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综合报道>资讯详情

外资建立无数拖拉机账户围剿中国股指期货

更新日期: 2008年02月24日 作者: 黄杰,程涛,张曙光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字体:
中国银行(601988.SH)以及工商银行(601398.SH)的筹码,外资只需要观测这些中国机构未来是否出现异动。如果有,外资利用手中沪深300筹码,顺势而为,做好加法即可;如果没有,外资则可单方面通过拉高手中筹码股价,同时在拉高股价前做多股指期货,最终以拉高股价后抛售筹码获利、以及利用股指期货多单获利两个通道,实现借道股指期货获取更大利润之目的。

  姿态:低调、低调、再低调

  对刘先生的采访先后进行了两次,整体采访跨时4月有余。而在两次约见过程中,我们的见面地点都是随机而定。

  1月中旬,前来上海与某基金商议合作事宜的刘先生取道徐家汇,车载记者绕道佘山,再次闲话外资。“这次你需要思考3个问题,”刘先生依次问道:“你认为外资潜行中国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方式赚钱最快?”“中国的资本(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吗?”

  “显然,赚钱是目的,操纵赚钱最快,而操纵的基础正是中国证券市场缺乏三公原则。”不容记者作答,刘先生迅速给出答案。

  在他看来,第三个问题才是外资热衷潜行中国的根本原因。“人民币升值谁都知道,但2007年欧元对美元升值幅度达30%,如果以欧元为基准货币,人民币也在贬值,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欧洲资金要远道而来中国?”刘先生认为操作空间大是问题关键。

  “你发现有哪个老外天天到中国来叫嚣中国股票有多好有多好了吗?”“不错,是罗杰斯,从农业、消费品到能源、电力,只要是中国的,没有他不看好的,他为什么如此看好,因为中国现在玩的是加法游戏(做多),指数推的越高,才能赚得越多。将来呢,做减法游戏(做空)了,则是看谁跑的快,出手狠。”

  “我们国家的好多事情可以商量着办,没有一个公平的规矩来约束,大家普遍认为操纵成本低、违法收益大。”刘先生用此诠释自己对外资乐于深耕中国的理解。他认为,有一个罗杰斯叫嚣已足够,真正意义上的外资现在只需要埋头做事,而低调成为外资共同的标签。

  “我的老板考虑的更单纯,他没有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图谋,只是考虑能否赚更多钞票。”刘先生称,赚钱显然越多越好,而外资在股指期货上已经玩了几十年,大家有理由相信自己对股指期货胜算在握。

  商务部公开信息显示,2006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85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4.68亿美元。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有59万多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54亿美元。“但数据仅限于正常渠道进来的外资。这些资金是否完全用于实业产业投资,也无从计算。”商务部专家梅新育表示,有些现象从FDI(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数据不断攀升中可以得到答案。

  对国际游资有着常年研究的浙江中大期货研究所所长高辉认为这股势力很可怕:“具体数字可能是800亿也可能是更多,我们认为,他们已经对中国的房地产、证券、期货等多个领域构成直接冲击,甚至在不断抬高中国政府实施加息的成本,加剧中国通胀风险。”

  几乎同时,外资从2003年开始光明正大进入中国股市。当年7月9日,瑞士联合银行代表QFII在中国下出第一单,分别买进了上港集箱(600018.SH,2006年10月更名为上港集团外运发展(600270.SH)、中兴通讯(000063.SZ)和宝钢股份(600019.SH)4只个股。

  一个简单的对比是,2003年7月9日当天,上港集团最高价12.83元,2008年2月19日最低价为8.35元,但该股于2006年10月26日的一次性送股比例就高达10送35股,也就是说,简单复权计算,2003年至今,仅上港集团,QFII获利程度估算有10倍左右。

  其他个股不尽相同,如宝钢股份,2003年7月9日,瑞银买入最高价为3.20元,2008年2月19日收盘价为18.10元。

  更多的QFII近5年来持续深耕中国。2007年底宣布增加200亿美元额度之前,QFII多次公开呼吁增加额度。在此期间, QFII还多次上演“看空(多)不做空(多)”的闹剧。

