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乔龙德:经济效益增长回升 遏制过剩初见成效

更新日期: 2013年11月08日 作者: 胡浩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字体:
摘要:乔龙德认为建材行业经济效益回升和出现转机是多轨齐下的综合因素促成的结果。一是国家保持合理投资规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遏制新增产能取得了明显效果,加之一些企业自觉停产、停窑,使非常严峻的形势得以逐渐好转。

  日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系统召开前三季度建材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通过动态的数据,研究和分析建材及建材各产业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与会的地方协会和企业,根据本地区和自身特点围绕“两个遏制”,分析经济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和成效,并对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趋势进行分析判断。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信息和经济运行部副主任周鸿锦、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副秘书长周志武、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张福祥、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肇嘉、山东金晶集团董事长王刚、湖北省建材工业协会秘书长李燕萍和天津建材业协会监事会主席周宝泉分别介绍了前三季度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也到会并讲话。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通过有关部门、多个专业协会和地方协会、企业负责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今年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我们看到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合理投资规模、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大市政地下工程改造力度等一系列举措对建材工业的积极影响与拉动作用;;看到全行业在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中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也验证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引领与指导行业经济运行中提出的“六位一体”的转型升级格局、创新“三新”促进结构调整的举措、实施“两个遏制”、“三个加快”的总体工作部署的作用与有效性,从仍然面临的问题中看到了工作力度还有不足。

  乔龙德对前三季度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逻辑关系和关联性分析,分析了增长与效益回升变化的背景和原因,并归纳了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他指出前三季度建材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主要表现为:第一,建材经济运行由一季度全面下跌、二季度回升乏力到三季度有了明显回升。截至三季度末,建材工业销售收入3万亿元,按调整后的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5.7%,比去年增幅高出4.5个百分点,若按照扣除新增企业之后的同口径比较,增幅同比增加12.7%。

  第二,建材工业经济效益一季度整体下滑、二季度开始有所扭转,三季度从总体上有了回升,行业销售利润率从年初的4.7%回升到9月份的6.3%,提高了1.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937亿元,同比增长21%,扣除新增加的企业数,同比增长17.5%。亏损企业一季度比上年同期增加3.4%,三季度比上年同期减少4%;亏损面一季度达19%,三季度降至14%;亏损额一季度为202亿元,三季度降至171亿元,减少了15%。

  第三,以水泥、平板玻璃为代表的新增产能有所遏制,对原有市场的冲击有所减弱,企业间恶性竞争的势头也有所收敛。2012年水泥新增生产线123条,增加熟料能力1.6亿吨。2013年一季度新增水泥生产线16条,二季度新增水泥生产线9条,三季度新增水泥生产线7条,今年共新增32条水泥生产线,增加熟料4000万吨。2012年平板玻璃新增加复产生产线27条,产能增加1.1亿重量箱。2013年一季度新增玻璃生产线2条,二季度新增玻璃生产线6条,三季度新增玻璃生产线9条,共新增17条玻璃生产线,增加玻璃产能6000万重量箱。当然,对新增产能只能说有所遏制,不能说已经遏制。

  第四,增长的趋势继续延续了去年以来传统建材增幅减少、能耗低的轻质建材增幅上升的势头。在整个建材工业经济增长中,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及制品、砖瓦及建筑砌块五大传统建材产业拉动增长5.7个百分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建筑石材、轻质建材和建筑技术玻璃拉动增长8.2个百分点,高出传统建材产业2.5个百分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以上;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用石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轻质建材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前三季度建材产品出口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6.2%,而且一季比一季好。建筑技术玻璃、建筑石材、玻璃纤维及制品、建筑卫生陶瓷等出口产品虽然有的量在减少,但出口价格总体都是上升的,价格涨幅总体达到14.7%。由此进一步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和遏制产能过剩是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来源。

