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水泥热点区域市场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把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作为水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为此,2006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大型企业(集团)名单的通知》,该“通知”首次公布了60家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有关部门将从项目核准、土地审批、信贷投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国家支持大型水泥企业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水泥企业之间大规模战略重组提供了先决条件。在此背景下,2007年各大水泥集团加大了并购重组力度。中国建材组建的南方水泥公司的横空出世,气势磅礴,令各方为之惊叹;各投家对两广市场的再度垂青、中联、山水二分山东天下、东北市场鼎立之势也可圈可点;而已为行业龙头的海螺也在寻求新机遇,意欲布局全国。
新一轮的市场整合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金融资本大规模介入是最明显的特征。金融资本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水泥企业资金瓶颈。另外,市场的持续升温也为企业扩张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市场走好,也吸引各大投家再度出手。
金融资本涌入 推动市场整合规模升级
内地、香港股市的火爆,使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大规模融资变为。流动性过热、人民币升值,促使国际金融资本大量涌入国内,私募基金纷纷投资水泥企业。金融资本的介入推动了市场整合规模升级。
近日,中国建材集团利用从香港股市融得巨资,投巨资组建南方水泥集团,总投资预计达100亿元。南方水泥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重组联合等方式,在东南经济区四省一市(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实现一亿吨产能,市场份额达到30%。
中国建材此举让业内人士为之震惊,南方公司无论是并购规模、资金投入上,还是在并购方式上,都开创了我国水泥企业并购的先河。在资金筹集上,中国建材在香港市场,实施闪电配售,成功增发1.5亿股H股,募集资金约27亿港币,为此次重组作了资金准备;在并购方式上,中国建材采取了吸收合并的方式,先后与18家水泥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和意向,重组完成后,水泥生产线达到42条,生产规模达到3,000万吨。
中国建材进入东南地区会加快推进该地区的市场整合速度,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这一快速、大规模的并购必将引起巨大的连锁反映,它将大大推进、提升、加快市场的整合,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企业并购重组将会出现。
海螺水泥、冀东水泥也将通过A股市场,分别增发2亿、2.5亿新股进行融资。海螺水泥增发价格在50元左右,融资将有望过百亿。如此大规模的融资,对海螺水泥兼并收购,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整合十分有利。
利用国际金融资本融资也是今年一大亮点。日前,国际私募资本巨头KKR宣布投资平顶山天瑞水泥有限公司,入股资金加上外资银行的长期贷款共4.5亿美元。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民营企业引入的最大一笔融资,也是KKR在中国的第一单直接投资业务。
天瑞集团是自1994年开始承包经营水泥厂而逐渐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2006年,其旗下的天瑞水泥有限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净利润约1.6亿元。有KKR强大的资金支持,天瑞集团将有能力完成对河南市场的整合,同时参与辽宁市场竞争。
除此之外,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集团有意出资6亿元收购浙江第二大水泥企业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5%的股权。此前,高盛集团曾出资收购蒙西水泥40%股权。还有四川金顶与美国泰山投资亚洲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这仅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近日,四川金顶控股股东浙江华伦集团,以6.3亿元现金收购秦岭水泥,对于一个目前总资产23亿元的民营企业来说,是近三成的身家,这不得不让人猜想,华伦集团背后一定有金融资本的支持。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将会发释放出极大能量,从而推动我国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市场整合步伐。
市场持续升温 为大企业整合市场提供良好机遇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为水泥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2000年开始,水泥市场开始走好,至今已持续近七年,期间仅经历了2005年的短暂调整。这七年间,我国水泥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由2000年的不足15%,提高到2006年的50%以上。市场持续升温也为大企业扩张提供良好机遇,大型水泥企业快速成长起来,企业集中度大幅提高,2006年全国前十名的水泥企业产能约占全国的15%。以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新水泥为首大型水泥企业脱颖而出。