  备战:准备、准备、再准备

  赚钱才是硬道理。尤其在股指期货巨大的杠杆效应面前,没有外资愿意放弃。

  “据我了解,绝大多数外资机构在股指期货方面的准备工作要比中国机构扎实许多。”刘先生坦陈,他所负责的资金早在两年前就在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开始交易,而当时的交易品种主要是期铜,方向是与中国国储铜对着干。

  “我们现有比较成熟、并且取得期货公司影像验证的期货交易账户上百个,这些账户还仅仅是华东地区,估计其他地区也有不少比较成熟的可交易账户。”刘先生坦陈,备战股指期货之前,交易账户已经悉数到位,绝大多数账户目前处于休息状态,但偶尔也会做一手盘中交易,快进快出,防备被期货公司当做休眠账户单独处理(如被单独处理,他日交易还需重新激活)。

  拥有此类期货交易账户之余,更多外资还在努力与提供现货交易跑道的券商打成一团。

  “券商以前只能给我们提供现货跑道,期货与他无关。现在券商收购了期货公司,他们也希望我们把参与期货的资金投到他们所拥有或管理的期货公司去交易。”刘先生1月中旬前去上海与某公募基金商谈之余,就顺便到一家开户券商那里商谈了上述内容。“这对我们是件好事,券商本来就知道我们的现货头寸,如果把期货头寸交给另外期货公司,等于知道我们操盘路径的人会越来越多。因此,我们的北京上峰也乐于与合作关系比较好的券商达成以上协议。”刘先生表示,伴随中国资本市场变化,券商与期货经纪商正在趋向“二合一”,这给外资提供了更大的隐蔽性、便利性,以后知道外资动作的人应该会越来越少。

  除了账户之外,外资现在考虑最多的还是资金问题。理论上,合法的境外机构将来投资期货的仓位以现货10%的头寸为准,这样可以对冲现货市场系统风险。中国监管层也一直在期许外资的投资行为能够以长线投资行为为主。但从股指期货的产品功能等角度理解,外资显然没有犯傻到另外花一分钱去买资金安全的份儿。刘先生认为,这种做法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套期保值,但相当部分的外资本身就是投机者,他们显然不会这么干,“因为这样做本质是零收益,属于出费力不讨好”。在此情况下,多数外资一定会选择减少现货参与品种和交易头寸,集中优势兵力,然后大比例投机股指期货。

  “目前北京上峰计划再引入部分资金入境,减少因为股指期货而对现有投资的破坏。”刘先生称,但他们同时在计划,“如果股指期货上市后,市场行情非常巨大,我们将考虑清仓所有现货,全力收获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第一桶金。”刘先生说。

  文德海也在密切关注外资对于股指期货的攻守计划。他判断,一旦由QFII幕后老板所操纵的地下外资集中炒作股指期货,很可能让这个新品种在很短时间内关门大吉。“根据公开信息看,中国相关部门在反操纵方面设计的许多内容缺乏技术含量。如果外资执意爆炒,股指期货上市后,很可能出现的局面是,外资暴赚第一桶金,外资从期货、现货两个市场同时砸盘撤退,然后股指期货夭折,中国证券市场就此进入下一个十年熊市。”

  外资对于中国绝对有着天大的图谋。文德海说,“这个图谋到底有多大,已经很难用把中国股市从1000点推高到6000点就可以解释。我们认为,外资之所以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把中国股市推高了几倍。原因在于他们要想在中国市场立足,就必须遵守中国人只有做多才叫赚钱的加法理论。”文德海经常和他的同事们以及无数投行界人士探讨外资到底在中国想干什么。

  “我们的结论是,他们一边要赚中国人的钱,一边要用从中国人手里转来的钱来控制中国的一些核心产业,然后让中国人像永动机一样,给他们赚钱。”文德海认为这样的图谋应该叫做阴谋。

  有目共睹的是,从深发展(000001.SZ)到中国平安(601318.SH)再到一些二三线金融企业,已经呈现出外资点面开花、步步渗透的局面。“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血液,军工和港口、航空、能源等行业则属于战略要塞,控制或者左右了这些板块,就可以图谋一个国家的所有基础产业。”采访中,诸多国内资深市场人士对此忧心忡忡:俄罗斯为什么要石油资产国有化、美国为什么抵触中国海洋石油竞购本国石油企业,应该都是这个道理!

