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从需求上抑制商业银行信贷过快投放
自3月18日起,央行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对此,部分商业银行人士认为,包括此前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的意图非常明显,对商业银行而言,主要是从需求上抑制信贷增长过快。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来源仍以利差为主,出于盈利需要及多年来奉行的早投放、早收益的信贷获利原则,每年前几个月都是信贷投放高峰期。特别是许多银行相继上市以及企业、社会对资金的旺盛需求,今年以来,银行的信贷投放势头更猛。央行加息后,企业及社会的资金使用成本加大,贷款会变得更加慎重,从用款源头上抑制了对资金的需求,反过来会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
至于加息能否抑制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业内人士普遍持不同观点。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因为我国短期利率较低,特别是同业间拆借市场、央行票据市场利率长期较低,致使资金长期以来供大于求。只要银行放出贷款,就能获得利差收益,因此加剧了银行流动性过剩。此次利率上调,只是将利率曲线上提,并将影响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使社会用款需求减弱,而并不能抽走银行的流动性。此外,此次加息对市场也会在心理上造成一定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此次加息幅度有限,加上各界对加息影响已有所消化,但商业银行仍然需要在两方面引起警惕,避免加息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是银行资产与负债会产生错配。由于加息后存款立刻按新的利率水平执行,而贷款要等到老贷款到期后才能实行新的贷款利率,因此,银行资产与负债会产生错配,使银行损失部分利润。这就要求银行在一段时间内要控制好流动性,尽量减少贷款,防止更多的利润损失。二是要特别注重资产质量。加息后,企业的盈利空间必然受到压缩,特别是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行业受到的影响更大。一旦资金链条出现问题,实力较弱的企业可能不能及时还贷、履约,进而给银行的开发贷款造成损失。银行要特别注意这些企业的信用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
而在零售业务领域,受加息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住房按揭业务。业内人士指出,央行历次加息,都使许多住房按揭客户因为借贷成本加大而提前还款,同时也使一部分消费者延后使用贷款。与此同时,加息也给确实有消费需求的客户带来了更多的负担。在此情况下,能够锁定利率上涨风险的固定利率房贷显示出了优势。最早推出固定利率房贷业务的光大银行今年又推出了金额组合和期限组合两种固定利率房贷,最长期限可达30年,客户几乎免除了利率上涨风险。业内人士指出,与开发性贷款风险不同,加息后,个人房贷业务尤其要注意防止操作风险重新抬头。
能否达到引导货币信贷和投放的合理增长,以及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等目标?业内人士指出,结合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央行今后有可能进一步打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组合拳”。在此形势下,资金使用成本必然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必须加快转型步伐,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开拓新的盈利空间。
来源:金融时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温家宝: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
- 《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
- 央行三年来首次降息25个基点
- 坚决遏制新增产能,加快水泥产业转…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国企改革方案出台倒计时 意见已递…
- 河北保定将承接北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
-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7793.…
- 新形势下的五年规划方案该何去何从?
- 发改委王建:实现GDP增速7.5%有难度
- 中国经济上半年将呈现“前低后稳”…
- 京津冀一体化:产业企业如何谋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