2003、2004年华东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水泥工业的销售利润率同步增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螺把握经济发展周期的规律,领先经济发展,在2001年开始大规模建线,在2003、2004年获取了高额收益。由于建设投产超前,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当2004年市场出现下滑后,海螺放缓了大规模扩张的步伐,同在该市场区域的其他企业新建生产线的时间较海螺明显滞后。由此可以看出海螺在把握市场周期方面非常到位,掌握的信息也和市场对称,就像股市高手在股市的表现,牛市到来之前提前建仓,在牛市中赢得大满贯,熊市到来前果断减仓,规避市场风险,可以说这是海螺盈利原因最为形象的写照。
海螺在做透华东市场之后挥戈南下开始开拓华南市场,其进入时正值华南市场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销售利润率处于高位时期,由于海螺具有规模和成本优势,使其在华南市场再次获取丰厚利润。2005年以后,在华东水泥市场走势低迷的情况下,海螺又抓住国际水泥市场需求旺盛的机遇,扩大出口,从国际市场再获利润。由此可以看出,海螺审时度势,没有将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而是采取了“组合”投资的策略,分散了区域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规避了市场风险,保证了其盈利的稳定性。
目前海螺在华北、西北和中原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采取参股、控股等资本运作方式,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在“十一五”期间,预计水泥和熟料产能都将超过1亿吨,在安徽的市场份额将达到70%,在广西、江西、湖南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5%以上,在江苏、浙江、广东的市场份额将接近20%。
冀东水泥:布局已定,市场启动,强势推进
华东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成就了海螺,而如今冀东同样面临着极大的机遇。曹妃甸、天津滨海开发区、南堡大油田的开发建设,将为该区域带来旺盛的水泥需求,预计需求量每年在1,000万吨左右,再加上京、津、唐地区的水泥需求量,无疑使该地区的水泥在今后几年内持续热销,冀东将是该区域水泥供应商中的最大受益者。
近一时期以来,冀东水泥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在河北,2007年6月7日冀东水泥丰润三期项目——3条4500 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
在陕西,冀东海德堡(扶风)水泥有限公司二期工程,2007年7月18日在陕西省扶风县举行了奠基仪式。冀东海德堡(扶风)水泥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预计总投资6亿元,包括5000 t/d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和低温余热发电2个项目, 计划2008年8月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企业年利润预计可达1.5亿元,实现税金8,000余万元。到“十一五”末,冀东海德堡(扶风)水泥有限公司熟料水泥年产能可望达到500万吨,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水泥企业之一。这对于优化陕西水泥工业结构,促进陕西水泥行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2007年6月28日上午,冀东水泥和德国海德堡联合投资的(泾阳)水泥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开工。
在吉林,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与永吉县政府就在黄榆乡建设两条4500 t/d带纯低温余热发电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正式签约。这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不论投资规模及产能,都是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吉林省建设的4个项目中最大的。该项目分两期完成,其中一期工程及共用配套设施将于2008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3月竣工投产;工程开工后,适时决定开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及水泥制成生产线,初步计划到2010年第二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全部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年产熟料310万吨,计划年产水泥450万吨,年产值达10亿元,年创利税2亿元。
在辽宁,冀东水泥两条5000 t/d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日前在辽宁省辽阳市签约。这项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年产熟料350万吨、水泥450万吨的项目,是由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与辽阳市弓长岭区共同建设的。
在新疆,日前,新疆精河县与河北省冀东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骨干企业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10亿元建设一条3200 t/d水泥项目。
持续繁荣的市场,将为冀东水泥进行规模扩张,带来良好的机遇。预计到2010年,公司在华北地区的水泥产能将增加到3,000万吨左右,在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等进一步扩大水泥产能。“十一五”期间,公司计划投资百亿元,建设十几条4000 t/d以上生产线,水泥总产能将达到6,000万吨以上。