  “现在看来,股指期货一旦推出,将使外资觊觎中国以及渗透进入中国核心产业的图谋得以加速实施。道理非常简单,股指期货相比较现货,具有大致8倍左右的盈亏(放大)杠杆,这显然有助于外资更加游刃有余地把中国股市玩弄于股掌之间。”文德海说。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德海系化名)

    操纵故事仍将弥漫中国

  游资看中国:违法成本低,操纵获利大

  “你知道私募具体怎么操盘吗?”

  “外资和私募的操盘手法一样,大家都是买进卖出,不存在什么特别的地方。”“高卖低买的道理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我们选择的时间段、标的物、出货方式以及买卖的目的不一样。”文德海说。

  目前代理2亿美元地下游资游弋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文德海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数月前的身份——某大型券商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部门管理人士。但他清楚,不管身份如何变幻,处境仍然相同。“在中国市场,违法成本低,操纵获利大。”文总结说。

  外资通道

  文德海认为目前国内对于外资的界定概念非常模糊。在他看来,外资只有两类,一类是隐藏在QFII等机构背后的主力军,他们在中国的资金规模动辄数十亿美元,实力足以围歼一只大盘股。而这类资金是QFII背后的主力军——往往是国际财团资金,他们大多隶属于一个非常庞大的对冲基金或者收购基金又或者是投资银行体系。财团资金占据了中国政府批准的QFII额度的相当部分,但更多的资金并不在QFII之列,而是潜伏地下。

  第二类是游资,以东南亚、欧洲资金为多。但不包括日本。

  文德海早在3年前就悄然涉足外资。当时,他介绍一笔欧洲资金进入中国。“我们通过一些渠道,把资金从欧洲腾挪到东南亚,然后转移到香港,最终通过香港进入内地。进入内地后,这笔价值约数亿元人民币的资金首先在上海购置了一块地皮,并适当建设了一些地面建筑,再将地面建筑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现金流形成贷款申请,从银行贷到了同样规模的资金,用于股票市场炒作。”

  这些资金在二级市场短短3年收获了数倍收益,地面的建筑物没有产生效益,但那块地皮3年时间也翻了几番,总体下来,这资金3年时间已经翻了5倍。

  这笔资金大部分已经腾挪出去了,但文德海的这位朋友并没有把地皮处置掉,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位朋友的意思是,只要这块地皮还在,将来中国市场的机会很多,通过腾挪这块地皮,一定还可以赚到更多钞票。

  “资金进入和退出的通道比较畅通,进来的方式前面已经讲了,绕一圈就行。最差的办法就是找一个中转机构,给他们4%~5%最多6%的手续费,钱就可以进来,这个手续费的比例取决于你要求的速度,如果你2天之内就要把10亿美元腾挪进来,估计6%的手续费也不够,中介会把口张的更大一些。”在文德海看来,钱出去的时候则不需要费太大力气。主要是通过贸易方式,其实中国政府现在也希望热钱流出,所以比较顺畅。

  资本玩法

  “前面讲了资金腾挪的事,现在拐个弯,说说资金进来干什么,怎么干,目前在干什么,将来要干什么!”文德海表示,外资和内资操盘手法一样,大家都是要赚钱,但怎么赚钱有很多讲究。

  以2004年他帮助腾挪进来这笔资金为例,这笔资金属于典型的游资,没有任何国家的政府背景,它尽管来自欧洲,但不属于任何一家财团。

  涉足证券市场后,他们比较集中做一些中小盘个股。有时候甚至满仓做一只股,目的是利润最大化,收益最大化。

  据文先生介绍,潜伏在中国的游资规模和财团资金的规模基本是1∶3,但游资是散沙,一般不会有后续资金,因此大家做个股都比较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