,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占整个GDP接近20%。而居民的储蓄占整个国民的储蓄比重,近几年出现了稳步下降的趋势。不少居民现在开始转向负债,比如住房80%是通过银行贷款,还有汽车这样类似的新型消费。因此增加消费的最主要力量应该是政府和企业,而非居民消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温家宝: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
- 《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
- 央行三年来首次降息25个基点
- 坚决遏制新增产能,加快水泥产业转…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国企改革方案出台倒计时 意见已递…
- 河北保定将承接北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
-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7793.…
- 新形势下的五年规划方案该何去何从?
- 发改委王建:实现GDP增速7.5%有难度
- 中国经济上半年将呈现“前低后稳”…
- 京津冀一体化:产业企业如何谋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