华新水泥:苦练内功 东山再起
“十五”期间,华新水泥制定的“十字”发展战略,实施的并不顺利,加上对豪西盟的定向增发迟迟不能获批。为此,华新水泥及时调整战略,立足湖北,主攻中南地区公司,将主要水泥产能集中在湖北。预计到2007年底,湖北水泥产能达到1,471.8万吨/年,占公司总产能的80%。(据9月29日数字水泥网报道: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已批准通过“关于华新水泥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向Holchin B.V公司发行股票”。具体的持股数量比最初方案减少近一半。每股价格比原来也提高了近3倍,增发价格充分体现了华新水泥的公允市场价值。
与此同时,公司苦练内功,实施内部精细化管理。近年来公司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致力于内部管理的精细化,促使内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成本费用控制能力得以加强,三项期间费用率已由03年23.6%逐渐降低至06年17.5%。
通过调整战略和提高内部管理,公司07年上半年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公司公布的07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71亿元,同比增长34.72%;实现净利润10,958.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4.64%;基本每股收益0.33元。
“十一五”期间,华新水泥将在“十五”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通过新建、扩建、并购等多种模式,在公司目标市场上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到“十一五”末期,公司将在华中区域形成熟料产能2,615万吨/年、水泥产能4,590万吨/年;在华东区域形成熟料产能220万吨/年、水泥产能550万元;在西部区域熟料产能282万吨/年、水泥产能400万吨。“十一五”期间,公司新增熟料产能55000 t/d,建设大型水泥粉磨站,能力660万吨/年,混凝土搅拌站360万方/年。
由于湖北水泥市场需求旺盛,华新的老对手葛洲坝水泥又卷土重来,挑战华新,投资建设8条生产线,与华新争夺省内市场。
除上述企业之外,中材集团、亚泰集团、金隅集团、华润集团、台湾水泥等企业也都在加紧扩张,通过新建和兼并收购,迅速扩大规模。
与之相反,拉法基、豪西盟、海德堡等外资企业扩张步伐正在放慢。有关政府部门对外资并购审批从严,是影响了外资大规模并购行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水泥股价大幅上涨,企业估值过高,也导致了外资企业开始对并购采取观望态度。
区域热点市场频现 各大投家再度出手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向中西部转移,固定资产投入加大,水泥需求上升,中西部出现了一些水泥产销量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另一方面,各地加大淘汰落后水泥生产力的力度,为新型干法水泥发展腾出发展空间。受这两个因素影响,过去发展较慢,落后生产力比重大的地区成为人们关注焦点,也吸引大量投资者进入,参与市场整合。
各大投家瞄准产能淘汰空间 快马加鞭抢占“两广”市场
“十五”期间,海螺、台泥、华润、中国中材在进入两广后,使得两广成为国内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继“浙江现象”之后,又掀起了“广东现象”的大讨论,许多看不懂又不愿看到的现象都成为事实。在引发“广东现象”大讨论后,新建项目有所放缓,新增产能被市场逐步消化,落后产能的淘汰节奏也在加快。但在进入2007年二季度后,两广地区水泥市场价格开始小幅攀升,从而使得市场信心得到极大加强,而落后产能淘汰节奏的加快使得各大投家再次看好两广市场,快马加鞭的抢滩登陆正在进行中。
据悉,目前中材集团与广东亨达利集团计划投资40亿元,在云安六都、云城都杨、罗定等地共建8条4500 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加上中材亨达利及其郁南分公司、云浮天山等水泥企业现有的生产规模,总规模将达到年产2,100万吨;华润水泥在广西封开投资39亿元人民币,兴建6条4500 t/d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并配套建设6座9万千瓦余热发电站及一个2,000吨级深水码头;而西班牙太平洋东方公司在广西投巨资(60亿元人民币)拟建一个1,200万吨的水泥基地。
广西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将水泥作为地方的支柱产业,复制海螺沿江模式,通过西江将水泥送往珠三角、港澳地区,发展前景看好。但广东有所不同,广东属经济发达地区,煤炭已成为发展水泥工业的严重瓶颈,加上运输成本提高及环境保护压力都将会制约广东水泥市场的发展,继续大规模投资后果堪忧。
中联、山水二分山东天下
山东是我国水泥产量最大的省份,2006年水泥产量达到1.66亿吨,但立窑产量比重高,在60%左右,因此,淘汰落后产能将成为山东水泥工业面临的艰巨任务。
2006年,山东新型干法生产线55条,熟料产能5,703.09万吨;其中,山水集团有11条生产线,熟料产能1,168.70万吨;中联水泥收购泰山后,最近又和德州大坝水泥签约,拥有9条生产线,熟料产能930万吨,两家的产能超过2,000万吨,占全省新型干法熟料产能的40%。山水的生产线主要分布在铁路干线胶济线以北,中联生产线主要分布在鲁南枣庄一带,但随着青州生产线投产、泰山收购和德州大坝的加盟,其市场在向北推进。
目前山东落后水泥产能淘汰和企业间并购重组都在抓紧进行,以山水和中联两家企业为龙头的市场整合已成大势所趋。
东北市场被切割 鼎立之势初现形
长期以来,东北水泥市场一直比较封闭,致使当地较长时间内大型水泥企业的数量几乎为零,随着冀东水泥的进入和亚泰集团的崛起,逐渐改变了这一格局。