  乔龙德进一步总结认为建材行业经济效益回升和出现转机是多轨齐下的综合因素促成的结果。一是国家保持合理投资规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和一批重点工程和重要项目开工,使建材产品包括水泥、平板玻璃在内的绝对需求有所增加,其中水泥产量增长8.9%,平板玻璃产量增长11.3%。二是遏制新增产能取得了明显效果,使处于新增势头不减的状态由减弱到有所遏制,使一度认识不一、市场无序竞争、价格与效益严重下跌的局面得到一定控制,加之一些企业自觉停产、停窑,使非常严峻的形势得以逐渐好转。三是企业成本控制得以加强,在外部原料、燃料价格,除了天然气价格从7月份逐月有所提价外,其他的基本不变,煤炭价格仍处于下降的前提下,构成成本的外部条件良好,加上众多企业在管理上与先进水平对标,在外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加强了内部管理,遏制了效益的下滑。四是从行业的整体状况看,深加工产业、低能耗产业、轻质建材、出口产品从产量、销售收入和利润都保持了较高增长,带动了经济增长和效益提高。他提醒:经济效益增长17.5%并不是所有的存量资产都有这么高的增长,很大的一块来自上述提到的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利润总额增长20%;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用石材利润总额增长30%;轻质建材利润总额增长35%,是由它们拉动了整体增长。五是今年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各级建材主管部门、各省市地方协会、各专业协会以及有关媒体形成了合力,从各自角度主动协调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多轨齐下,共同努力,加强协调,使全行业形成了遏制产能过剩、遏制效益下滑的统一思想和工作中心。今年8月份全行业还评出金隅集团等122户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宣传,多方作用促使行情向好的方面转变。

  对于当前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乔龙德提出要重点跟踪并着力解决四个关键性风险因素。一是新增产能并没有得到完全遏制,甚至部分拟建或缓建水泥生产线还存在较强的开工欲望,有的还在加快进度。由于建筑卫生陶瓷和平板玻璃的经营形势有所好转,这两个产业新增产能的苗头明显比去年有所增加;二是虽然销售收入增长和利润都比去年有所增加,但同时应收账款增幅超过了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增幅,截至9月底应收账款达到4039亿元,绝对额比去年同期增加7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占整个销售收入的14%。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增加;三是环保压力不断放大,形势十分严峻。环保标准的提升和节能减排工作进程的提速给相当多的企业都带来新的挑战。由于排放不达标或影响城市空气环境而被迫停产或处罚随时可能发生,对生产和经济效益增长都会形成制约与威胁,甚至有可能会受到严重的经济惩罚;四是重组兼并步子不快,影响了效能效益应有的提高。由于重组兼并缺乏顶层设计和针对性政策,加上目前盈利水平低,从整体上效果不明显,影响了大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和资源效率作用的发挥。不仅是今年,而且近几年都是经济运行质量瓶颈。

  在谈到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措施时,乔龙德指出,一是要认真坚决地贯彻国务院[2013]41号文件精神,把化解产能过剩,实施“六位一体”,继续遏制新增产能作为促进经济继续健康运行的有效手段;二是继续加大力气推进“三个加快”,加快两个“第二代”研发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兼并重组步伐。用“三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持续发展拓展新的空间,提供新的亮点;三是拓宽政策研究领域、加大政策制定和争取的工作力度。无论是遏制新增产能还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无论是兼并重组还是推进节能减排都必须有政策的支持与支撑;四是加强和深化行业协调,要拓展行业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协调内容和形式。企业之间要进行技术、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对标,产业内部要进行节能减排的对标。区域之间可以拓展协调领域,例如资产置换和企业相互参股。行业协会更多地要加强行业自律,协调与抑制扰乱市场的各种行为

  “经济运行分析会是要告诉全行业,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我们应该改进什么,我们还要着力加强什么,我们还要防止和警惕什么,使处在不同产业、不同层面的行业同仁汲取有益的做法,使全年的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和完成得更好。”乔龙德最后强调。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陈国庆、叶向阳,秘书长张东壮,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工信和信息化部经济运行局、产业政策司及原材料工业司有关领导,北京金隅集团董事长蒋卫平,中国建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金华,山东建材工业协会会长王福江以及天津、湖北、河北等地方省市建材协会、联合会各部门、各专业协会、各分会有关负责同志140余人出席会议。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