2000年冀东水泥开始进入东北市场,目前在该地区形成较强实力,产能接近500万吨。2006年,亚泰集团兼并哈尔滨水泥厂,在东北的熟料产能达到500万吨以上,成为该地区最大的水泥企业。随后,外资海德堡和CRH也陆续进入该市场,海德堡控制辽宁工源80%的股权,CRH收购黑龙江小岭,继而参股26%亚泰。在行业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天瑞、金刚、宾州趁虚而入,在东北市场夺得一席之地并进入全国水泥60强企业之列。目前东北市场被上述几家企业切割为三块,即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各省企业的生产布局如下:黑龙江市场主要被亚泰、CRH和宾州所控制,吉林市场主要被亚泰/CRH、冀东和金刚所控制,辽宁市场则主要被天瑞、冀东和海德堡/工源所控制。由此可以看出,东三省的水泥市场出现鼎立之势,但目前该地区仍主要是国内大企业集团所关注的焦点,外资海德堡和CRH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对于这一正在启动的市场,整合难度比较大,未来市场格局如何变化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湖南成为新型干法水泥投资热点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湖南承接沿海和内地的区位优势凸显出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是湖南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2006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0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60%。2007年度,湖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370亿元左右,投资规模持续两位数增长,极大地拉动了对水泥的需求。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水泥产量增长20%,水泥价格已是“淡季已旺,旺季更旺”。江西、广东、广西、湖北等地水泥陆续进入湖南市场,湖南由传统的水泥外销大省,转变成为眼下的外省水泥销售市场。无论本省投资者,还是外省投资商,纷纷在湖南攻城略地,投资新型干法水泥项目。
由于湖南干法水泥发展滞后,近年来湖南已成为省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目标。湖南省的韶峰集团、金磊水泥公司、印山水泥公司、洪城水泥公司、东方水泥公司等优势企业,新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相继投产。
安徽海螺集团旗下的湖南双峰海螺水泥公司,去年实现利润9,000万元,创利税1.298亿元,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海螺集团各水泥企业中名列前茅。如此丰厚的投资回报,极大地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今年湖南双峰海螺水泥公司第二期、湖南雪峰海螺公司、湖南石门海螺公司三条4500 t/d生产线相继开工兴建。
中国建材集团与湖南省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组湖南韶峰水泥集团公司。中国建材集团以湖南韶峰水泥集团公司为基地,在湖南投资30亿元,用于新建多条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形成2,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产能。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9月27日下午,中国中材集团又与湖南省政府在长沙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材集团将投资34亿元,在湖南省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产业。至此,作为中国建材业两大央企的中材集团与中国建材形成对峙华中之势。
浙江新星兆山水泥集团的兆山宁乡水泥公司2500 t/d生产线、浏阳水泥公司5000 t/d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湖北华新水泥集团岳阳华新200万吨粉磨基地、湘潭华新300万吨粉磨基地陆续建成投产。我国台湾国产实业公司在涟源市5000 t/d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此外,西北市场也正在启动,特别是陕西市场。陕西省水泥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大规模的水泥生产基地建设正在进行,企业竞争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大企业集团已建和“十一五”期间新建的新型干法生产线达20条,其中4000 t/d以上生产线有11条。
本地企业秦岭、尧柏、众喜和声威,外资背景企业冀东-海德堡、意大利水泥云集该地区。冀东-海德堡、声威最具规模优势,到“十一五”末,水泥产能都有望达到1,000万吨;其他3家产能也会在500万吨左右。
9月25日的一纸公告让竞购*ST秦岭(600217)的其他投资者止步,作为浙江资本,华伦集团以6.3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成功入主,成为ST秦岭的第一大股东。一度甚嚣尘上的秦岭水泥重组一事尘埃落定之时,原先被普遍看好的海螺水泥、中材集团等并未站在“买家”席位上,此前未在相关报道中露脸的浙江民营企业华伦集团突然以胜利者的姿态被陕西省铜川市国资委相中,但随即有媒体表示异议。
今后几年,陕西水泥工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10年陕西的水泥产量将达到4,000万吨,目前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为1,600万吨,落后水泥淘汰后还存在800万吨,到“十一五”末,还有1,6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的增长空间。
关中地区是陕西省的工业经济带,是率先发展的地区;陕北延安、榆林地区正在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将会呈现跨越式发展;陕南地区为自然保护区,会有突破性发展。可以说,“十一五”期间,陕西省水泥市场是一个具有成长性、快速发展的市场。
市场整合要稳步推进 谨防出现“浙江现象”
“T”型发展战略模式造就行业龙头海螺集团,吸收合并战略模式成就了水泥航母中国建材,两家企业都创造出了水泥企业高速扩张的奇迹,促进了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整合。两家企业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抓住历史机遇,顺应经济发展规律。
海螺集团抓住我国新一轮经济启动、水泥需求上升的时机,采取沿江大规模建设生产线,沿海中心城市建立粉磨站T型发展战略,迅速做大作强。海螺水泥的发展战略得到了原国家建材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和贷款上给与优惠。还有一点,海螺水泥市场布局,基本上是围绕国家重点开发地区和重点项目展开,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建材利用国资委做大做强央企,鼓励央企上市融资,要求央企进入行业前三名的有利时机,采用吸收联合的方式,对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进行整合。中国建材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和国资委的支持,与其签署建立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整合区域市场。
因此说,海螺集团、中国建材的做大作强,有其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机遇。对国内企业扩张发展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但是,两家企业的发展模式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企业在借鉴成功经验同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切不可盲目模仿。各地区在市场整合中,也要稳步推进,不可急躁冒进,要防止重蹈市场整合的“浙江现象”。海螺集团和中国建材在高速扩张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对于快速扩张的企业来说,必然会出现问题,关键是能否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现因资金链断裂,被迫出让企业偿还债务局面。
海螺集团在“十五”期间的快速扩张面临人才短缺、资金瓶颈问题。对于人才问题,海螺集团利用其强势文化复制,凭借自身强化培训加以解决。在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上,积极利用国际金融资本,进行资本运作加以解决。
中国建材在资本市场运做非常成功,目前做大问题是如何组建强有力的经营团队,如何提高执行力,在南方市场已经持续三年低迷的背景下,解决盈利问题。
国资委副主任李伟曾指出,我国应积极探索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联合重组。通过以资本为纽带,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发挥区位、技术、资金、资源等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和企业联合,提升整体实力,实现互利双赢。
像冀东水泥这样的地方企业,有多年的经营基础和丰富的水泥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目前冀东水泥正处于开速扩张期,它面临主要问题是如何借助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十一五”期间,冀东水泥的三个市场启动,冀东水泥必须加强资本运作。如何将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的优势集一身是企业扩张的最主要问题。
海螺水泥的扩张经历了2005年的宏观调控,接受了市场低迷、资金短缺考验。中国建材的南方水泥公司还没有如此经历。经营管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说法,经历过三次经济危机而能生存的企业,才是真正优秀的企业。水泥行业是投资回报较低的行业,有较明显的运行周期,适合长期投资。高速扩张的水泥企业只有经历了市场低迷时期,才能真正成为具有抗风险能力的成熟企业。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孔祥忠:标准的约束力与企业的发展…
- 再论当前通用水泥标准修订等若干问题
-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 [两会]今年对电解铝、水泥业实行阶…
- 李克强:今年要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2…
- 月底前各地要出台水泥工业结构调整…
- 孔祥忠:向政府反映行业情况是协会…
- 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征求意见稿
- 孔祥忠:不要在环境问题上妖魔化水…
- 孔祥忠:再次呼吁尽快取消散装水泥…
- 孔祥忠:"无铬化"将成为水泥企业必…
- 乔龙德:经济效益增长回升 遏制过剩…
- 国务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
- 中国建材发布2013年中期业绩
- 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评报…
- 关于举办“2013年中国水泥矿山年会…
- 中国水泥协会组织企业学习反垄断法…
-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
- “中国水泥绿色矿山高级研修班”在…
- 孔祥忠:用碳交易方法化解水泥产能…
- 加快推进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
- 发改委、工信部将出重拳化解产能过…
- 孙星寿:水泥产能不断释放 企业遭…
- 孔祥忠:政府应停止审批一切异地技…
- 工信部:符合水泥行业准入条件生产…
- 工信部下达2013年水泥行业的淘汰目…
- 发改委下放投资审批权排斥水泥等产…
- 汪洋指出:要通过市场竞争加快水泥…
- 雷前治谈中国水泥工业发展面临的三…
- 2012年中国水泥行业兼并重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